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花易数:易占难断,想要断卦,就要读懂“占卜总诀”!
《梅花易数》是邵康节先生亲自创作的书籍。在书中,邵先生列举了若干案例,并用简明的语言阐述了测算和推断的方法。测算的过程并不复杂,类似于可以直接应用的公式,而推断结论则相对困难。
因此,理解邵先生关于推断的相关内容,可以帮助我们快速掌握推断的技巧。
例如,他在第二卷中写的“占卜总诀”。
一般来说,进行占卜时,先通过形成卦象,然后查看《周易》的爻辞,以判断吉凶。
如《周易》中的乾卦初九所述:“潜龙勿用”,意味着在这个阶段,事情尚未成熟,因此应当采取隐忍的态度,避免过于主动。
九二:“见龙在田,利于见到贵人”。因此,应该去拜访贵人等其他人,也可以参考这样的做法。
在解读卦象时,要着重考虑其本质和作用,结合五行的生克关系。卦象的本质代表了主导因素,而作用则是其实际表现和应对。若本质生发出作用或与其他因素相协调,通常会是吉兆;反之,如果本质克制作用或影响本质,则可能预示着不吉。
再次观看克应,听到吉利的预兆会带来好运;如果听到坏消息或看到不祥的征兆,则会招致厄运;看到完整的事物,一切顺利;而看到缺失的事物,则会导致事情的失败。
观察自身的动静,坐着时事情会比较缓慢,走动时则会加快;走得越快,躺着则越慢。经过这些分析后,可以掌握占卜的技巧,主要以易卦为依据,其次考虑辩证的应对关系。如果两者都是吉兆,则非常吉利;如果都是凶兆,则非常凶险;如果一吉一凶,则需要仔细分析卦辞以及应对的关系,以判断吉凶的结果。最终要保持圆融,不可执着于某一种方式。
“总诀”指的是总体原则。邵先生把“总诀”划分为四个步骤,接下来我们将逐步进行解析。
一、研究《周易》的爻辞
成卦之后,首先需要查看《周易》中的爻辞,以判断吉凶。无论采用何种方法得到卦象,一旦卦象形成,就应先关注该卦的动爻及其对应的爻辞。
例如,如果得到的卦是乾卦,动爻为第一爻,其爻辞是“潜龙勿用”,意味着当前所询问的事情还不宜进行,此时应像潜伏的龙一样保持隐秘。
如果动爻是第二爻,爻辞提到“见龙在田,利见大人”,这表明现在是一个适合采取行动的时机,可以去拜访有德之人。
根据爻辞的内容,可以初步推测出吉凶情况。
二、看卦之体用
八卦与五行相对应,而五行的相生相克直接影响着吉凶判断。因此,第二步是“观察卦象的本体,分析五行的生克关系”。
“体为主,用为事应”,这里的“体”指的是问卦的人,而“用”则是与之相关的事务。人和事务之间的联系,将决定结果的吉凶。
深入分析一下:例如,一个体弱的人去背负一块200斤的巨石,结果必然会很惨,因为这个人无法承受如此重的负担,最终会被巨石压垮,这就是克服身体的限制。
例如,使用生体就像顺着水流航行,既轻松又方便,很快就能抵达目的地,因此是非常吉利的。
三、看克应
这个“克应”有些难以理解,而且显得有些唯心:“听到好的预兆,看到好兆头,就代表吉祥;听到坏的说法,看到坏的兆头,就代表凶险。”
听到吉利的话和看到吉利的迹象,就是好兆头;相反,听到不吉利的话和看到不好的预兆,就是坏兆头。
例如,在提到“牛哀鸣占”时,牛的哀鸣声非常悲伤,这体现了“闻凶则凶”的概念。
另外,“见到圆形的事物,事情容易成功;见到缺失的事物,事情往往会失败。”圆形的事物象征着完整与圆满,因此易于达成目标。
相反,看到的缺口和缺陷往往会导致事物恶化,因为缺口象征着破损和消亡。
四、观察自己的行为和状态
这个“己”是指卜卦的人,而不是向他询问卦象的人。在被问卦时,卜卦人的状态和举动也需要被纳入考虑:“坐着则事情进展缓慢,行动则事情进展较快;走动则更为迅速,躺着则更加缓慢。”
这个动态状态主要指的是事件发生的时机。如果卜卦者当时正悠闲地坐着,事情发生的时间就会比较晚;如果卜卦者在散步,也就是在移动中,事情发生的时间会稍微提前一些;而如果卜卦者在匆忙赶路,事情发生的时间则会更快。
相反,如果卜卦者当时处于躺卧状态,那么事情发生的时间就会推迟。
以上是断卦的基本原则:首先要参考《周易》的爻辞,其次观察卦的结构和应用,接着分析克应的情况,最后还要考虑占卜者的状态,综合这些因素,才能最终判断吉凶。
《易经》强调灵活性,不能死守固定的规则。因此,在具体的判断中,“要灵活,不能固执”,应追求圆融,避免对某一种方式的执念。
推荐
-
-
QQ空间
-
新浪微博
-
人人网
-
豆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