乘凉札记之四 | 明白了也无意义
现如今想来,总是从自以为明白,逐步走进不怎么明白。再从不明白,走进也许是明白了,但是明白不明白也没有多大意义的年纪里。
面对着一堂塑像,不知道他们代表着怎样的艺术作为或是宗教缘由。如果你不想重回旧路去思考它们,观赏它们,就像得了目盲症。丈量的卡尺只要不被修改,最终还是要落入一个需要世俗认同的阈值里。
这个阈值是可以增值的,那需要拓展思域。这个形同风景的思域应该早就存在,只是我们没有想到或走到那里。当然这种拓展不是按照罗素悖论推演出来的,因为逻辑一旦成为地狱,罗素悖论会是魔鬼。
二元世界终究很难调和或者主动消减。一面是知无不言,一面是沉默是金。一面是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一面是顺我者昌逆我者亡。一面是瘦死的骆驼比马大,一面是掉了毛的凤凰不如鸡。一面是浪子回头金不换,一面是狗改不了吃屎。一面是明人不做暗事,一面是兵不厌诈……各说各话,各有各的理由。人们犹豫不决,在这个习惯了非此即彼的世界里彷徨。
想起一次聚会,同学们异口同声地说,大家好才是真的好。这句话表面上看没有毛病,甚至你无力反驳。就像寺庙里每个神位上的大慈悲,都是为大家好的大善家,你不上点儿香火,似乎是个不可饶恕的罪过。
但必须说清楚的是,大家好才是真的好这句话,可能忽略了个体的独特需求和价值观,忽视了个体差异和每个人的幸福标准。不可避免地夹带着集体主义的潜在压迫,又不能排除集体利益可能被少数人操控,导致多数人的利益受损。同时没有认识到现实的复杂性和资源量,也忽视了评估道德绑架的风险,忽视了竞争与进步的差异性。
人们都会不约而同地想到关于宏大叙事,提到人性化,提到意义和梦想。数十年来,解构主义者声称宏大叙事破产了,这显然不能服众。人们需要制造各种理想或神话,以便赋予生活长远甚至永远的意义和理由。不管那些宏大理想是否真的值得追求,都足以构成生活的借口。但是人性化始终被人诟病,因为从人心里走了一遭,很多事都会变形走样。
认清本质就能把握规律?你看见的本质可能只是被忽略或者掩盖的现象。所谓的规律非常日常,像早不买猪肉、晚不买豆腐一样粗糙,规律终究只是短居人间保留清醒的一种简单方式。
其实,思来想去地探讨这些问题没有意义。“快餐”当前,概不需要深刻思考。各种搜索引擎里都有定制答案,集体失智也就能够理解。再加上失重状态下的文化趣味,让意义变成泡影。.
挺好。反正每次行走都会有相遇,每场相遇都是应得的报应。
推荐
-
-
QQ空间
-
新浪微博
-
人人网
-
豆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