地理五诀风水名词解析大家可否了解过?是否懂了?

20.png


  

09e06e7e91391e45858d8e0a5e08c9a.png

“龙、穴、砂、水、向”被称为地理五诀,那么大家是否知道地理五诀的具体含义呢?关于地理五诀的风水术语解析,大家是否有了解过?是否明白了呢?接下来,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地理五诀的风水名词解析吧。


  “龙者何?山脉也。”这句出自《周易阴阳宅》的话是说,龙指的是蜿蜒的山峰,通常是气脉流动的地方。当来到平原,没有显著山体的地方,同样也有“龙”。此时的“龙”已进入地下,指地下的岩土层,而这些岩层也有其走向。“莫道高山方有龙,却来平地失真踪”,这说明即使在平地,龙的气脉也源自高山。高山的星峰既可以标识出龙脉,而平地两侧往往可以找到水的流向。龙水相夹之处就是“真龙”,而在其周围繁茂生长的地方则是生机勃勃的环境。


  从地质角度看,水是向低处流的,岩层的走向也是如此。成语“来龙去脉”也说明了“龙”是有方向性的,而“气”沿着“龙”的走向流动。龙有吉凶之分,吉龙特指形态优美、气势雄伟的山脉,这样的龙被称为“真龙”,能汇聚生气。而凶龙则是那些崩裂不堪、形状扭曲的山脉,被称为“老龙”或“死龙”,这样的龙无法聚气,反而聚集不祥之气。我们常说“青山绿水”,这里的“青”指的是山的绿化状况。山上树木繁茂称为“青山”,树木有助于水土保持;若果山上光秃秃的,那就会导致水土流失,形成“穷山恶水”的局面。


  山体出现冲沟、滑坡和崩塌等不利于建设的现象,这会导致巨大的经济损失,甚至危及人们的生命安全。在风水学中,认为“龙”必须连贯,若“龙”断裂则“气”会受到影响。


  2、地理风水学——“穴”与“明堂”


  “穴”是指“气”随着“龙”的流动而汇聚的点,而“明堂”则是我们选择居住、生活和工作的合适地点。古代地理学家称“穴”前的地区为“明堂”(见《周易阴阳宅》),它指的是靠山近水的平坦区域。而“穴”通常会成为城市中重要的位置,利于“气”的聚集。“穴”和“明堂”的关系可以比作“点”与“面”的关系,“穴”作为一个“控制点”,是“明堂”的基础。同时,“明堂”的位置也与西方学者提出的“边缘效应”相吻合。俗话说:“靠山吃山,靠水吃水。”这说明山与水为人类提供了必要的生活和生产资源。靠近水域可以确保生命的延续,靠近山地则能获得多种食物。因此,离山或水不能太远,这也体现了儒家推崇的“中庸之道”。例如,上海浦东的陆家嘴就是一个典型实例,黄浦江自西南流向东北,形成了传统风水学中的“玉带水”格局,周围建起的高楼围绕着一个中心绿地,那个绿地可视为“明堂”的位置,最终形成了一个典型的“聚气”模式。从城市管理的角度来看,这种布局改善了小区域的环境,提升了周边土地的经济价值。


  地理风水学中的砂元素。


  “砂”是形成穴场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根据《周易阴阳宅》的说法,“砂”是指穴位前后及左右的山体。在风水学中,四神兽象征着四方,分别为前方的朱雀、后方的玄武、左侧的青龙和右侧的白虎,这四种山体与五行理论的分析相结合,有助于判断砂山所营造的环境。风水的一项基本原则是尽量选择良好的地形进行建设,若遇到不理想的地形,则应进行相应的改造。考虑地形时,日照、气候、土壤和风向等因素都需被纳入考虑,这与现代生态建筑的基本要求相契合。《曲礼》中提到,朱雀、玄武、青龙和白虎分别代表四方山的风水意象。事实上,传统地理中前山为朱雀、后山为玄武、左山为青龙、右山为白虎,这只是借用四方星宿来区分不同方位的山体,并不要求山的形态和星宿完全相同。因此,一个典型的风水布局除了需要有靠山(镇山),两侧山体的存在也尤为重要,这样可以形成一个环抱的格局,有效抵挡风对气场的干扰,从而达到聚气的效果,为人们提供心理上的安全感,同时也能带来一些维持生存所需的资源。


  4.地理风水学-水的影响


  水是龙的血脉。外部空间中的气息,若没有水的引导,便无法解释其来源;若没有水的界限,也无法说明其终止。(《周易阴阳宅》)风水学认为,气息随水而动,有水必有气。在现实生活中,人对水的依赖往往超过对山的依赖,因此“风水之法,得水为上,藏风次之。”(《葬书》)所以在某些地方流传着“阴宅重山,阳宅重水”的说法。水流的方向代表着气息的走向,而气息与水流方向是一致的。气息贯穿于水中,水的流动推动了气息的流动。不同的水聚集到的气息所具备的特性各有不同。清澈的水,口感甘甜,象征吉祥;浑浊的水,口感苦涩,象征凶险。水的性质因其微量元素含量的不同而有所差异,水质好的地区,居民的身体素质往往优于其他地区,而某些地方的地方病也与水质不良有关。水还起到交通的作用,无论是历史上还是现代,在良好的水利交通条件下发展的城市,经济往往比较繁荣。城市中的道路也被风水学家视为水,交通便利的城市经济发展较其他地区更为兴旺。从历史上看,各城市的发展与交通的发达程度密切相关。前面提到,山能为人们提供必要的生存资源,这也正好体现了民间流传的“山管人丁水管财”的说法。


  5、地理风水学-方位


  “向”指的是方向,它具有矢量特性。同一个物体,因参照物的不同而方位有所不同,因此不能简单地说某个物体的方位是“XX”向。风水师在利用罗盘进行选址或为某建筑定向时,是根据手中罗盘建立一个相对的坐标系,从而对风水穴场进行逻辑性和实用性的分析与评估。他们会观察周围环境是否符合“聚气”的要求,即整个穴场是否能够满足人类的各种生存需求。


  针对某一建筑而言,日照和通风是必须要满足的条件,若满足则为“吉”,反之则为“凶”。我们了解到,最佳的朝向并非正南或正北,而是受到地球磁场影响而略有偏差。在我国南方,气候炎热,日照条件容易满足,但由于湿气较重,通风的朝向变得尤为重要,同时要避免过度的日照,因此南偏东15度被视为吉利。而在北方,由于气候寒冷,日照朝向的考虑更为重要,因此应尽量朝向“热轴”(即南偏西15度)以获得更多的热量,这样也是吉利的。进一步来说,我国位于北半球,“负阴抱阳”指的是“面南背北”,而在南半球则转换为“面北背南”。


  地理五绝与五常的论述


  龙者,必须真实。赵梦麟注解道:龙要真实。那么何谓真实?廉贞为祖,《书》云:“贪狼若非以廉为祖,身处官位也难以登上三公之位。”文字中提炼,辞别楼阁,穿越帐幕,经过峡谷,细腰鹤膝,仓库里扬帆鼓舞,文笔官衙整齐排列于峡谷之中,重重缠绕,迎送交错,时而巨大,时而微小,东转西移,千回百转,势如束气而起,尖锐而圆滑,方正而对称。两条大水流相交相拥,情意绵绵,这即是真正的龙。


  第二部分讲的是“穴”,穴位是十分重要的。赵梦麟的注解提到:什么算是穴呢?可以参考后龙的说法。古人曾说:“龙穴真切,价值千金;龙的穴位若真实,富贵就会源源不绝。”又有云:“富贵在于龙穴,识龙就必须识穴,海底藏珠乃为上策。”穴位分为阴阳,阳气进入,阴气吸收,阴气进入,阳气拥抱,凹凸分明,相互依靠,吞吐起伏,八法显而易见,气息十分凝聚,形状如龟壳,其外周和内周各有变化,穴土五色斑斓,红黄滋润,真正的穴位就是这样形成的。


  第三部分讲的是“砂”,砂位需要俊秀。赵梦麟注解说:什么叫砂秀呢?左侧要有高峰,右侧有鼓胀,前方像帐幕,后方有屏风,蛾眉弯如弓,桌子上摆放花卉,金箱玉印伴随左右,前方有官者,后有士鬼,左侧缠绕,右侧保护,储藏丰盈,手握权杖,文笔高耸。贵人观榜,贵人决策,大马与小马,银色屏风和筷子,靠座端正,呈现朝对,现世手握权杖,数峰高插入天,伫立拜谢,砂位秀丽。


  以上提到的《龙诀》等三篇文章,已经集结了前人的论述,并经过我个人的实践验证,确实是百发百中的真诀。因此,我决定将其以图示形式呈现,并用通俗易懂的语言进行详细注释,以确保大家都能理解,从而避免误导。


  首先,龙的形象必须生动且旺盛。来龙的气势要壮大,入首时则应显得活跃。所谓气壮,是指气势雄浑;而活跃则是指入首的起伏如同老虎伏在龙身上,翻腾奔跃,这样才算得上龙的生动形象。如果龙的形态显得笨拙生硬,或如同剑脊般坚硬,那就是龙的形象已死或带有煞气。凡是已经死绝或带煞的龙,都是没有地基的。


  第二,龙的形势与气势也必须生动旺盛。当龙入首的时候,如果丰腴圆满,就代表龙的生气旺盛;而如果遇到煞气,则意味着气绝。这一点就是理气的生旺与死绝。在寻龙点穴时,必须沿着主要的龙脉逐节寻找,看到山峦蜿蜒曲折,有情环绕,这就意味着龙势已到达并结穴,说明龙势生旺。


  接下来,再用罗盘外圈(即天盘)观察与水源的接近情况或流动的活水,或是山地干流,查看其左右两侧的水口在哪里交汇。如果交会在辛、戌、干、亥、壬、子这六个字上,则称为乙丙交而趋戌,这是火局乙龙;如果在乙、辰、巽、巳、丙、午这六个字上交会,称之为辛壬会而聚辰,是水局辛龙;若在癸、丑、艮、寅、甲、卯这六个字上交会,称为斗牛纳丁庚之气,这是金局丁龙;若在丁、未、坤、申、庚、酉这六个字上交会,称为金羊收癸甲之灵,这是木局癸龙。


  通过罗盘内盘(即地盘正针)来分析龙脉,观察其入首所代表的字,以此判断龙的生旺、死绝状态。如果龙的形态已经是生旺,再结合理气也得生旺,则不需要砂水都很好,依然能够取得巨大的发展。书中说:“龙如闺中之幼女,贵贱全凭乎夫主。”这就是说,如果龙的形态和入首的理气都获得生旺的状态,便如王室公主般尊贵,无需依赖其夫家的财富。相反,如果龙的入首形态虽然是生旺,但理气却出现死绝的情况,那么就必然无法发达。


推荐

  • QQ空间

  • 新浪微博

  • 人人网

  • 豆瓣

站内微信:预测咨询-道家五术,六爻-事业官运-姻缘,童子命-补财库-拜斗,化太岁-化童子-符咒,祭祀-亡者-无缘子女

微信图片_20250319153232.jpg

微信图片_20230523202222.jpg

0003.jpg


收起

取消
  • 首页
  • 游学
  • 咨询
  • 道场
  • 电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