寺庙门口的石狮子能起到什么作用?
狮子在中国文化中的地位狮子这种动物本来不是中国本土的,而是从古印度和中亚传过来的。传说中,狮子是百兽之王,象征着力量和威严。所以,中国古人认为狮说到寺庙里的石狮子,很多人都会觉得它们看起来威风凛凛、气势十足,但到底它们有啥寓意呢?其实,石狮子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有着非常重要的象征意义,不仅仅是装饰品。
石狮子最基本的寓意就是保护神。放置在寺庙门口的石狮子,被认为是守护寺庙的神兽,可以驱赶邪恶的力量,保护寺庙和信徒的安全。特别是在古代,人们非常相信这些神兽的保护作用,所以每个寺庙的入口几乎都少不了它们。
1
春天养生方法
石雕狮子放在大门口有什么寓意呢?以下是五个主要原因:
辟邪纳吉:狮子在古人眼中是驱邪的瑞兽,早在汉代就被用来守护墓葬。
预卜灾害:传说中,狮子有预卜灾害的灵力。如果遇到洪水、地震等自然灾害,石狮子的眼睛会变成红色或流血,人们可以据此提前避难。
彰显权贵:宫殿、王府、衙署、宅邸等处的门狮,往往都气宇轩昂,显示出主人的权势和尊贵。如北京天安门前的石狮子,体现了皇权至尊、神圣不可侵犯的意味。
艺术装饰:门狮的造型多变,工艺精美,是出色的艺术品。明清以后多在雄狮爪下踏一个“绣球”,雌狮脚下踩一个幼狮,不仅美观,还体现了人们祈望太平祥和的美好心愿。
招财之意:银行门前都安放着一对狮子,而且两只狮子表情各异:一只凶狠地张着大嘴,一只安详地闭着嘴巴。银行前面的狮子嘴巴一张一闭,张是招财,闭是守财,钱财只吃不吐的意思。
石狮文化的发源
若要说起这件事,还得将时间回溯到“张骞通西域”的那个时期。在东汉年间,张骞为了打通河西走廊,花费了漫长的时间出使西域各个国家,促使这些国家与中央王朝构建起了联系 。
据《后汉书》所记:
这里面提及的“师子”,便是我们平常所说的“狮子”。实际上,在当时,月氏国为答谢东汉曾助力其打败敌国莎车,先后两次派人前往汉朝进献狮子。安息国察觉到汉朝皇帝对这种动物颇为喜爱,便也赶忙派人送来。
当中国人初次见到狮子时,就被它的威武雄壮深深吸引。由于听说狮子能够“捕食虎豹”,是热带草原上当之无愧的王者,于是有艺术家为它塑造形象,将其放置在宫殿门前或者屋脊之上,当作镇宅辟邪的神兽。
推荐
-
-
QQ空间
-
新浪微博
-
人人网
-
豆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