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客服系统
首頁 >> 玄学 >>信仰 >> 用感知,覺醒自己的靈性
详细内容

用感知,覺醒自己的靈性

微信图片_20230523202222.jpg

用感知,覺醒自己的靈性。

許多人走過一輩子

卻沒有認真感知過這個世界

雖然也在學習

學習的卻都是他人傳輸給自己的知識

而不是知行合一得來的感悟

也不是格物致知得到的欣喜

因此

看到的僅僅是表象

學到的僅僅是皮毛

感知是通向自我的唯一秘徑

擁抱世界

感知力從‘通達’到‘開竅’

再到‘通靈’

是由青澀到圓融的過程

感知力也隨之逐漸成長

由通到悟

由悟到靈

這時的世界就像一本書

你看到世界每一個章節

都是關於靈性的思考

而現實中的一本厚厚的書

真正對自己有用的

或許就是幾句啟迪心智的話




感知|是重新閱讀世界真相的眼睛。


在《文化的錯覺》中,筆者曾用三句話來界定複雜世界的三種關係:

1、心與物的關係;

2、我與TA的關係;

3、我與我的關係。


世間的絕大多數人活其一生,僅僅渾渾噩噩活在‘我與TA的關係’中,知識都是別人傳輸給自己的,偶有領悟,也是靈光一現,隨後又陷入渾渾噩噩的混沌當中,根本不涉及上下那兩層關係,既‘心與物的關係’和‘我與我的關係’⋯⋯。


或許有些人一輩子都沒有‘見自己、見世間、見眾生’的機會。


有項統計,說能當作家的人很多都是出自有這三種工作經歷的人:醫生、律師和記者。醫生見慣了生死,律師見慣了醜惡,記者見慣了冷暖,他们的经历会讓這三種人有了一種‘上帝的視角’,開始思考自我,思考世間,思考眾生⋯⋯,於是就有了與常人不同的領悟、感知,利用文字娓娓道來他們眼中的世界。


固化的‘習以為常’和‘理所應當’,常常會禁錮我們的雙眼、感知、思維和想像。事實上這種禁錮無所不在,被它禁錮的是常人,不被它禁錮的是我們的靈性。


人本身就是一種‘習慣’動物,而最大的‘習慣’往往是最大的禁錮。例如,芸芸眾生常常習慣性地認為知識來自他人、來自書本、來自授業恩師、來自知識付費⋯⋯。習慣性活在‘我與TA的關係當中’,而忽略‘我與我的關係’和‘心與物的關係’,關閉了自己的感知力和好奇心,不去感知、觸摸、思辨身邊的這個真實世界⋯⋯。


馬雲說阿里選擇未來接班人,基本上不考慮四種人:1、上海人;2、學EMBA和MBA的人;3、職業經理人;4、CFO。而實際上他的接班人張勇恰恰是這四種特徵的混合體,四種全佔。


馬雲難道就是為給世界開個玩笑和調個情嗎?非也,他真正的意思上海人是享受世界的人,而非改變世界的人;職業經歷人和MBA這樣的人的知識來自他人,而非來自對世界和時代的感知、觸摸、思辨和感悟;CFO會用習慣單維的維度觸摸這個世界和時代,而非多維的思維和眼光觸摸這個世界和時代。選用張勇,是張勇跨越上述四者的侷限,是一個真正用感知力感知、觸摸、思辨和感悟這個世界和時代的人。


生命的靈性,最開始僅僅來自我們的‘好奇心’和‘感知力’,但是傳統的教育卻把本該逐步成長的‘好奇心’和‘感知力’扼殺在搖籃裏,‘大家都一樣的’教育方式同時也扼殺了‘心與物之間的關係’和‘我與我之間的關係’,只剩下‘我與TA之間的關係’,並讓‘我與TA之間的關係’長成一個巨大的嬰兒⋯⋯。


教育是培養平庸者的搖籃,感知是打開生命靈性的磁場。


我們常常羨慕魏晉時期文人的風骨,卻很少探其真正的原因。那是一個平均年齡只能活到三十幾歲和四十幾歲的時期,生命的無常,讓一些人開始拷問生命的意義,放開感知體會人間的冷暖和美醜,讓許多人都變成虛無主義者,追求生命的璀璨和綻放,追求生命的密度而非長度。甚至是否多活幾歲也無所謂,因為幾年以後也可能是死,那是一種置‘於死地而後生的’的活法,那是一種坦然接受生死後,把自己活得更有質量的活法。


這就像在戰爭年代,或者就像獵人,時時刻刻處在危險當中,把自己的感知力全部打開,在環境中培養自己的生存能力、感知危險的能力,只不過魏晉時期的人把這種感知用在生命、文化、美學上,完成觸摸、思辨和感悟,才活出那個時期中國文人的大逍遙、大自在、大平靜。


如果亂世可以幫助人們進化出非凡的感知力,那盛事這種感知力是否就開始退化了呢?是,也不是。之所以是,是生命的維度的延長,人們開始懼怕生死、開始惜命,生命的密度就會降低,有些文人就開始在乎名利,收起感知力,收起生命的獨立和自由,為名利和仕途可以做奴才、做忠犬,生命的靈性也開始黯淡無光。


如果說不是,在盛世也會有其他的刺激源,幫助他們把這種感知力發揚光大,例如帝王的喜好期(宋徽宗)、語境載體的發展期(唐詩宋詞)、碰撞交流融合期(春秋戰國、唐朝)⋯⋯。


中國有一句古話叫做‘百無一用是書生’,說的就是關閉了感知,只讀聖賢書的人。這些活在別人書裏、別人理論裏、別的道理裏的人,常常覺得自己很強大。在生活中,我們時常會發現這種有趣的現象:虛弱的人常常覺得自己很強大,強大的人常常覺得自己很虛弱。在《任正非傳》中紀錄了一件這樣的事兒:


一個北大的高材生進入華為之後,沒有任何實操經驗,就給任正非寫了一封“萬言書”。對公司的經營模式、管理模式、發展方向發表一通見解,那個高材生大概以為這樣會讓任正非對他刮目相看。


沒想到任正非看完後,批復如下:此人如果有精神病建議送往醫院進行治療,如果沒有病就建議辭退。


常常溶於知識的人,覺得自己很強大;而反之溶於世界的人,覺得自己很渺小。北大這個名號給了許多人強大的自信,而華為之所以成為華為,是因為它還在謙卑的活著。當孟晚舟事件發生後,輿論開始有了一種“華為牛X,非常牛X”的氛圍時,任正非卻站出來“請你們不要再吹捧華為了”⋯⋯。


強者知其弱。


擁有清醒感知力的人,才能身居高位不會得意忘形,只有辯證的思考和觸摸,才會實事求是,才會韜光養晦。華為的“芭蕾腳”廣告,與其說是一篇廣告,不如說是自己的一種心路歷程,看似是給外部的民眾看的,不如說給內部一次不能忘本的再思考。


感知,是開啟自己思想靈性的開始⋯⋯。而現實生活許多人都放棄了感知,放棄了好奇心,放棄了以自己為師,放棄了獨立精神和思想的自由。一切知識都變得由‘他人’給予,只活在‘我與TA的關係中’,放棄‘心與物的關係’和‘我與我的關係’。


缺乏靈性認知,是我們身邊許多人的通病。上學、考試、畢業、找一個好工作,戀愛,結婚,生小孩⋯⋯,到了四十多歲,人生開始油膩,一旦失去工作,可能將永遠離開職場⋯⋯,因為許多人再也找不到一份工作。


是教育出現問題,還是自我教育出現問題?網絡上有一個著名的段子,一個高速公路的收費員被辭退後,理直氣壯地找到單位說了這樣一句話:“我只會收費⋯⋯”。我們習慣了“我與TA之間關係”的穩固,知識也好、職業也好、愛情也好、技能也好、生老病死也好⋯⋯,都依賴那個TA(他、她、它),而把自己給走丟了⋯⋯。


我是誰?我從哪裏來?我到哪裡去?我為什麼而奮鬥?我的價值是什麼?一生之中,你只有一個老闆,那就是你自己;一生之中,你只有一個公司,那就是你自己;一生之中,你只有一個目標,就是做最好的自己⋯⋯。


‘我和我之間的關係’如此重要,多數人從來就沒想⋯⋯。當你放棄自己的那一刻起,你就放棄了這個世界。世界上的成功的人,不是成功而具有靈性,而是具有靈性而成功。


前幾天「誰最中國」發了一篇《她們擁有絕世紅顏,卻美在風骨》,這篇文章卻引發了筆者的感知力和思辨力:為何中國歷史上的奇女子,許多均是出自青樓?


梁紅玉、薛濤、魚玄機、柳如是⋯⋯。


除了良家女子身處“女子無才便是德”的束縛外,更重要的是良家女子“由善而惡”的生長環境,封閉了良家女子的感知力。反觀已經‘低到塵埃裡的青樓女子’,為了她們與文人雅士的‘對話’能力,從小就培育他們的琴棋書畫、詩詞歌賦,培養她們與世界對話的感知力,間接幫助她們開啟了智慧,‘由惡而善’的生長環境,讓她們更具有反叛精神,獨立思考能力⋯⋯。


更清晰的表述就是:良家女子生長在一個不斷給她們意識‘纏線’的環境裡,逐漸讓她們的意識就變成一個‘粽子’;而青樓女子生在一個不斷給他們的意識‘減線’的環境裡,逐漸讓他們的思想意識變得開放,青樓女子開始有了自己的感知力、觸摸力、思辨力,而世俗世界的“我與TA之間的關係”,本來就是傳統文化力量對她們進行一種壓迫,於是她們開始感知‘心與物的關係’、感知‘我與我的關係’,從而重新架構‘我與TA的關係’。


當然,青樓的‘老鴇’絕對不是出於好心,出於‘無我’的精神來解放她們的。這些奇女子只是不甘命運、不甘擺佈,在學習琴棋書畫的同時,也放開感知連結到世界的美好,擁有獨立意識後開始‘自救自己’。她們的處境很像魏晉文人的生存環境,完成”由惡而善”的生命訴求。


而反觀普通人家,底層家庭‘女子無才便是德’,讀不起書,也不會讓她們讀;中等家庭還圍繞‘重男輕女’的觀念,有錢讀書也會讓男孩去讀,以期將來考個功名光宗耀祖;富裕的家庭中只有極個別開明的家庭,才會任性地讓女子學習琴棋書畫、詩詞歌賦,例如蔡文姬、李清照⋯⋯。


我們常常羨慕那些才華橫溢的人,常常覺得那樣的人要不天賦出眾、要不就是智商驚人。其實這是一個錯覺,其實在他們之中許多人的天賦和智商都是正常人的水平,甚至有些低於正常人。


但他們共同之處就是對世界充滿了好奇心、打開感知溝通世界的人,‘不唯上,不唯書,只為實’的人,忠於自己的人。這樣就讓他們的生命有了靈性,有了色彩,有了密度。當領導在過年的時候敲開錢鍾書的房門,錢鍾書看到的景象不是領導的到來讓自己家裡蓬蓽生輝,而是應酬你佔用了我寶貴的時間⋯⋯。


蔣勳在講課時從一個點跳到另一毫不相關的點,引起聽課者種種讚嘆:大師就是大師,知識如此淵博,思想如此深邃。其實你不知,你在潛意識中強化與他的距離;其實你不知,這種風采你也能做到;其實你不知,那種狀態的蔣勳,就是‘靈與靈的連結’、‘神與神的碰撞’,而對於他來說,誠實一點來講就是放開感知開始‘胡思亂想’和‘胡說八道’⋯⋯。


我常常問自己一個問題:是曹雪芹大於《紅樓夢》?還是《紅樓夢》大於曹雪芹?這個問題看似無用,其實是為自己的成長找一條途徑。最後有三個解答:1、如果曹雪芹還能寫出比《紅樓夢》更好的書,就是曹雪芹大於《紅樓夢》,例如後者金庸,每寫一部書,就成長一次;2、如果寫不出來比《紅樓夢》更好的書,就是《紅樓夢》的密度大於曹雪芹,因為許多寫作的人知道,只有把自己沈浸在一種氛圍內,才會如有神助、靈感源源不斷,好像不是自己在寫,而是替天上的那位神仙在寫,就像書法中幾個名帖:只有在醉酒和悲憤時才能寫的出,清醒之後再也寫不出那樣的神品;3、是一種相互成就,感知、思辨、觸摸,此境如仙境,物我兩忘,身、心、靈一體,分離之後如潮水大退,雖然身心俱疲,卻酣暢淋漓,思之先前狀態如神鬼附身⋯⋯。


人從通達、到開竅、再到通靈、最後可感知神性⋯⋯,是感知力不斷成長的過程,思維的維度也有由青澀到圓融,從知行合一再到格物致知,從器皿中感知‘物我本一體’、‘物我就是美學’、‘物我就是文化’、‘物我就是對世界的感知’⋯⋯。


你溝通世界的,不再是理性,而是直覺的感知、觸摸、思辨和接收。這時的世界就像一本書,你看到世界每一個章節,都是關於靈性的思考。而現實中的一本厚厚的書,真正對自己有用的,或許就是幾句啟迪心智的話。


化簡為繁,用理性去思辨、去推演、去印証;化繁為簡,用感知去觸摸、去感悟、去發現;每天胡思亂想一些無用的事,但要尋求答案,因為沒有答案的胡思亂想是意淫和耍流氓,有答案的胡思亂想才會激活你人生的靈性,讓你滿天充滿歡喜心地面對這個世界,才會提升你知識的維度。


如果你在那個街角發現一個面容呆傻,嘴角露出微笑,沈浸在自己意識世界的人,那就是我,或者他就是我的同類,他們的名字有可能叫馬雲,有可能叫馬化騰,有可能是阿城,有可能陳曉卿⋯⋯。


他們不相信別人告訴他們世界是什麼樣?他們只相信自己感知的世界,觸摸的世界和發現的世界,扭轉他的思想除非你真的比他們更有思想。


靈性,因感知而綻放,因觸摸而芬芳,因發現而不一樣,因思辨而成像,因推演而具象,因印証和試錯而改變了世界的方向⋯⋯。


你在靈性的成長中,開始變回你本來的模樣,恍惚間,你分化成一個現在的你和一個未來的你,跨越時空的維度,開始交流思想。


未來的你臨走時,督促你要儘快的成長⋯⋯。

学之道

返璞归真 弘扬传统文化
道法自然 传播国学经典

微信图片_20230525143633.jpg

添加老师微信  成就美好生活

https://www.wtoipo.com/


1704420907925882.png

客服中心
联系方式
400-065-0201
- 助理老师
新浪微博
扫一扫,与我联系
本站已支持IPv6 技术支持: 宗原文化 | 管理登录
seo se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