赤马红羊对谁不利

赤马红羊劫:从历史传说到现实提醒
什么是“赤马红羊劫”?
“赤马红羊劫”是中国古代谶纬与术数文化中的说法,特指干支纪年中的丙午年(马年)和丁未年(羊年)。这两个年份因五行属性与生肖对应得名:天干中的丙、丁属火(色赤),地支中的午属马、未属羊,合称“赤马”“红羊”。
这一概念最早可追溯至北宋道教学者张继先对“赤马红羊之厄”的警示,南宋学者柴望在《丙丁龟鉴》中系统梳理了自公元前255年至公元947年间,丙午、丁未年份发生的战乱、灾荒等重大事件,进一步强化了其“多灾之年”的文化印象。近代常将1906(丙午)、1907(丁未)、1966(丙午)等年份与之关联,但需明确:它本质是传统文化中的风险隐喻,而非科学定律。
哪些年份属于“赤马红羊”?
干支纪年每60年循环一次,丙午与丁未每隔60年出现一对。近代对应的典型年份为:
第一轮:1906年(丙午)、1907年(丁未)
第二轮:1966年(丙午)、1967年(丁未)
下一轮:2026年(丙午)、2027年(丁未)
其中,丙午年因火势旺盛常称“赤马”,丁未年除火外还带土性(未为土),部分说法称“火土并旺”。
传统视角中“不利”的具体指向
五行层面的推演
丙午、丁未年的核心五行特征是“火旺”(丙、丁为火),丁未年还叠加土性(未为土)。传统术数由此延伸出以下关联:
火旺克金:与“金”相关的事物(如金属行业、金融秩序、规则规范、精密技术等)可能面临波动或合规压力;
火生土、土耗水:与“水”相关的事物(如流动性资源、贸易流通、跨境合作等)可能受到牵制;
情绪与健康:火性主躁动,民俗认为此类年份易出现焦虑、失眠、人际冲突增多等情况,需注意情绪调节。
需说明的是,这些推演属于传统文化的话语体系,用于“风险提醒”,并非客观因果。
(二)生肖层面的民俗提示
除五行外,民俗还结合生肖关系,指出以下人群在丙午、丁未年可能更需谨慎:
属鼠(子):2026丙午年“子午相冲”(鼠与马相冲),2027丁未年“子未相害”(鼠与羊相害),传统提示事业变动、人际口舌增多,建议稳中决策、避免冲动。
属马(午):2026年为马年,也是属马的本命年(值太岁),火旺叠加易情绪焦躁、决策风险上升,宜收敛锋芒、减少冒进。但物极必反,极致的火也可能反旺,带来好运。
属羊(未):2027年为羊年,属羊的本命年(值太岁),事务繁杂与身心压力可能增大,需注意作息规律、稳住生活节奏。
属猴(申)、属鸡(酉):在“金火相战”的语境下(猴、鸡属金),易在技术合规、声誉口碑等方面承压,建议重视规则与风控。
属龙(辰)、属狗(戌):丁未年“比肩争财”(群体竞争)、丙午年“火局助势”等说法较多,需规避无谓纷争,谨慎处理合同与财务边界。
此外,五行忌火或体质偏热者(如易上火、失眠、情绪急躁)可能对“火旺之年”感受更明显,需重点关注情绪与健康管理。
四、如何理性看待与应对?
“赤马红羊劫”更多是传统文化中对特定年份潜在风险的隐喻,实际影响因人而异。若想平稳度过,可参考以下实用建议:
决策与财务:控制杠杆率,预留6-12个月应急资金;重要投资或合同设置“冷静期”与退出条款,分散风险。
工作与生活:关键节点(如谈判、项目交付)避开个人情绪高压期,建立“二次确认”与复盘机制。
健康与情绪:规律作息,减少辛辣酒精摄入,通过运动或冥想缓解焦虑;关注睡眠质量。
信息与安全:多渠道核实信息,避免被情绪化内容误导;参与大型活动时做好安全预案与保险配置。
最终,“赤马红羊劫”承载的是古人对自然与社会的观察智慧,我们不妨将其视为一种“风险提醒”,结合自身实际情况灵活应对,而非被动接受某种宿命结论。
推荐
-
-
QQ空间
-
新浪微博
-
人人网
-
豆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