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家修炼的三元丹、内丹、还丹,讲的究竟是何物?

20.png


640 (3).jpg

  1


  自明清时期以来,道教的经典文献中将炼制的丹药分为天元、地元和人元三种类别。


  陆西星在《玄肤沦》中提到:“天元渭的神丹,指的是在神室内用水和火炼制而成的。它没有固定的形质,通过九次的转化最终生成白雪,经过三年的进一步炼制则化为神符,得到后可以服用,轻盈飘然。”


  这种“神丹”是在《龙虎经》、《石函记》等著作中提到的,传说是通过凸透镜、方诸等工具,集合天地日月之气的精华,按照一定的方法和意念进行炼制的。然而,至今鲜有人成功炼成,因此陆西星认为它“系于天地鬼神而不可必得”,这大概只是一种道教信徒的理想。


  地元称之为“灵丹”,是指用金属和矿石炼成的丹药。其成分主要是银、铅、沙、汞等有形物质,这些丹药可以帮助众生,但并不适合轻易服用。经过九次转化后,药物的灵性达到极致,能够铸造出神秘的空间,借此与天道相连接,这是一种修炼之舟,也是学者的装备。


  自汉魏时期以来,许多方士和道士都热衷于炼制丹药。虽然他们确实炼制出了一些具有治疗效果的化学药品,甚至还有一些看起来像金银的“药金药银”,但是也有不少人因误食这些丹药而中毒,成为道教炼丹史上的失败案例。


  人元被称为“大丹”,这种丹药“在外创成鼎,在内炼制药物,取坎填离,逆用盗机而得。”大丹指的就是自晚唐以来在世间广泛流行的内丹。


  内丹是指在人体内部炼成的丹药,与通过外部药物炼制的“外丹”相比(外丹包括神丹和灵丹等),内丹也使用外丹的术语,通常被称为“金丹”、“内金丹”或“还丹”。


  2


  内丹功的practitioners解释道:金象征着坚固、不变与永恒。


  李道纯在《中和集》中提到:“金代表坚固,丹则象征圆满。释家称之为圆觉,儒家则视为太极,二者其实并无区别,都是源自于本真的灵性。真正的本性是永恒不灭的,如同金子的坚硬,丹药的圆润,越是锤炼则越显明亮,因此称之为金丹。”


  以本源的真实自性或内心作为金丹,早在金代全真道的创始人王重阳的《金丹》诗中便有所体现:“本来真性称为金丹,四个虚假如同炉灶炼制成团。”


  南宗祖师白玉蟾用图示来说明:金丹的形状像小弹丸,颜色与红橙相似,因此称之为金丹。


  也有人说,精气神和性命合为一体,回归本源,称之为金丹或还丹。


  《周易参同契》提到:“金在初始状态时,才能得到真正的还丹。”


  金指元精元气,或称为指情,精气或情归于本真性,返还至本源,因此称为“还”。还丹也被称为“七返九还金液大丹”。


  张伯端在《金丹四百字》中解释说:“七代表火的属性,九代表金的属性。通过火的炼制来提炼金属,回归本源,这就是金丹的含义。”


  还丹根据大小和材质的不同,可分为大还丹、小还丹、金液和玉液等。《大丹直指》等道家养生经典指出,在内丹功的基础阶段,要炼化真气,使肾气与肝气相互转化,肝气传递给脾气,脾气影响肺气,肺气流向心气,心气又作用于脾气,最后返回肾气。如此五脏之间的气息循环被称为“小还丹”。


  行走于三田之间,反复练习,以提炼精气,所炼成的称为“大还丹”。


  《灵宝毕法》等书中提到,修炼中成法时,需要在肘后运气,调动气息通畅督脉,然后用舌头搅动上颚并咽下津液,这个过程被称为“玉液还丹”。这里所说的玉液实际上是指口中的津液,被认为是肾的液体。


  炼精化气的过程中,完成后在下丹田中形成的丹药被称为“金液还丹”。其中的“金液”指的是肺液。从明清时期开始,丹书中通常将筑基阶段炼己成功的人称为“玉液还丹”,而完成炼精化气所得到的“大药”则被称为“金浓还丹”。


  《玄肤论》中提到:“将金液用于炼形,这被称为了悟生命;而玉液用于炼己,则是指领悟本性。”


  万启型在批注云中提到:“南方派别代表的是金液还丹,而北方派别则代表玉液还丹。”


  根据目前具备透视能力的特异功能者的直观观察,以及具备内视能力的气功师的内视发现,一些丹功修炼者的丹田中确实有发光的圆点。这或许是古人将用精气在丹田中炼成的物质称为“丹”的重要依据。


推荐

  • QQ空间

  • 新浪微博

  • 人人网

  • 豆瓣

站内微信:预测咨询-道家五术,六爻-事业官运-姻缘,童子命-补财库-拜斗,化太岁-化童子-符咒,祭祀-亡者-无缘子女

微信图片_20250319153232.jpg

微信图片_20230523202222.jpg

0003.jpg


收起

取消
  • 首页
  • 游学
  • 咨询
  • 道场
  • 电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