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家修行“三不”原则曝光!真正的高手从不做的3件事,很多人第一条就败了
道家修真秉持“三不”原则,即不讲普度众生、不讲分散精力、不敢妄自越位,这些原则蕴含了中华文明深厚的智慧。
道家明了生命万物皆有道性,道性即自然和合本真之性,而每一生命道性不同,使得不同生命历程和结果显著不同。
因此,道家不讲人人皆可成道,只讲扶正祛邪,顺应自然规律,使生命各归本位,实现长治久安、自然循环生生不息之道。
道家“三不”原则不仅体现了对生命万物的深刻理解,也揭示了修真过程中的关键要点。
不讲普度众生,是因为在人性的泥潭里难以普度,道家更注重真实关爱众生,通过扶正祛邪来辅助外界正能量。
不讲分散精力,是因为道家明白自己有限能量需集中使用,耐住寂寞,永远和自己人一起做自己事,以小成大,以“内容”铸“平台”。
不敢妄自越位,是因为道家清楚自己擅长什么,不擅长什么,并明白人性难以自持、邪性滋生的真相,所以取长避短,及时隐退。
以做人品德对道家“三不”进行深刻阐解,可以得出“不贪、不奸、不怕”的品德要求。
不贪指的是不贪财、色、美食等物欲,也包括不贪功、不贪学等精神追求。不奸指的是不虚言、不妄言,不违背真理,不断人根性。不怕指的是正义凛然,不畏邪气,敢于担当,同时又识大体、顾大局,圆润和谐。
道家“三不”原则注定了道家文化整体传播不可能热闹喧哗,而是需要静心体悟。
在历史发展的进程中,道教弟子应自觉承担起使命,将修真原理、方法及技巧与“三不”原则深度融合。与同道中人,携手并进,共同致力于实现更高层次的使命。
具体而言,这要求道教弟子明确主张,以道教文化弘扬为核心,打造具有独特品牌价值的养生与教育事业。这些事业应以修真之道为根基,学以致用,不仅关注个人的修身养性,更致力于家庭的和谐、国家的安定乃至天下的太平。通过这一系列的实践,道家弟子得以替天行道,圆满完成其在人间的使命。
道家“三不”原则是修真过程中的重要指导,它要求修真者保持心性独立安静,智慧通达,同时承担社会责任。
通过明确信仰、勤勉修炼,修真者可以具足能量,扶正祛邪,实现生命价值。在这个过程中,修真者应始终坚守“不贪、不奸、不怕”的品德要求,以圆润和谐、方正有序的人格特征与心性品德来面对世间的纷扰与挑战。
推荐
-
-
QQ空间
-
新浪微博
-
人人网
-
豆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