命理学九大经典古籍,成为命理高手的“必修课”
《李虚中命书》首推第一部命理学著作为《李虚中命书》。李虚中,字常容,魏侍中李冲八世孙。贞元十一年进士及第,试书判入等,补秘书正字,后授监察御史,迁殿中侍御史。李虚中病逝后,韩愈为作墓志铭,见于《昌黎文集》,足可见李虚中于当世时所受尊重。
《李虚中命书》共三卷初收录在《永乐大典》中,后收录在《四库全书·子部·术数类》。全书以赋文加注解的形式,细论六十甲子纳音到神煞。后世传星命之学者,皆以虚中为祖。
《三命通会·论年月日时》载:“唐李虚中独以日干为主,却以年月时合看生克制化,旺相休囚,取立格局。此发前贤所未发,故今术家宗之。”
《渊海子平·论日为主》:“予尝观唐书所载,有李虚中者,取人所生年月日时干支生克,论命之贵贱寿夭之说,已详之矣!”
这两部典籍明确的记载八字术是源于李虚中,所以欲学命理之术,不可不明《李虚中命书》。
《五行精纪》
《五行精纪》于南宋庆元丙辰年成书,为廖中所著。全书共三十四卷,以考据校勘为基础,系统梳理古代五行学说与禄命推演体系,涵盖干支、纳音、神煞等命理要素。
内容上承汉唐五行理论,下启明清命理术数发展,探讨五行常变规律与人事关联,涉及疾病、寿夭、婚育等世俗议题,结合案例解析阐述命理与天地五行关系。
可以说《五行精纪》是一部承上启下的著作,在研究唐、宋之际的禄命术与明、清时期的子平术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渊海子平》
《渊海子平》是由南宋徐大升的《渊源》和《渊海》合成,《渊源》已现世,《渊海》未见。
《渊海子平》版本甚多,目前所知最早的是明嘉靖二十七年杨淙所编(未见)。明万历二十八年钦天监李钦增补六卷本。明崇祯七年(1634)唐锦池重编《渊海子平》五卷本。
《渊海子平》是八字命理学的宗祖之作,也是八字算命术必习的经典名著。在《渊海子平》之前的算命法我们一般称为禄命术,由《渊海》形成转折,才有了今日之八字算命术。
所以,为纪念徐子平先师,也为了区别于禄命术,我们将现在的八字算命术也叫“子平术”。
《三命通会》
《三命通会》作者是明代进士万民英。该书汇集各家言论,十分简明扼要,后世研究命理的,把这本书看作命理学总汇。
《三命通会》在子平命理学的历史上拥有非常高的官方地位,明代命理学鼎盛时期,以万民英的《三命通会》影响最大,几乎家家都有此书。清朝编修的《四库全书》将其收录,并给予了高度的评价。称其为达到了理论的高峰。
此书共十二卷,前九卷分列了十天干,每天干以日为主,以月为核心时为辅,定人吉凶。后三卷记载了,大量的平古歌赋极具实际操作指导意义。该书在历史上拥有非常高的地位,是中国传统命理学习者不可不看的一本书。
《神峰通考命理正宗》
《神峰通考》成书于明万历十七年己丑当年或稍后一点,张楠(张神峰)著。
原名《神峰张先生通考命理正宗辟谬大全》作者张楠是中医郎中,细究和研用子平命学四十余年,此书是他晚年七十多岁时才写的,可以说是积几十年实战经验心血结晶。
神峰通考一书在结构体系上继承了《渊海子平》的传统子平论命体系,同时作者也结合自己的经验心得,立有动静说、盖头说、六亲说、病药说、雕枯旺弱损益长生八法说、人命见验说等,而且作者用非常直白的语言对许多子平经典古歌赋进行了注解,令当今学者研读起来非常容易理解,是学习传统子平不可多得的佳作。
《神峰通考》在命理学术界中地位非常之高,可以说它是,研究八字算命者必看的命理古籍资料。
《命理约言》
《命理约言》是清代陈素庵所著的命理学典籍,成书于清初,共四卷。全书系统梳理传统命理学理论,分卷涵盖格局、用神、六亲等核心内容,结构上以“法”、“赋”、“论”、“杂论”四部分展开,兼具方法论与基础理论解析。书中收录赋文二十篇,并附录张神峰《辟五行诸谬论》等篇章,强调命理分析需结合月令寒暖、日主强弱等动态因素。
关于陈素庵之大材,想必只有看过的人才会有所了解。他另一本著作为《滴天髓辑要》,也是不可多得的好书。
《滴天髓》
《滴天髓》托名为宋代的京图所作。原著以七言诗为主的形式阐述了八字算命的理论和思路,内容包括天干、地支、体用、衰旺、中和、源流、通关、刚柔、顺逆、寒暖、燥湿、隐显和众寡等众多篇章。原文仅三千余字,故而其内容无比玄妙。
后传说,明初刘基为它做了注释。清朝道光三年,刘注的《滴天髓》被录入《百二汉镜斋秘书四种》并予以出版。大概在同一时期,民间术士任铁樵重新为《滴天髓》做了注解,并附录了大量实际命例,其观点多与刘基相悖。任注《滴天髓》自成体系,且通俗易懂,在民间流传较广。
《滴天髓》一书过于经典,故而后世之人纷纷作注编辑,以致版本众多,如《滴天髓阐微》、《滴天髓征义》、《滴天髓真解》、《滴天髓辑要》、《命理须知滴天髓》等,学者宜自行辨别。
《子平真诠》
《子平真诠》即明末《耕寸集》命理笔记,原著者不详,成书经历复杂,历经二三百年,于清光绪二十一年乙未年刊行于世。
已知传书者:沈孝瞻、胡焜、章君安、张星斋、娄秉衡、赵展如、李星科。几经周折终于将沈孝瞻原始传抄的《子平真诠》面世,并署“沈孝瞻”之名相传至今。
《子平真诠》是传统子平命理学书籍中,内容较少,但是理论精辟,论述恰到好处的著作。被众多命理学者奉为珍宝
《穷通宝鉴》
《穷通宝鉴》据说是江湖人士压箱底的秘本,然而数百年间由于江湖人士传抄错误甚多,最后该书由清代的余春台将江湖旧籍《栏江网》加以整理、归纳而成。
《穷通宝鉴》是诸多命理著作中,最易懂的一部古籍,更重要的是,它首次提出“调候”这一独特的论命方法。
虽然书中有诸多漏弊之处,但单凭它独创的“调候”一法,就足以在命理学古籍中占据一席之地。
推荐
-
-
QQ空间
-
新浪微博
-
人人网
-
豆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