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传统文化教育之二十四节气——白露
露凝 · 云散
白露,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15个节气,秋季第3个节气,干支历申月的结束与酉月的起始。斗指癸;太阳达黄经165度;于公历9月7-9日交节。当太阳到达黄经165度时即为白露 。它是干支历申月的结束和酉月的开始,标志着孟秋时节的结束和仲秋时节的开始 。
寒生露凝
二十四节气
气候特点
白露是全年昼夜温差最大的节气,各地昼夜温差可达8℃-16℃。此时夏季风逐渐被冬季风代替,冷空气分批南下,带来降温,且秋风在带来降温的同时,把空气中的水分也吹干了,呈现出风干物燥的“秋燥”特点。
物候现象
中国古人根据对大自然的观察,将白露分为三候:“一候鸿雁来,二候玄鸟归,三候群鸟养羞。”意思是说这个节气,鸿雁与燕子等候鸟南飞避寒,百鸟开始贮存干果粮食以备过冬。白露时节,早秋农作物逐渐成熟,进入适时采收晾晒入仓的阶段;老话劝训“早秋作物普遍收,割运打轧莫懈怠”,否则就会有“抢秋抢秋,不抢就丢”的风险;所以,白露时节,在进行秋菜管理的同时,还需及时关注早秋农作物的成熟程度,适时将成熟的农作物采收回家晾晒归仓。
民间习俗
主要有收清露、饮白露茶、吃番薯、祭禹王、吃龙眼、食十样白等习俗。例如,江苏和浙江一带有喝白露茶、酿白露米酒的习俗;福建福州等地的人们认为在白露这一天吃龙眼有大补身体的奇效。
农事活动
白露是收获的季节,收获与播种并举。东北平原丰收谷子、大豆、高粱,西北、东北开始冬小麦播种,黄淮、江淮及南方晚稻已扬花。同时,要采取相应的农技措施,减轻或避免秋雨危害,注意防治稻瘟病、菌核病等病害。
推荐
-
-
QQ空间
-
新浪微博
-
人人网
-
豆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