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门遁甲应期预测的革新:外应与气数捕捉器的结合

20.png

摘要

奇门遁甲作为中国古代术数的重要分支,其应期预测在实际应用中常面临精确性不足的问题。本文围绕奇门遁甲应期判断中的地支周期性与九宫地支模糊性的难点,结合传统的用神法与现代创新的“气数捕捉器”方法,提出了一种以外应为核心的应期判断体系。通过对古今案例的分析与实践研究,验证了气数捕捉器在捕捉气数转折点上的有效性与灵活性。这种方法不仅弥补了传统术数中外应难以察觉的局限性,还将抽象的象意具体化为现实中的标志物,极大地提升了应期预测的精度与实用性,为奇门遁甲及其他术数的现代化应用提供了新的思路。

关键词

奇门遁甲;应期预测;气数捕捉器;外应;用神法;象意;气数转折;生克制化;九宫理论

在易学预测中,我遇到最难的问题便是应期问题,这是我们一直无法真正精准做到的事情。也就是说,应期判断中难免会存在误差,导致应期出现一些偏差。而这些偏差的原因有很多种。就以我目前精研的奇门遁甲为例,我提出在奇门遁甲应期判断中的几个问题:
1,奇门遁甲的应期判断中地支的周期性问题

奇门遁甲的应期判断以地支为例,而地支存在周期性。同样是断其寅日,但寅日对应的具体日期有很多种,无法精准判断具体是哪一天。特别是在为他人求测时,当事人不了解奇门遁甲的判断原理,有时我们判断某日,实际上应的是下一个周期循环。尽管最终结果是寅日,但实际日期却不一致,容易被他人误解。例如,2025年1月9日是戊寅日,但结果却应在2025年1月21日的庚寅日。对于不理解六十甲子循环的普通求测者来说,同样断其寅日,但具体公历日期错误,可能被认为是判断失误,同时也反映了方法确实存在一定的模糊性。

2,九宫与地支关系的模糊性

奇门遁甲传统的应期判断是基于十二地支为法,但实际上,当奇门遁甲中驿马或空亡在动时,是以九宫为判断依据。而九宫必然会涉及到两个地支,例如艮宫包含丑、寅地支。在这种情况下,驿马或空亡的应期究竟是以本宫的地支为依据,还是以对宫的地支为依据?这就是易学符号的模糊之处。我们很难具体预测到一个精准的时间点,特别是应期的精准化预测仍然存在问题。

针对这两个问题,我过去一般采用三种理论判断加以辅助:

1. 天干与地支的综合判断

在判断地支时,我会同时参考天干。然而,当天干和地支结合判断时,往往会出现一些问题。首先,在传统的奇门遁甲中,天干的判断方法并不明确,其依据通常是偶然因素。例如,在预测时,如果我发现驿马或空亡所在之宫,或者用神之位有天干的定位,便会适时将天干与地支配合起来作为参考。然而,这种方法若非有直接易理的支持,并不能作为精准判断的依据。此外,天干每60天会出现一次循环,这进一步限制了其判断的精确性。

2. 值使数的时间框定

为了保证判断日期的时效性,我会引入值使数作为判断原则。例如,占病测得子日转好时,需要判断是当前周期的子日还是下一个周期的子日。如果值使为6数,我通常判断事件会在六天之内的子日应验。如果六天内未见子日,则可能转化为其他日期,例如戊日即可痊愈。然而,这种方法仍存在局限性。有些疾病看似几日内可痊愈,实际上可能需要几个月甚至几年。这表明值使数的“6”并不一定指六天,也可能是六个月、六年,甚至16天。因此,值使数的判断未必能够精准揭示问题的根源。

3. 象意与能量的远近划分

我会根据象意的性质和能量的旺衰来划分事件的远近。例如,用神若临九地并加伏吟,则应期时间较为缓慢;反之,若临九天并加反吟,则应期时间会更迅速。简单来说,能量越大,事情发生的速度越快;能量越小,事情的应验速度则越慢。在判断某事何时会消亡时,同样以能量为依据。能量越大,其消退或灭亡的时间越长;能量越小,则更容易迅速结束。同时还需观察其能量的散发方式。例如,虽然某事能量较大,但若临九天,则能量消耗得更快;而某事即便能量较小,但若临九地,则可能长久存在。这种方法可以帮助我们从象意中找到事物的运行逻辑——就像烧水一样,火力强的水烧得快,火力弱的水慢慢冒泡,但最终都会沸腾或蒸发,只是速度快慢的差异罢了。

以具体的天干加临地支作为应期,以象意的性质和能量的大小判断其远近,以具体的数字判断时效,这是我过去在判断奇门遁甲时的一些经典应期方法论。然而,此类方法存在一些弊端。例如,在很多情况下,我们确实难以量化具体的时间。即便我们知道某件事的性质或能量十分强盛,但究竟应在何时发生?应以哪个时间点作为划分依据?这些问题往往无法明确。天干地支加临的应期也无法完全体现出具体的时间点,因为奇门本身是一种模糊语言,很多时候难以精准告知具体的时刻。

同时,由于气数受到当地时间差异的影响,其应期可能会稍微提前或延后。例如,应在申时的事件,对应的时间是15-17点,但具体是哪个时刻却无法确定。根据我的实践经验,一般会有大约一刻钟的差异。例如,应在申时的气数可能从14:45开始变化。这在实际预测中非常常见。例如,某日大家聚会时,大局伏吟,我预测退场时间应在下一个时间段伏吟结束后可能发生。然而,结果是在预定时间前的十几分钟就开始陆续退场。这表明,气数变化中确实存在一定的差异性。因此,在应期判断中,时间点的精准预测依然存在难度。这一问题值得进一步探讨和研究,以更好地解决应期预测中“精确性”与“模糊性”之间的矛盾。

要想彻底解决这些问题,就必须引入哲学的思维视角。过去,我在奇门遁甲的时间判断上进行了大量的理论和实战研究,但要想真正完善这一体系,使其形成一套准确率极高且可公式化的理论,还有很长的路要走。这里我提出一个问题:我们为什么要精准判断出具体的时间?追求这一精确性的背后原因是什么?是否还有其他更好的方法可以达成这一目标?这是值得深思的问题。

回顾古代,奇门遁甲等术数的发源时期,尚未有精准的计时工具,人们无法将时间精确到每分每秒。然而,他们依然能够通过术数实现较为有效的应期预测。那么,古人究竟是如何解决这一问题的?是否存在某些思想或方法,可以为我们现代的时间判断提供启发?这些问题不仅关乎奇门遁甲的应用,也关乎整个易学体系在现代化中的实践发展。

那么,我们可以换一种思路。很多时候,我们并不需要精确到何时何分何秒去了解事情何时发生,因为这种追求本身可能是一种悖论。事情的预测建立在“气数”的基础上,核心在于气数的转折点。也就是说,气数到达时,事情开始;气数结束时,事情终止。无论是奇门遁甲局还是其他术数体系,其应期判断的本质都是捕捉气数的变化节点,而非执着于绝对的时间精度。在研究奇门遁甲盘的过程中,我发现术数体系本身的模式限制了其对应期的精准判断。要想突破这一限制,除非建立一套全新的术数模型,否则局限性是不可避免的。我们不能要求地上的汽车像天上的飞机一样运行,因为这超越了汽车自身的特性。若盲目追求“飞机的速度”,反而可能使系统失去原有的平衡。因此,在完善奇门遁甲应期化理论的过程中,除了尝试优化其体系,我们更需要遵循奇门遁甲的特性。换句话说,我们应该从奇门遁甲的根本逻辑和特点出发,探寻更适合的解决方法,而非试图让其超越自身的理论框架。

奇门遁甲本身的特性更多是以用神法为基准,即通过抓住一个或多个用神,根据用神本身及其周围用神的生克制化关系,来判断事情的性质和发展轨迹。在这个过程中,捕捉气数的转折点是关键。然而,当我们试图捕捉气数时,其实并不一定需要将气数转折的象意组合直接转化为具体的时间点。除非在局中有明确的时间点能够将象意与时间直接对应,否则可以间接认为当前奇门局中可能存在一定的模糊性。这意味着局中的部分内容可能是未知的,难以完全捕捉到。因此,与其执着于追求具体精准的时间点,不如尝试构建一套“气数捕捉器”。这套捕捉器的核心在于通过外部的标志或现象,精准地捕捉到气数发生转换的时刻。只要这套气数捕捉器发生变化,就可以认为气数已发生转折,而这一转折时刻便能被精确定位。通过这种方式,可以将模糊的气数变化具体化,从而实现更精确的时间判断。

气数捕捉器的具体原理

气数捕捉器的原理实际上非常简单,其核心依然是基于判断应期时的传统方法论。不同之处在于,它不再执着于具体的时间点,而是通过用神法,将周围的象意转化为日常生活中可以观察到的实际现象或物品。

奇门遁甲的用神法基础在于指定一个用神,作为预测事情性质的核心依据。通过分析用神周围的象意符号,将其转化为现实中的具体情况,结合能量的强弱和生克制化关系,来推断事情的运作轨迹和最终结果。在这个过程中,还需要重点考虑时间因素,尤其是四值中的月令对事情的影响。通过这一系列博弈分析,奇门遁甲盘中事物的变化可以变得更加清晰。

外应与捕捉气数的局限

在传统术数中,外应是事情发生前的征兆,即某些事件或现象的出现提示即将发生的大事。许多术数者利用外应进行判断,成功预测了许多精妙的案例。然而,并不是所有的事情都一定会有外应,即使存在外应,有时也可能因为观察不到或观察不准确而错失先机。这是外应判断的一个重要局限。

气数捕捉器的创新

气数捕捉器的核心原理在于人为创造外应。既然传统的外应有时难以察觉,而具体时间判断又过于复杂,那么我们可以主动构造一套“气数捕捉器”,模拟外应的方式来捕捉气数的转折点。将预测的象意转化为现实中的具象化标志物,通过观察这些标志物的变化,捕捉到气数的转折点。

具体来说,它基于以下几点核心思想:

象意具象化:将奇门遁甲中的用神、象意等元素转化为可感知的实际物品或现象,作为外应标志。

动态感应:通过观察这些标志物的变化(如位置、状态、损毁等),捕捉气数的转折或应验时刻。

间接应期判断:不再直接追求具体的时间点,而是利用标志物的变化来感应气数变化,简化了应期预测的复杂性。

模拟外应:人工创造一套模拟外应的系统,用以弥补传统外应难以察觉的问题。

例如,在预测某件事情的发生时间时,设计一个与用神象意相关的物品(如一杯水或一盏灯),放置在特定的位置。一旦物品状态发生改变(如水被打翻、灯灭),即可判断气数转折点已至,从而得出预测结果。

操作方法:

1.用神转化为物品:根据用神的象意和特性,选择一个可以具体化的物品,将其作为象意的对应代表。

2.放置物品:将这一物品放置于某个特定的位置,让其成为象意的具象化载体。

3.等待应事:观察该物品的状态变化。无论是位置变化、状态改变,还是被损坏等,这些都可以成为气数变化的标志。

通过这种方式,气数捕捉器可以通过人造的外应法则,弥补传统外应的局限性。它不仅简化了时间判断的复杂性,还能以更加直观的方式提示气数的转折点。

气数捕捉器的应用

某日,一名学生因担心将电动车偷偷放在教室充电会被发现,心中忐忑不安,于是起局测教室是否安全,能否继续使用。

起局时间:2023年10月27日18时22分
农历:九月十三,周五
盘式:时家转盘奇门,茅山法,霜降上元阴遁五局

1.当前情况分析:日时同宫,说明此事正在进行中。兑宫主缺损,临死门,显示不利,暗示存在问题。九天之上好扬兵,也主公开、暴露。象征教室的事情已经暴露,可能因财物问题引发纠纷。

2.教室象意分析:取景门为教室,局中为“网盖天牢”,若用于占病占讼,则显示“死罪难逃”。华盖悖师,存在官非的迹象。癸水代表上级领导,目前入墓,尚未显现。一旦破墓,则可能引发事件。

3.时间预测:起局当天为申日,按气数本该应在当天或近期。但由于周末领导不上班,气数的显现可能延后至丑寅时,或者在当天晚上。

综合分析后,我预测11月3-4日可能会有领导来教室视察,引发官非,因此建议学生尽早将财物移走。然而,11月3-4日虽有领导视察,但并未采取进一步行动。最终,在11月6日上午,学生的电动车被保卫处查封,教室门也被锁住。

局中预测的时间点3-4日未完全应验,事件最终发生在6日。这表明:
视察不等于处理:3-4日领导视察,但并未立即采取行动,而是在6日当场抓现行后才做出处理。
气数的不可避免性:正所谓“躲得过初一,躲不过十五”,该来的事情最终还是发生了,只是时间稍有延后。

气数捕捉器的解决方案:

该局暴露的核心问题在于具体时间的偏差。为解决这一问题,可以运用“气数捕捉器”,通过人为构造外应,捕捉气数变化的节点。

具体实施方法:

1.分析局中象意:局中显示“网盖天牢”,癸水为领导,当前入墓。破墓之时,意味着领导显现并采取行动。

2.设计捕捉器:准备一杯水,象征癸水,将其放置在某处。一旦这杯水被打翻(无论是自己失手、他人误触,或故意打翻),即可视为破墓的象征,提示气数变化的时刻已至。

3.结果预判:捕捉器的变化提醒何时气数转折,从而提前采取应对措施,避免突发事件。

通过此案例,我们可以看到,传统术数在时间判断上可能存在偏差,但运用气数捕捉器,可以弥补这一不足。捕捉器通过简单的象意转化,将抽象的气数变化具象化为可观察的外应,帮助我们更准确地判断关键节点,为应对突发事件赢得先机。
从古至今,许多术士都曾使用类似气数捕捉器的方法,通过象意转化与外应捕捉气数变化。以下为一则经典案例,来源于《龙川别志》:徐复,宋朝人,精通卦术。
当时,有个和尚算卦很灵。某衙差曾向和尚问卦,和尚说:“大凶啊,你将犯法被处以死刑。”并且还说:“你今晚回家,会有一位异姓亲戚拜访你,刚坐下不久,门外就会有两马相斗,一匹母马堕胎,生出了一个长有三条腿的小马驹。今晚你回去后,如果所遇到的经历和我刚才所说的一样,那么你就死定了!”

衙差当晚回家后,遭遇了那位和尚所说的一切。次日一早,他就赶紧跑到和尚那儿,询问有没有解灾的方法。

和尚回答:“如果你离家远一些,可能灾祸会轻一些。”衙役辞别和尚后,就去向上司辞职,出门避灾。

哪知乘船时不小心将人撞落水中淹死。衙差本当判处死刑,只因他辞职报告里早已写明此事,上司便将其死罪减缓了。

徐复听说此事,便去拜望这位和尚。和尚对他说:“我的预测术与你相同,不过有些秘法而已。”徐复说:“请告诉我你算那件事时的年月日时吧,让我试。”和尚告诉了他。

徐复回家详细推算了一天,测算结果差不多。只有母马堕胎生出三条腿的小马驹一事,硬是算不出来。徐复将推算过程告诉和尚,和尚说:“你的悟性和技术就只有这么高,不可强求!”

和尚通过象意转化,将抽象的预测语言具象化为现实中的外应标志(如母马堕胎、生三腿小马驹等),通过这些事件捕捉气数的转折点,指导衙役采取行动,从而部分改变其命运。这种方法与气数捕捉器的原理高度一致。气数捕捉器通过将象意具体化为可观察的标志物(如水杯、灯等),动态感知这些物品的状态变化,捕捉气数的转折,而无需追求复杂的时间推算或象意解析的精确性。两者都承认术数的模糊性,但通过外应或捕捉器,将气数的变化直观化,从而为实践决策提供依据。捕捉器的优势在于模拟外应,简化了自然外应难以观察的随机性,同时增强了判断的直观性和实用性,是对传统方法的一种优化和现代化延伸。

在古传奇门遁甲的克应问题上,过去一直是“只传诀不传用法”。尽管这些口诀在市面上广泛流传,但在易学术数的实际判断中,几乎没有人能够真正运用到位。然而,当我们运用第一性原理剖析这些口诀,回归其最基本的本质时,会发现这些口诀的核心原理本质上仍是通过奇门遁甲的基本原理,提前判断出即将发生的外应以及最终的结果。
天芮星值子时:秋冬用吉,春夏用凶。有飞禽战争,西方上火光二人相逐为应。作用后主猫犬疯癞伤人惹官司事,六十日内女人自缢死,秋冬用之当进羽音财产发旺,及妇人喜事吉。
翻译:当天芮星值子时:在秋冬季节,天芮星运行适合用来预测吉事,而在春夏季节则可能带来凶事。出现的外应可能包括有飞禽打斗或战争的情景,在西方看到火光,并且有两人争斗的迹象。使用此时段后,可能引发猫狗发疯或癞病,甚至导致伤人和惹上官司。在六十天内,可能会发生女人自缢的事情。若在秋冬季节使用此预测,则可能带来与飞禽相关的财产增加,家中财运发旺,甚至带来妇女的喜事与吉利。

克应逻辑链分析

时空框架

子时 → 预测的时间基础。

季节分类(秋冬吉、春夏凶) → 气数随季节变化,五行属性影响吉凶。

外应触发

事件征兆:飞禽战争、西方火光、二人相逐 → 外部环境标志气数变化。

这些外应作为预测事件应验的开端或确认。

象意对应

动物行为:猫犬疯癞 → 反映紊乱和不安定状态。

外在结果:伤人、惹官司 → 象意引导具体事件的表现形式。

时间推演

应期限定:六十日内 → 用天芮星与气数变化设定大致时间范围。

确定性:具体时间点无法明确,但事件范围和趋势得以确定。

结果推断

秋冬:气数转好,带来财富与喜事(如妇人喜事)。

春夏:气数不利,引发负面事件(如女人自缢)。

逻辑链汇总

子时 + 季节属性(秋冬/春夏) → 外应事件触发(飞禽战争/火光) → 象意显化(疯癞/伤人) → 时间范围(六十日内) → 具体吉凶结果(财运发旺/妇人喜事或官司纠纷)。
类似于此的其他克应原理皆是仿造这个方法阐述,详情可以自行对照研究,这里并不过多赘述;

天芮星值丑时:有鼓声自西北方至,七日内主龟鳖自林中来,六十日主盗贼官司破财凶。

天芮星值寅时:主瘦妇怀孕至,夏秋主披蓑衣人至,春着皮衣人来为应。作用后如得奇门旺相,六十日内牛入屋进血财,官禄至,子孙兴旺大发。

天芮星值卯时:主女人着色衣送物及贵人骑马坐车来,二犬相咬,牛鸣为应。作用发六十日进东方人财产,犬伤小儿进血产,三年内妇人产难凶。

天芮星值辰时:有东方树倒伤人,鼓乐鸣,女人着红衣至为应。鹊绕屋飞鸣,因贼破财,作用后六十日疯脚人上门赖婚,后生贵子发旺。

天芮星值巳时:有妇人少女同至为应。作用后四十日进绝户人田契,一年因水大发财。

天芮星值午时:有缺唇白衣人至,孕妇过为应。作用后六十日猫咬人,因买卖大发财,得东邻产业大发。

天芮星值未时:有捕猎人至,白衣僧道携茶过为应。作用后七日有鹊绕树鸣噪,一年内动瘟疫,火烧屋落败。

此类克应的预测逻辑与气数捕捉器的原理有相似之处,核心都在于通过外应标志来捕捉气数的变化。例如,通过飞禽战争、西方火光等象意事件判断气数转折点,类似于捕捉器中通过物品状态的变化感知气数变化。这种方法避免了对具体时间的过度追求,而是通过事件征兆和象意的具象化提供判断依据。同时,将季节与五行的变化作为辅助框架,类似于气数捕捉器利用环境和象意动态判断趋势的做法。两者的本质是通过观察现实中的外应,精准把握气数变化的节点,从而为事件的应期和结果提供有效的判断依据。
运用这套理论体系,我们便可以通过这套人为构造的气数捕捉器来精准的判断到底何日何时何点会发生此事,从而迅速的在气数转换后的第一时间知晓并作出决策,以达到抢占先机之效。

2024年12月29日17点20分,我乘坐阳遁一局的航班,从俄罗斯叶卡捷琳堡(Екатеринбург)飞往圣彼得堡(Санкт-Петербург)。订购机票当日,我看到新闻报道两起飞机事故:一是哈萨克斯坦坠毁的一架客机因俄罗斯地面射击受损失事;二是一架韩国客机在降落时冲出跑道,与机场围栏发生碰撞并起火,已造成179人死亡。新闻弹出时,我感到不安,便运用奇门遁甲进行预测,并将分析结果分享给易友以供探讨。
易友的观点:九天为航线,开门为飞机,开门门迫,断飞机存在问题,建议我换乘其他航班。
我的分析:此局大局伏吟,伏吟局往往意味着延误拖沓之象。因此,我判断航班必定会有延误。但年命和时干同时临值符,值符为保护伞,具有化解凶险的作用。因此,我认为虽然航班可能延误,但整体问题不大,安全无虞。

当地时间17:20至20:20是计划的飞行时间。为了应对伏吟可能带来的延误风险,我选择直接打车前往机场。司机是来自塔吉克斯坦的一位信徒,他在路上让我等待五分钟,跑去祈祷。过了一会儿,他回来后超速行驶了一段时间,这让我有些担心,但最终安全抵达了机场。到了机场后,由于一些特殊原因,飞机延迟了至少一个小时。我开始判断具体的起飞时间。根据酉时临杜门的象意,我判断酉时无法起飞,需要等到戌时气数转动、驿马行动、伏吟气场破开后才能起飞。最终,飞机在18:43左右开始冲出跑道上空,距离戌时整点还有一刻钟。这体现了气场的提前来临。在气数转换时,气场通常会出现一些不稳定,因此起飞时间稍有误差是正常现象。由于飞行时间的延迟,我对最终的降落时间无法确定。加之飞机上没有互联网,我临时设计了一套简单的气数捕捉装置,用于判断具体的降落时间。

我判断飞机既然按照驿马起飞,乾宫主飞机,临驿马起飞,那么对宫一定是驿马真正降落的时间,且九地加休门也有飞机降落休息的象意。因此,在飞机上,我随意观察身边的物品,当时正戴着耳机听歌。我本想以对宫的象意来判断,比如休门主舒缓,天辅象征具有教育意义的歌曲,辛代表革命,九地象征历史悠久。于是我预测,当我听到此类歌曲时,便是飞机降落之时。但我想了想,休门也有“休息”的含义,我未必一直听歌,可能听一会儿就会开始休息。此外,手机里这种革命经典老歌有很多,发生这种现象的概率太大,难以作为判断降落时间的具体标准。于是,我进一步思考:天辅代表书籍,也象征纸张。我随手折了一张纸,将其放置在座位旁边的小孔里。巽为风,九地为地面,两个辛金代表错误。当驿马冲到对宫时,纸张必然因为风或其他原因两次掉落到地上。我判断,一旦这种现象发生,飞机必然落地。随后,我听了一会儿歌,便停下来选择休息。期间,我注意到前方有一本俄文版的旅游书籍,便拿过来翻阅。飞机进入目标城市后,我看到地面上的城市灯火,但纸张始终没有动静。我以为下机后这张纸也不会有任何反应,于是没有再关注。
然而,到了19:33,飞机突然开始降落到地面。我拿着书的手不由自主地抖了一下,碰到纸张,使其弹到地上。我下意识地捡起纸张并将其放回小孔里。由于纸张没有被固定住,又一次被弹到地上。当我第二次捡起纸张时,飞机已经沿着地面滑行了一段距离。此刻,我才恍然大悟,感受到易理的玄妙。

在大量查阅历史判断记录和古往今来的名家术数案例之后,我提炼出一个重要的思想指导:气数的显现并不一定要具体化到某个时间或地点。如果过于执着于这些卦象的精确性,可能会让自己陷入局限。并不是所有的案例都能明确显示出具体的时间和地点,很多时候,气数会以其他方面的现象显现。因此,象意的外应化预测显得尤为重要。只要在局中能够提前判断出这些外应,就可以据此判断即将发生的事情。如果局中的信息过于明显或过于分散,我们可以人为制造一套与之配套的外应判断装置,利用气数捕捉器捕捉气数的变化节点。通过这种方式,我们可以准确判断出何时气数来临、何时换气、何时离开、何时存在,甚至何时消退或灭亡。如此一来,就能够精准把握先机,并据此做出有效决策,从而达到抢占先机的目的。


注释

1.奇门遁甲:中国古代术数学的一种,主要用于占卜和预测吉凶,其理论核心包括阴阳五行、天干地支、九宫等。

2.地支周期性:地支与天干结合形成六十甲子,地支每数十二出现循环性循环,具有固定的循环周期性。

3.伏吟局:奇门遁甲中一种格局,指天盘与地盘相同,象征事情拖延或反复。

4.用神法:奇门遁甲中的重要判断方法,以某个“用神”为核心,根据其位置与周围元素的生克制化来推测事情的性质与发展。

5.外应:易学术数中常用概念,指事情发生前的征兆,通常以外部环境的标志性变化为依据。

6.气数捕捉器:本文作者提出的创新方法,通过人为设置标志物,监测气数转折的时刻,弥补传统外应观察的不足。

参考文献

1.张志春. 神奇之门. 花山文艺出版社出版, 1999.

2.幺学声. 奇门遁甲现代应用技术. 吉林文史出版社, 2011.

3.【清】朱浩文. 奇门旨归. 清代古籍

4.苏辙. 龙川别志. 北宋笔记体文集,记述社会、政治、人物及风物轶闻。

5.笛卡尔. 第一性原理文选. 北京:商务印书馆, 1986.

6.刘基. 奇门遁甲秘笈. 原著, 清代手抄本,后期整理本出版于广州:花城出版社, 1995.


推荐

  • QQ空间

  • 新浪微博

  • 人人网

  • 豆瓣

微信图片_20230523202222.jpg

0003.jpg


收起

取消
  • 首页
  • 游学
  • 咨询
  • 道场
  • 电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