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字命理学,是人类对天人大数据的一场探索!

20.png


1751786745131.jpg

  1


  在现代社会,命理学的评价可谓褒贬不一。


  信奉者一生都生活在命理的框架下,遇到事情便会求签问卦,出门时查看日子,处于困境时又会再次测算自己的命运。


  不信的人对此嗤之以鼻,认为这是封建迷信,对于社会上的算命师和风水大师则避而远之,视其为江湖骗子。


  这两种朋友可能都有一个共同的问题,就是对“命理学”了解不深。因为对这个领域不够熟悉,他们基于自身的经验和直觉,形成了偏激的看法。


  命理学的核心表现是四柱八字推算,这一传统在华夏已有几千年的历史。其系统化理论初见于唐朝中期的《李虚中命书》,此后经过了一千多年的不断发展与演变,至今仍在继续。


  八字推命并不是一种毫无依据的迷信行为,东方文化的特点是以科学无法触及的终极道理为基础进行推演。如果反过来思考,那华夏的知识就无法进行下去了。


  推命起源于天人之间的感应,而这种感应又源于对天象的观察和占卜。


  人类的知识起源于天文学,为什么是天文学呢?因为天体的变化是人类生存中最初要应对的问题。黑夜与白昼为何交替是人们最早需要解决的疑问,随着阴晴圆缺和朔望周期的观察,以及春夏秋冬的交替,经过长时间的探索,人类才逐渐掌握了一些规律。大多数情况下,自然是按照正常的方式运行的,但有时也会出现不规则的现象,这让人类感到无能为力。台风、暴雨、地震、海啸等天灾的出现,使人类在面对这些自然灾害时显得无所适从。


  所谓的天怒人怨,天怒和人怨之间到底有没有联系呢?


  如果皇帝出台了一项引发民众强烈不满的政策,而此时又发生了地震,百姓们会有怎样的想法?皇帝又会有怎样的想法呢?


  2


  《尚书·洪范》中提到:如果帝王严肃恭敬,上天便会适时降雨;若帝王狂妄不羁,上天则会持续降雨。这体现了天人感应的思想。


  墨子说:“爱护他人、帮助他人者,必定会得到天命的赐福;而作恶、伤害他人者,必将遭到天的惩罚。”


  古人对于不测风云与祸福相伴的关系,看似带有心理上的迷信,但结合蝴蝶效应深入思考,我们会发现许多现象之间其实并不是完全无关的。举个例子,如今汽车排放的废气导致雾霾,再加上植被的减少引发风沙,那么夜空中若有星星陨落,真的不会在地球上引起某种事情吗?


  《春秋》记载了一个这样的事件:楚国的一位姑娘和吴国的一位姑娘在边境一起采桑叶时,吴国姑娘不小心伤到了楚国姑娘。楚国人因而找她理论,最终发生了冲突,导致了人员伤亡。这一事件引起了连锁反应,最终造成两国战争。吴国大胜,俘获了楚国的夫人。这两位采桑叶的小姑娘因一次小冲突,竟然改变了楚夫人的命运。


  那么是什么原因促使那天两国的姑娘们前往边境采摘桑叶呢?是因为刚经历寒霜之后的阳光明媚?在霜降之前是否有迹象可预见?如果有的话,我是否可以说这个迹象将改变楚国夫人的命运呢?


  关于观天的事情先说到这里,接下来谈谈为什么需要进行占卜。


  占卜的主要目的是预测和寻求上天的指示。然而,在古代,占卜最大的作用在于凝聚人心,借助天意来传达人的意愿,因为没人敢违背天的旨意。


  占卜需要仪式感和专业的巫师,以彰显威严和震慑力。一般来说,占卜主要用于重要的军事和国家事务。不过,既然巫师如此神秘强大,首领会不会请求他来占卜自己的命运呢?这显然是很自然的事,答案肯定是会的。


  因此,占卜自古以来就与命运息息相关,包括整个部落的命运以及首领和成员的命运。


  人事占卜与推命并不完全相同。占卜一般是对具体事情进行一次性的预测,而推命则是直接为某个人预测其整个人生走向。可以说,占卜为推命的过程奠定了基础。


  要预测人生的走向,首先需要有依据。那么,这个依据是什么呢?这个依据就是天人感应。进一步说,就是基于天人感应的背景,研究天道与人事之间的相关性。


  3


  常言道:生死由命,富贵在天。那么,天究竟是如何决定一个人的命运呢?天又是如何发放这些命运的牌呢?每一张牌又有什么独特的特征呢?


  这个特征有很多方面,比如父母、出生地点、出生时间、性别等等。然而,特征过多会使推命变得非常复杂,因此需要从中挑选出最具识别性的特征。


  理论上来说,父母被视为优良的特征,但实际上存在两个问题。首先,古代人常常生育多个子女,如果以父母作为特征,那么兄弟姐妹之间的命运岂不是会变得相似?(其实,兄弟姐妹之间的命运往往存在显著差异,而且过于容易进行比较)。其次,如果父母本身作为特征,那么父母又是以什么作为特征呢?总不能无止境地往上追溯祖辈吧。


  最终选择的是八字,八字是上天赋予你的时空印记,它代表了你在宇宙中的独特位置,仿佛你是上天抽出的那根签,上面记录着你的八字信息。


  虽然八字有许多局限性,但最大的质疑在于,同年同月同日甚至同一时辰出生的人,难道他们的命运不会相似吗?


  明初的大儒宋濂曾提出这样的问题:以世界的广阔和众多的民众,生灵繁多,难以量数,又一天有十二个时辰,不一定在同一个时辰只会诞生一个人。从这个角度来看,同时出生的人不少,为什么吉凶却会有如此巨大的差异呢?


  然而,这个质疑对推命的发展并没有产生太大影响,原因在于虽然这个质疑似乎很有道理,但实际上却缺少有力的证据来证明推命不可信。


  首先,人们缺乏大量客观真实、值得信赖的同八字者命例数据(历史上命理研究者收集的样本数量也相对较少,相信随着大数据时代的到来,这些样本会逐渐增多,并为命理学的发展提供革命性变化的基础)。


  第二,八字算命是一种非常高效和普遍的命运推算方法。但命运的影响因素并不仅限于八字本身,例如祖辈的背景、家庭环境、成长的地域和气候、配偶的选择、信仰等等,这些都会早晚对命运产生影响。因此,即使有相同八字的人命运不同,也不能因此否定八字算命的有效性。


  第三,八字推命本身并没有声称会非常准确。在推命经典《三命通会》中,万民英列举了许多同八字却命运不同的案例,真实地反映了同样的八字并不一定意味着相同的命运。现代命理学家梁湘润诚恳指出,八字命理的准确性大约只有百分之六七十。


  热衷于命理或愿意接受命理分析的人们,对于八字命理的准确性本身也是持开放态度的。正因如此,尽管受到强烈的质疑,八字命理依然能够持续存在并不断发展。


  八字是如何对命运产生影响的呢?早期研究八字命理的人又是如何进行研究的呢?


  首先,八字与命运之间的关系本质上并非因果关系的研究,而是相关性研究。


  许多人并未意识到这一点,后期出现的因果推演,实际上是因为前人积累了大量现有的推演规律,使得后人能够直接依据这些规律进行推演。这种推演表面上看似因果关系,但如果追溯其源头,可以发现它们是相互关联的。这些规律的产生与演变,最初源于对命例相关性的研究,经过逐步积累而形成。


  这种研究源于人们对个体命运差异如此显著的困惑。


  我们可以通过北宋宰相吕蒙正所作的《破窑赋》(或许是后人所作)来体会当时人们对命运的感慨:


  李广虽然有着射虎的威名,却终生没有得到封爵;冯唐具备成就伟业的才华,却一生都没有得到重用。韩信在未被重用之前,连一日三餐都难以解决,后来终于获得了重用,腰间悬挂着三尺玉印,但一旦时运不济,最终却死于阴险之手。


  有的人先经历贫困,后来富有;有的人年轻时强壮,年老时却衰弱。满腹学识的人,到了白发之时反而未能中举;而才学浅薄的年轻人却能早早考取功名。那些高门大院的女子,运势衰退后反成为妓妾。无论是富贵还是贫贱,皆由命运所决定。


  如果天时不合,太阳和月亮就失去光辉;如果地时不对,植物就无法生长;如果水时不合,波浪就难以平静。人若时运不佳,命运则难以畅通。没有根本的八字,怎能称得上卿或相。一生都受命运支配,丝毫不由自己掌控。


  这种对命运的感慨非常真切,随着年龄的增长,人们愈发体会到这种感受。


  八字到底是如何影响命运的呢?


  这个问题在最早阶段需要从真实的人生例子着手,通常选择的例子是“名人”(大部分命书中都有相关案例),特别是那些经历过先贫后富或先富后贫、大起大落的命运曲折的人,这样的案例更容易进行分析。


  经过对大量命例与八字之间相关性的统计分析,早期的研究者逐渐理清了思路和方法。到了唐朝中叶,李虚中成为首位以文字记录下系统成果的大师。


  至此,命理学如同雪球般不断扩展,随后出现了《渊海子平》、《神峰通考》、《三命通会》、《子平真诠》、《穷通宝鉴》和《滴天髓》等一系列八字命理的经典著作。


  自民国以来,虽然出现了一些知名作家,但还没有真正具有突破性和创新性的著作。


  随着信息科技,特别是人工智能和大数据的进步,命理学将会朝着哪个方向发展呢?


  我所说的并不是借助软件技术来制作某些所谓的AI命理小程序。


  这不是指简单的命理分析,而是通过大数据显著丰富命例库,利用大型模型算法对命例库与特征因子进行相关性计算(不限于八字),从而开发出具有革命性的新模型用于命理预测。基于这种大数据的相关性分析结果,我们的反思和重新构建才有真正的依据。


  命理学的本质在于对外部因素、自身因素以及人生发展趋势之间关系的比较研究。其研究对象不仅限于个人,也可以用于预测企业的发展趋势,甚至是某个行业的前景。如果李虚中和徐子平今天能活着,拥有丰富的数据和强大的计算能力,那么他们自然会将现代科学技术运用到命理学中。


  人工智能和大数据为命理学和易学的研究带来了创新发展的良机,赋予了这些学科更强的活力和能量。


推荐

  • QQ空间

  • 新浪微博

  • 人人网

  • 豆瓣

站内微信:预测咨询-道家五术,六爻-事业官运-姻缘,童子命-补财库-拜斗,化太岁-化童子-符咒,祭祀-亡者-无缘子女

微信图片_20250319153232.jpg

微信图片_20230523202222.jpg

0003.jpg


收起

取消
  • 首页
  • 游学
  • 咨询
  • 道场
  • 电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