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称骨算命 称骨算命准吗

20.png

称骨算命,作为一种古老的民间命理预测方法,至今仍吸引着不少人的好奇与关注。那么,什么是称骨算命?它的预测结果准确吗?我们又该如何看待它呢?

什么是称骨算命

称骨算命,又称“秤骨法”,是一种源自唐代的命理预测方法,相传由著名星象家袁天罡所创。这种方法通过计算一个人农历出生年、月、日、时对应的特定“骨重”数值,并将这些数值相加得到总骨重,再对照“称骨歌”来推测其一生的吉凶祸福、荣辱盛衰。

具体来说,计算骨重时,每年的重量由天干地支决定,例如甲子年骨重为一两二钱,丙子年骨重为一两六钱;月份重量从正月(0.6两)到腊月(0.5两)各不相同;日期重量从初一到三十也有不同数值;时辰重量也从子时(1.6两)到亥时(0.6两)各有差异。将年、月、日、时的骨重相加,便得到总骨重。称骨算命将命运分为五十一种类型,总骨重最低为二两一钱,最高为七两二钱。

称骨算命背后的命理观与文化渊源

称骨算命体现了中国传统命理学中“骨重命重”的观念,即认为骨重越重,命运越好;骨重越轻,命运越坎坷。这种说法与中国古代盛行的相术文化一脉相承。

在古代社会,面相、骨相等相术曾广泛流行。清代甚至存在通过面相选拔举子的潜规则,有“同田贯日、身甲气由”八字标准,根据不同脸型决定是否中选。骨相学在历史上也曾流行一时,认为头盖骨的形状可以反映一个人的心理特性和命运走向。

称骨算命正是这种相术文化的简化版,它将复杂的命理预测转化为简单的数字相加,使普通人也能轻松掌握,因而在民间广为流传。

称骨算命准吗

从科学角度看,称骨算命缺乏科学依据,其准确性值得商榷。现代科学认为,人的命运受到遗传、环境、教育、个人选择等多方面因素影响,不可能仅由出生时间决定。

事实上,称骨算命将命运简单分为五十一种类型,而现实中每个人的生活经历千差万别,这种分类显然过于粗略。有观点指出,骨重轻但事业生活成功的人并不少见。也有观点认为,骨重计算将命运与出生时间简单关联,其推演方式本身较为笼统,对命运的考察并不细致。

为什么有人觉得算命“准”

尽管称骨算命缺乏科学依据,但为什么有些人会觉得它“准”呢?这主要可以从心理学角度解释。

安慰剂效应:当人们处于不确定和焦虑状态时,算命结果可以提供心理安慰,减少对未来的恐惧感。正如张颂文在《在心里点灯的人》中描述的算命先生盲佬,他并非真有超能力,而是懂得人们渴望被肯定的心理需求,通过积极预言给予人们信心和希望。

巴纳姆效应:算命结果通常使用模糊、普遍适用的语言,描述一些大多数人都会经历的情况(如“早年会遇到困难,但中晚年会顺利”),求算者很容易将这些描述与自己的经历对号入座。

确认偏误:人们往往会记住符合自己期望或算命的预测的信息,而忽略不准确的部分。

理性看待称骨算命

在信息时代,我们应当如何理性看待称骨算命这类传统命理方法呢?

称骨算命作为传统文化的一部分,可以视为一种文化现象来了解,但不必过于认真对待。与其依赖算命预测未来,不如相信个人的努力和选择对命运的影响。正如林肯所说,人有两个面相,一个是先天的,一个是后天的,40岁以后,每个人都要对自己的相貌负责。

当我们面临人生抉择时,可以多方听取意见,基于现实情况做决定,而非依赖算命结果。如果对命运感到困惑,可以学习科学知识,或寻求专业心理咨询师的帮助,而非求助算命。

结语

称骨算命作为一种古老的民间预测方法,反映了人们对把握命运的好奇与渴望。然而,在当今社会,我们应当以理性、科学的态度看待它,既尊重传统文化,又不过度迷信。真正的命运掌握在自己手中,靠的是智慧、努力和积极的生活态度,而非简单的骨重数值。毕竟,充满未知的未来,正是人生的魅力所在,值得我们用真实的努力去探索和创造。

0

推荐

  • QQ空间

  • 新浪微博

  • 人人网

  • 豆瓣

微信图片_20230523202222.jpg

0003.jpg


收起

取消
  • 首页
  • 游学
  • 咨询
  • 道场
  • 电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