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经》:八卦乾坤与八宫图,让你快速记忆六十四卦!
壹
《易经》的基本卦象由八个单卦构成,这八个单卦分别对应于八种自然现象:乾象征天,坤象征地,离代表火,震代表雷,坎象征水,艮象征山,兑代表泽,巽代表风。因此,六十四卦都是由这两种自然现象的象征组合而成的。
《分宫卦象次序》是从宋代传下来的,旨在帮助人们更方便地记忆这六十四卦的象征含义。
分宫是指根据八卦的阴阳性质,将其分为阳四宫和阴四宫。阳四宫的四个卦是乾、震、坎、艮,这些卦的卦象要么是三条爻线,要么是五条爻线,都是奇数,因此归为阳。阴四宫的四个卦是坤、离、巽、兑,这些卦的卦象有四条或六条爻线,都是偶数,所以归为阴。
接着将其分为阴阳两部分,如“乾为天”,上卦为代表天的乾卦,下卦同样代表天的乾卦,因此仍称为乾卦;而“天风姤”则表示上卦为代表天的乾卦,下卦为代表风的巽卦,由此形成了姤卦。
八宫卦是依据特定规则排列的六十四卦顺序,其基本形式源于“文王八卦次序图”,其中包含乾、坎、艮、震、巽、离、坤、兑这八个纯卦。这八个卦构成了主要结构,每个卦按照初爻到五爻的变化规则,从“一世”到“五世”以及“游魂”、“归魂”进行演变,形成一个完整的八卦。这八个纯卦各自对应一个宫位,合计八宫便涵盖了六十四卦,因此称之为八宫卦。
以乾宫为例,首先是本宫卦为乾卦,然后初爻由阳变阴,形成“一世”卦天风姤;接着,第二爻阳变阴,产生“二世”卦天山遁;之后,第三爻阳变阴,得出“三世”卦天地否;再往下是第四爻,变为“四世”卦风地观;接着是第五爻阳变阴,形成“五世”卦山地剥;然后退去一爻,第四爻阴变阳,得出“游魂”卦火地晋;最后,将下三爻全部转换,即三阴变为三阳,形成“归魂”卦火天大有。这就是乾宫的八卦,其余七宫也可以按照同样的规律推演。
需要注意两点:每个宫的纯卦上爻是该宫的核心,始终保持不变;而第八卦的变化与其他卦不同,它是将该宫的第七卦下三爻全部替换。
贰
从上面的例子可以看出,八宫各卦的变化顺序非常有序,遵循一定的规律,而这个变化的规律被称为爻变。
具体的方法和规律如下:
1.从每个宫的纯卦开始,首先变动初爻,形成该宫的第二卦;
2.将该宫的第二卦的第二爻变更为该宫的第三卦。
3.将该宫第三卦的第三爻变动,形成该宫的第四卦。
4.将该宫的第四卦第四爻变更为该宫的第五卦。
5.将该宫第五卦的第五爻变更为该宫第六卦。
6.纯卦的上爻保持不变。
7.向下移动,变为该宫第六卦的第四爻,成为该宫第七卦。
8.将该宫的第七卦内卦的三根爻全部变化,变成该宫的第八卦。
“文王八卦次序图”是依据《说卦传》所绘制的。
《说卦传》中提到,乾代表天,因此被称为父;坤代表地,因此被称为母。震象征长男,巽则象征长女。坎象征中男,而离则象征中女。艮表现为少男,兑则表现为少女。乾作为天的象征,在人际关系中对应父亲的角色,所以称为父;坤作为地的象征,因此被称为母。
震卦的初九为阳,代表着最初向乾卦索取阳气而形成阳卦,因此被称为长男。
巽卦是由最初的坤卦演变而来的阴卦,因此被称为长女。
坎卦再次请求乾卦,得到了第二爻的阳爻,变成了阳卦,因此被称为中男。
离卦是对坤卦第二爻阴爻的再次请求,因此被称为中女。
艮赴是第三次递交乾卦的第三爻阳爻,并形成了阳卦,因此被称为少男。
兑卦是第三次从坤卦中索取的第三爻阴爻,因此称为少女卦。
乾、坎、艮、震四个方位都是男性,因此这四个宫位属于阳宫;而巽、离、坤、兑四个方位都是女性,因此这四个宫位属于阴宫。
从卦象的角度来看,乾卦有三划,而坎、艮、震卦各有五划,它们的划数均为奇数,奇数代表阳,因此这四卦属阳卦,因而对应的四宫就是阳四宫。而巽、离、兑卦则有四划,坤卦则有六划,它们的划数均为偶数,偶数代表阴,因此这四卦属阴卦,相应的四宫就是阴四宫。
研究表明,六十四卦的起源早于周文王时期,早在商代就已形成成熟的体系,并且内容丰富多彩。
今天,我们已经学习了六十四卦,借助圣人的智慧,加上现代文明与文化,我们能看到更广阔的未来。
推荐
-
-
QQ空间
-
新浪微博
-
人人网
-
豆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