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经》中的天道、地道和人道

20.png


人生的意义之一在于超越性,存在主义就说,生命本无预设的意义,却因人类的自由意志而成为主动创造的剧场。把握天道、地道、人道,通过把握规律性的东西,能够激发这种主动创造。

天道

“天道”在中国哲学中,被视为宇宙运行的根本规律,通常被阐释为一种动态的“气”,认为阴阳二气的动态平衡是万物存续的根基,张载就说,阴阳二气“聚散相荡,升降相求”。

比如否极泰来,泰卦(䷊)是阴阳交泰的形态,小往大来,否卦(䷋)则为天地不交、天地闭塞(阴盛阳衰),否极泰来还是泰极丕来,都是自然现象。当处泰的时候,否很快就出现了;当你乐的时候,悲即刻就出来了,当你“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遍长安花”的时候,也应该想到有一天会“内库烧为锦绣灰,天街踏尽公卿骨”。

比如贲极剥始,贲卦(䷕)象征文饰繁华(阳气外显),但“贲极”则转向剥卦(䷖),体现阳气亢极转阴。

比如剥极而复,繁华必凋剥卦(䷖)象征阴气盛极万物凋零,隐含“剥极而复”的转机,阴极则阳生。

王朝兴衰如韩非所言“世异则事异”,盛世(泰)后奢靡滋生(贲极),衰世(否)中变革力量(复)孕育新生。

“天道”以阴阳二气为介质,揭示了贲剥否复的循环,揭示动态平衡是宇宙存续的根基。

地道

如果说天道是顺应规律发挥主动性,地道则为顺应形势的柔顺、包容、承载万物。

地道如大地,是“气”的凝结,《易经》称地道“坤作成物”,提供万物生长的“质”的基础。天道是一种“气”,地道则为一种“质”。地道之“质”体现为务实、包容和持久性——如同水(质)滋养生命,却甘居卑下。

地道更多象征一种环境、一种形势,当我们知道了“天道”的规律,事物变化的规律之后,还要顺应形势,适应环境。

比如地道之总纲坤卦(䷁)的卦辞就说,“元亨,利牝马之贞。君子有攸往,先迷后得主。”坤卦以“牝马”(母马)为喻,强调柔顺、跟随天道的特性。“先迷后得主”,先盲目行动则迷失,后随形势则得主(规律),指出应顺应形势而不是主导。坤卦(䷁)的《彖传》说“至哉坤元,万物资生,乃顺承天。”地道(坤)的本质是顺承天道(乾),以“资生”万物,即提供物质基础(“质”),而非创造规律(“气”)。

比如谦卦(䷎)象征“地中有山”,山本高却藏于地下,喻示地道甘居卑下、包容万物的特质。卦辞强调谦逊顺应可得善终,呼应“水居卑下而滋养生命”的意象。

比如临卦(䷒)卦象为泽上有地(兑下坤上),泽水依地形而流,喻人需根据地势(环境)调整策略。“八月有凶”警示违背地道的阶段性规律将招祸。

人道

人道就是顺应天道、地道后的主动实践,是天道与地道的在人身上的统一,如《易经》里讲的,“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自强不息、厚德载物就是对人道的高度概括。

人道受到客观规律、客观环境(时也命也)的制约,但是又具有能动性,可以通过修养来掌握吉凶,来达到修身、齐家、济世等不同层面的目的。

中国人经常讲一句话:“天道忌满,人道忌全”。老天爷看到水池里的水满了,一定会让水流出来;看到一个人样样都要求全,一定会让他有缺陷。“人道忌全”的本质是敬畏规律、涵养谦德。真正的圆满不在无缺而在有度,言留三分余地,情守七分理智,欲存一分清醒。


推荐

  • QQ空间

  • 新浪微博

  • 人人网

  • 豆瓣

站内微信:预测咨询-道家五术,六爻-事业官运-姻缘,童子命-补财库-拜斗,化太岁-化童子-符咒,祭祀-亡者-无缘子女

微信图片_20250319153232.jpg

微信图片_20230523202222.jpg

0003.jpg


收起

取消
  • 首页
  • 游学
  • 咨询
  • 道场
  • 电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