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教修行路上的境界次第

20.png


说起“神仙”,世人总免不了心生向往,或是羡慕那长生不死的寿元,或是贪恋那逍遥自在的神通,又或是向往那无拘无束的境界。

只是多数人不知道,道教的修行如同攀登高山,一步有一步的风景,一层有一层的境界,即便是成了 “仙”,也有次第之分。


历代道书里,关于仙阶的记载虽各有侧重,却都在悄悄告诉我们:修行之路漫漫,每一步都值得用心体会。


从凡到仙,初窥门径的几种模样


很早以前,道家先贤就开始琢磨“仙”的层次了。


东晋的葛洪在《抱朴子・论仙》里,引《仙经》所言,将仙分成了三类:“上士举形升虚,谓之天仙。中士游於名山,谓之地仙。下士先死后蜕,谓之尸解仙”。上士修行到极致,能“举形升虚”,连带着身形一起飞入虚空,这便是 “天仙”;中士呢,修成后常游于名山之间,虽未离开大地,却也得长生妙道,这是 “地仙”;还有一种下士,先经历死亡,再脱胎换骨,以特殊的方式留存形神,称作“尸解仙”。这三种分法,简单明了,像给初入道的人指了个大概的方向。到了唐代,钟离权祖师在《钟吕传道集》里,又把仙细分成了五等,只是他特意点明:前两等,其实算不上真正的仙。《钟吕传道集》中提到,“鬼仙者五仙之下一也,阴中超脱,神像不明,鬼关无姓,三山无名,虽不入轮回,又难返蓬瀛,终无所归,止于投胎就舌而已”,又说“修持之人,不悟大道,而欲速成,形如槁木.心若紫灰,神识内守,一志不散,定中出阴神,乃清灵之鬼,非纯阳之仙,以其一志阴灵不散,故曰鬼仙,虽曰仙,其实鬼也”。

可见,“鬼仙”是清灵之鬼,并非纯阳之仙,只因一心向道,阴灵不散,才被称作 “仙”,实则还是在鬼道里。


而“人仙”呢,《钟吕传道集》记载:“人仙者,五仙之下二也。修真之士,不悟大道,道中得一法,法中得一术,信心苦志,终世不移。五行之气,误交误会,形质且固,八邪之疫不能为害,多安少病,乃曰人仙”。他们是修真的人得了某一种法术、某一门技艺,勤加修炼而成。能安乐延年,却 “不能全于大道”,说到底,还是凡人。真正踏入仙途的,是从 “地仙” 开始。《钟吕传道集》有言:“地仙者,天地之半,神仙之才。收真一,察二仪,列三才,分四象,别五运,定六气,聚七宝,序八卦,行九洲。三田反覆,烧成丹药,永镇压下田,炼形住世而得长生不死,以作陆地神仙,故曰地仙”。修成地仙,便能 “炼形住世”,长生不死,在人间自在生活。若是地仙厌了尘世的喧嚣,继续潜心修炼,《钟吕传道集》记载 “神仙者,以地仙厌居尘世,用功不已,关节相连,抽铅添汞而金精炼顶。脱质升仙,超凡入圣。谢绝尘俗以返三山,乃曰神仙”,直到“阴尽阳纯,身外有身”,便能脱开凡俗的束缚,飞往蓬莱、方丈、瀛洲那三仙岛去,这便是人们常说的 “神仙”。不过呀,这“神仙”其实还是地仙里的佼佼者,算是地仙中的精英。再往上,若是这神仙不满足于在三岛居住,反而常回人间传道,又在 “道” 上有功绩,在人间有德行,《钟吕传道集》说 “地仙厌居三岛而传道人间,道上有功,而人间有行,功行满足,受天书以返洞天,是曰天仙。官官升迁,历任三十六洞天,而返八十一阳天,而返三清虚无自然之界” ,等功行圆满了,受了天书指引回到洞天福地,这才称得上 “天仙”。要是天仙还能“于天地有大功,于今古有大行”,那还能继续升迁,最终进入 “三清虚无自然之界”,那便是更深远的境界了。

天仙九品:天界里的步步登高


只是呀,成了天仙并非修行的终点。


《墉城集仙录・金母元君》里就记载着,“世之升天之仙,凡有九品:第一上仙,号九天真皇;第二次仙,三天真皇;第三号太上真人,第四号飞天仙真人,第五号灵仙,第六号真人,第七号灵人,第八号飞仙,第九号仙人。凡此品次,不可差越”。


升上天界的仙,一共有九品。


第一等是上仙,号九天真王;第二等是次仙,号三天真皇;接着是太上真人、飞天真人、灵仙、真人、灵人、飞仙,最后是第九等的仙人。


这九品就像台阶,得一步一步往上走,急不得,也乱不得。


三清境里的更高境界


到了三清境,那里的仙人也有等级。


据《道门经法相承次序》记载:“太清境有九仙,上清境有九真,玉清境有九圣,三九二十七位也。其九仙者:第一上仙,二高仙,三大仙,四玄仙,五天仙,六真仙,七神仙,八灵仙,九至仙。真圣二境,其号次第,亦以上、高、大、玄、天、真、神、灵、至为次,但真云仙真、元真,真圣云仙圣、无天圣。”


三清境各分九品,共二十七位。


“太清境”有九仙,依次为:上仙、高仙、大仙、玄仙、天仙、真仙、神仙、灵仙、至仙;


“上清境” 有九真,以 “上、高、大、玄、天、真、神、灵、至” 为序,号仙真、元真等;


“玉清境” 有九圣,同上序列,号仙圣、无天圣等。这些境界,就像修行路上的灯塔,指引着修道人不断向前。



说到底,世人眼里的 “成仙”,不过是修道路上跨出的第一步。就像刚爬上一座小山,抬头一看,后面还有更高的山峰在等着。所以呀,就算得了些成就,也万万不能骄傲自满。修行这条路,本就是日复一日的精进,一步一步的攀登。


愿每个修道之人,都能心怀敬畏,脚踏实地,在漫漫仙途上,慢慢走,细细品,终能抵达自己心中的大道之境。


推荐

  • QQ空间

  • 新浪微博

  • 人人网

  • 豆瓣

站内微信:预测咨询-道家五术,六爻-事业官运-姻缘,童子命-补财库-拜斗,化太岁-化童子-符咒,祭祀-亡者-无缘子女

微信图片_20250319153232.jpg

微信图片_20230523202222.jpg

0003.jpg


收起

取消
  • 首页
  • 游学
  • 咨询
  • 道场
  • 电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