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家丹经《天仙金丹心法》,八仙合著,秘诀刍议!

20.png


  《天仙金丹心法》是一部独特的道教丹道经典,名义上由“八仙”共同撰写,对于内丹修炼的理论、方法和步骤进行了系统而详细的阐述,文字也相对通俗易懂。

640 (2).jpg


  然而,作者故意将文字混乱地排列,使读者无法分辨句子的顺序。经过松飞先生的破译和整理后,文字按照正确的顺序排列,更容易阅读。转载时只选用了经过破译的文字。


  《天仙金丹心法》可以改为《天仙金丹修炼法》。


  九还依靠紫府之珠,泽媚山辉映着母亲的温暖;三昧之火在红炉中托出,铛空的大鼎里则无火生灵。随手捡起奇逸之词,条理分明;依着田园采撷美景,天天如春。故而从开始到结束,小畜之中凝聚大有;由分而合,河流汇聚成朝宗。法君子正处其中,权衡恰在不早也不迟;惩罚宋人的依赖,性天只需注意不正视也不忘记。若能恬静返真,玉泉映照明月;若定下皇道就能映出象,金地则会生出莲花。顺序分明,清凉的秋天,我试着解析其中的道理;机巧的言辞非空洞之物,众人要坚守轨道,循着路径前行。


  一、培母


  两肾之间有一点明亮,逆行则为丹母,顺行则成其人,这就是药根的三种品级。而种植花卉时,首先要培土,采药时则应疏通阻塞为重。所谓的阻塞者,即是阳物的精华。只有在子时阳气生发之时,药才会孕育出足够的效果。虽然看似无形的迹象难以寻觅,但实际却有可辨识的现象存在。


  赞叹道:“鸿蒙初开,万物分化,伟大的药物,培育本源,储存真理。”


  二、疏壅


  精气大部分集中在体内,精气充足会产生药效,这是自然规律。因此在未采药之前,先要使体内气息充盈,以免药效受阻。如果说筑基之后已经是五子时,那这个时间段并没有固定。而全身感到舒畅,毛孔竖起,眼睛也显得更加明亮,此时元气停止流动,丹田内如同火焰般温暖,这便是丹药的效果。


  赞美说道:“堵塞积聚需要疏通,药物应在适时出现,人力与天赋相结合,巧妙的手艺进行调理。”


  三、占时


  保元精。不要说基础已经建立,就可以放松警惕,一切仍需积极应对。上单采药,便无需过于拘谨,从而实现优势互补。明华池的水流溢出,这正是活子的时机。善于把握时机的人,恰逢其时便会感受到生机的来临,面色红润、耳热,这正是丹药生机大旺的表现,应该视为常态。


  赞美道:“内心的阳光每天不断更新,随时捕捉,超越这干枯的枝干。”


  四、识景


  上扬而不使下沉,紧紧封住沟渠,腰杆要挺直而空灵,自然能领悟到培育自我的方法。若能做到不沾染、不停滞,便能灵活自如,稍加用功便可领会到其中的奥妙,十分方便。当未达到时,不敢轻言先行;一旦达到,也不敢滞后,力求合乎君子对时机把握的原则。若不主动出击,则机会会错失,那时即使药物也会变得陈旧而无效,实在不可掉以轻心。


  赞美道:“确实表里如一,深厚而光辉,这个论述真妙,丹药象征着吉祥。”


  五、老嫩


  药材在初生时最为鲜嫩,若过于成熟则变得陈旧。年老的药材汁液稀少、效果低下,投入炼制时常常难以成功;而嫩药就像新生的植物芽儿,适合在得天独厚的条件下使用,代表着太极的初始分化,随着生长和收集,经过烹炼便可掌握飞升之道。然而,若以初生的药材为主,提前采摘,往往其效用微弱,不值得应用。因此,需谨慎对待。


  老年与年轻的对比中有人说道:“年轻的人发丝柔顺,老年人则表现出干枯的状态,时常会因年龄的变化而迅速衰退,气息虽然充沛,但神采却显得疲惫。”


  六、偏全


  药物的来源可能不足,但在某些情况下也可能是药物本身处于偏差状态;有时药物来源充足,但难以发挥其全部效果。这是因为在药物生成时,如果无法运用元神进行辅助,那么想要增强药物的滋养、清爽和纯净,就绝对是不可能的。采药的人在适当的时机和环境中,应当闭目静坐,运用心神于药材生长的地方,这样才能使药物的效果完整,而不是部分有效。


  赞美道:“药物应当兼顾整体,切勿偏颇;月亮圆满时光辉璀璨,若缺失则暗淡无光。”


  七、顺取


  药母在上,鼎炉在下,药材悬挂于鼎炉之上。采集者并非用手去攀摘斧子去砍伐,而是通过元神与元气的积累形成白光,从脐部引导至丹田,旋即调整药母,顺着药的根部进行截取,这样才能顺利地走上药道,回到鼎炉待以烹炼。在这个过程中,丹田必然会发出声音,浑身感到无比舒畅,难以形容。如果神气错乱,无法辨别根部与茎叶,就会逆势而行,毫无节制,药汁便会流失,导致药材枯萎,这一点必须引起重视。


  赞美道:“采药入鼎,灵巧通达,真元交融,所到之处皆能得效。”


  八、谨封


  易云“漫藏诲盗”,不仅是对家庭管理者的警示,也适用于炼丹之道。因为药材一旦放入鼎中,清气便能直达脑海,邪恶之物若见此定会被驱散。若气散去,药材就会枯竭,药材枯竭则鼎也会损坏,这样一来,之前的努力将会付诸东流。采药之人将药方放入鼎中后,需立即封闭,以防真气泄露,这样才能得到充足的丹料。封闭的过程其实是运用元神,形成鼎的盖子;待药材再次复生时,需小心谨慎地揭开鼎盖以便将其收回,开闭得当,就不会出现前面的失误了,因此要格外小心。


  赞美说:“采集药材并不简单,而封存药材更为困难,灵魂的精髓蕴藏于此,真正的本性始终存在。”


  九、藏伏


  药材放入鼎炉,待火炼制成丹药。火是什么呢?是我在气的转化下产生的。在点火之前,要将气藏于海中,收敛焰光,待发之时方能见大成。然而,藏气的方法在于运行周天一遍,使气回归本源,停止来去的呼吸,这就像母气般静止不动,随后才可以点火,这样火就不会出现浮躁和弊端了。


  赞美道:“每一次呼吸之间,气息似乎在蒸腾,提前停留,毫无前兆地释放出来。”


  十、团凝


  气炼精,神能引导气息。神聚则气旺,神散则气弱。因此,在进行气炼时,一定要重视凝神的修行。这不仅要让心灵屏蔽杂念,还要忘记自己在追求什么,甚至不再意识到自己是在用药,就像婴儿在母亲的腹中一样,心神宁静时,气息才能稳固,从而自然能够炼制精华,成就丹药。否则,我未见过这种方法的成效,大家需谨慎。


  赞美道:“神秘凝聚,气势磅礴,借此化为火焰,独自建立丹基。”


  十一、交姤


  交姤者,意指药材在炉中,而炉外的坎与离相互配合。炉的左侧代表离,右侧则是坎,需将坎的元素填入离中,之后便会阳气增长,阴气减弱,内外和谐,火焰升起而非虚妄之火,最终使丹药成型而非虚幻的丹药。然而,在交姤的过程中,必须在封炉后想象离中的虚空,那虚处为黑;坎里则充满,红色显现。应将坎中的红气引入左侧,点燃离中的阴气,使离中的实质得以显现而不再是黑色。这样便可将阴转为阳,形成健旺的乾体,以保护我的真元。采药者应当领会其精髓。


  赞美道:“天地并无他物,唯有阴阳相交,阴气消散而阳气生发,真正的人便显现出来。”


  十二、调镕


  调和熔炼药物,意在将其归入药炉,使其重新结合并化为一体。药材的选择有先后之分,但其实并不存在绝对的优劣,采集与炼制应随时进行。虽然一开始可能看起来就像黍米一样,但最终一定会呈现出如珍珠般的连贯效果。当药物被炼尽,丹药形成时,便是真正的宝贵之物。不过,调和与熔炼的技艺详细讲述在“息火”章节中,本条文旨在指出,采药归炉的过程需要随时调动火焰与熄灭火焰,其实这两者的功用是相辅相成的。


  赞叹道:“一即是一,二即是二,一与二不可分割,这就是炼成金丹的奥秘。”


推荐

  • QQ空间

  • 新浪微博

  • 人人网

  • 豆瓣

站内微信:预测咨询-道家五术,六爻-事业官运-姻缘,童子命-补财库-拜斗,化太岁-化童子-符咒,祭祀-亡者-无缘子女

微信图片_20250319153232.jpg

微信图片_20230523202222.jpg

0003.jpg


收起

取消
  • 首页
  • 游学
  • 咨询
  • 道场
  • 电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