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气即有神,无气便无神,论道家内丹丹法要义!
1
从人的生命现象来看,后天的识神和更为重要的真意明神,其实都是源于先天的气息,而神本身则是空无一物的。
有气就有神,无气则无神。比如说灯火,气指的是油脂,而神是光亮。在先天状态下,是气先存在,随后才产生神。
然而在后天,先天气依然是生命的根本,但神灵的力量能够影响这一根本。换句话说,神的举动不仅能够引起先天气的消散,从而导致生命的危机和夭折,也能促使先天气的稳固、聚集和增强,使生命得以再生和永续。因此,修道者所追求的正是后者。
由此我们可以清楚地了解到,后天的心神虽然自身并没有任何东西,但在内丹修炼中,它却能够引导先天元气的到来。这种通过心神来吸引气的关系,类似于月亮和太阳的关系,后天的心神就像月球,作为一个自身不发光的太阴体。
正是因为月球的特性,它能够反射太阳的光芒,并随着光照面积的变化,呈现出周期性的盈亏变化。每个月的农历初一,月球被照亮的部分较少,便形成了弯月或月牙的形状。此时,月亮通常出现在晚上的西方。
根据天干五行的排列,庚辛代表西方,因此称之为“庚方月现”。这个词用来比喻内丹修炼,当心神达到极度宁静的无极状态时,丹田会稍微产生先天元气的初步波动。随着心神不断保持平静,先天元气逐渐增强生发,这就像农历十五、十六的夜晚,月亮又大又圆,明亮照耀。
这种圆满明亮的月亮状态代表了阴阳的完美结合,也意味着神与气的彻底交融。因此称之为“西南得朋”。“西南”在后天八卦中对应的阴坤之位,在人体上对应腹部,象征着下丹田。“朋”的本义则是指相对的两方。
古时候,货币的单位是两贝为一朋,一贝无法构成朋字,后来这个词引申为和谐友好的朋友,尤其指代阴阳之间的关系。阴必须是真正的阴,只有真正的阴才能引出真实的阳。
阴若不真实,阳便无法纯净,无法算作内丹药物。而心灵的真正阴性状态,就是念头全无、虚无恬静的状态,犹如一个空旷而深邃的峡谷。
2
如此先天真阳之气犹如云雾般逐渐聚集变浓,灵活地在峡谷间上下飘荡,展现出一种宏伟的气势。修行者置身于这种状态时,感受如同沉醉于天界的美酒,那种醉意朦胧、快意舒畅的感觉难以用言语表达,正如所说的“笑倾玄酒,宴饮黄中”。
上述的功态现象可以用其他比喻来进一步阐释。例如,中国传统的秤重方式是以十六两为一斤,其中八两为半斤。由此,一斤可以看作由两个八两的半斤组合而成。如果将这斤比作十五晚的满月,那么这满月就由八两的阴与八两的阳组成,这被称为“二八成就”。在古代神话中,太阳被称为金乌,而月亮中则住着月宫里的玉兔。
因此,后人提到太阳和月亮时,常用“乌”和“兔”来代替。象征生命能量的太阳与象征心灵的月亮相结合,便形成了“乌兔混融”的说法。
神气交融,逐渐精炼而纯净,生而发光,照耀四方。在此时,我的心思如同静水,不为外物所动,稳坐其中,任其变化。这便是“神光默默,黄屋玄翁”。
“黄”象征着中土的特征,而“玄翁”则代表着一种龙钟老成的状态。
推荐
-
-
QQ空间
-
新浪微博
-
人人网
-
豆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