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弱”之人,才是真正的大后期人格
身弱,不是软弱,更不是身体虚弱。
它是一个命理学术语,是一种阴阳状态,和身强互为对照,本无高下之分。
那么,所谓「身弱」,究竟弱在哪里?
其实,「身弱」的本质,就是生助能量弱——就像一个人失去了保护罩,对外界信息毫无筛选能力。
别人的一句话、网络上的一个负面新闻、甚至一段回忆......都能轻易进入你的内心,引发情绪波动、反复思虑。
人间纷扰,本就泥沙俱下。
没有屏障的后果是,负能量不加筛选地一股脑涌来,大脑长期超负荷运转,这无疑是沉重的负担。
就像一台开了太多后台程序的手机:电量掉的飞快~
所以,身弱的人,并不是能量不足,只是消耗得太快。
但别急,这种“弱”中,也藏着天赋。
正因为没有屏障,更敏感,你更容易觉察自己真实的喜恶。
只要愿意静下来、花点时间去感受,身弱反而比身强的人更早看清自己该走向哪里、该珍惜什么、该放下什么。
所以身弱之人真正的课题,不是“变强”,而是:
「有意识隔绝负面信息,不再喂养心魔。充分吸收正面能量,滋养出稳定内核。」
心定了,风水就转了。届时,自有根柢,任尔东西南北风。
那落到实处,又该如何操作呢?以下就是可供参考的一些「可实操」的心诀。
01
物理隔绝所有让自己陷入内耗的人事物。
这句话比较绝对,但是,鉴于身弱之人,时常难以分清「精神内耗」与「正常反思」,所以干脆一刀切。
一旦察觉自己陷入纠结痛苦,哪怕引发这种负面情绪的是父母,也先远离。
「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这不是冷漠,而是自救。
02
补印,增强底气与安全感。
身弱通常都是「生我同我」的力量弱,而「生我」的能量又称为「印」,能带来底气和安全感。
很多「网络大师」会把补印等同于考学、考证,但这无异于刻舟求剑。
安全感,生发自不可替代的价值、稳定的技能、强大的内核。
简单来说,就三个字,「向内求」。
所以,把「印」和各种「证书」划上等号,实在是舍本逐末。如果有人听信于此,在考学考证中焦虑更甚,那,唯有一声叹息。
03
校准发心。身弱之人,要发宏愿。
千万不要把身外之物,如钱财、虚名作为追求和目的,这些是纷扰俗世灌输进来的观念。
静下来,听听内心的声音。去做真正想做的事情。
为热爱和意义做事,过程本身就是滋养(补印);为外物和虚名做事,过程本身就是消耗(泄身)。
而发宏愿,是给自己一个强大的「为什么」,从而抵消执行中的琐碎与消耗。
04
养好自己。
现在人人都爱将「把自己重新养一遍」挂在嘴边,此话不假,但绝不是迎合消费主义。
养自己,应当是润泽内心。由内,去学想学的;而外,营造舒适的生活环境。
毕竟,好坏两种影响,都会在身弱之人身上放大。所以,要向好的能量靠拢,走入正向循环。
05
适当运动。
运动,当然会有一些枯燥,也不那么容易坚持。所以最开始,选择最感兴趣的、能让自己动起来的活动。
运动久了,你会发现,能逐步掌控四肢、躯干,每个身体部位。
一旦感受到这种自我掌控,定然能更有自信去掌控人生。
关于运动,还有老生常谈的有益健康,这里不做展开。
06
不要过度共情。
身弱之人要避免情绪频繁波动,恐伤肾、优伤肺、怒伤肝。
短视频里刷到引起负面情绪的内容,全都点「不感兴趣」。没有屏障的人,要保护好自己。
「可以换位思考,不要换位共情。」
07
避谶避旧。
所谓避谶,就是不要将负面的话语挂在嘴边,诸如「忙死了、累死了、烦死了、我太难了......」
语言即能量,能量转化成实相,所谓「一语成谶」便是如此。
不要让嘴巴里吐出一串串咒语,将自己困于牢笼。最好的风水,是积极的语言。
所谓避旧,就是不要抱残守缺。丢掉旧的物品,也丢掉过去所有的心理阴影。过去的已经过去,辞旧方能迎新。
08
习静,有意识地练习「静」的功夫。
对于身弱之人,因为信息过载,大脑常年“多线程作业”,内心时常纷乱如麻。
因此,习「静」的功夫至关重要。
「习静」并非什么都不想,而是让注意力从纷杂的外界和思绪中抽离,安住于当下。
可以是正念冥想、观察呼吸、专注地泡一壶茶、静静地散步。
这相当于主动为手机“清理内存、重启系统”。
每天哪怕只有10-15分钟,都能有效降低内心的噪音,恢复清明,这是最根本的“建立屏障”的训练。
总的来说,身弱的人并不是弱者,反而是大后期人格。
纵然前期比较辛苦,需要处处维护自己的能量。
但一旦通过上述方法完成了“内核建设”,建立了强大的屏障,找到了清晰的主线。
那些曾经困扰他们的敏感、共情、思虑重......
都会转化为巨大的优势——深刻的洞察力、极高的共情理解力(而非共情消耗)、强大的预判能力和风险规避能力。
「身弱不担财」、「身弱应该佛系躺平」、「身弱的人不能那么拼」、「身弱的人没能量」......
诸如此类的论断,从此抛诸脑后,真正的易理智慧,不会把人引向自怨自艾的泥潭。
推荐
-
-
QQ空间
-
新浪微博
-
人人网
-
豆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