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民俗文化 >>道家文化 >> 道家道场中的“化坛”是什么?
详细内容

道家道场中的“化坛”是什么?

20.png


化坛,也称化境。化是幻化,坛指醮坛。

化坛,就是在斋醮仪式中将坛场幻化为瑶坛仙境的神仙世界。

明《上清灵宝济度大成金书》卷二十三“瑶坛化境法”称:“望瑶坛三级,皆五色彩云围绕,华幡旌幢皆天神所执。师运灵宝洞光真炁,自顶而出,上接元始百宝光明。敕元始殿前太混总监大将军,变化凡境为郁罗萧台,兆诵玉章。须臾,地化碧玉,金碧峥嵘,天风振响,琳琅自鸣,狮子白鹤,凤凰麒麟,飞翔悲鸣,恍若始青天上。”


早期道教的仪式并无化坛的内容。但是,魏晋南北朝时仪式中就已有了存思幻化的细节安排。

南宋时编成的《灵宝领教济度金书》和《上清灵宝大法》等,都有仪式中“存思玄妙”和“开启变坛”的化坛内容。

在开启时,法师三拜伏地,存思“元始天尊坐于五色狮子之座”,密祝降真变坛之意,或者两手掐玉清诀。"元始面前有一宝珠,去地五丈,九芒注射。忽然,此珠豁开,见天地廓清、无浮翳,无祆尘,惟见玉京山在空玄中。祥风庆云、景象融和,三光焕耀,四气朗清,天乐和鸣,神灯交焕”“所筑三层之坛化为玉京山,不在地面。太上三尊坐玉京山中,右虎左龙,千乘万骑,群真众圣,环侍周匝,五帝兵马及天地飞仙神仙,真人神人,日月星宿,河海岳渎等兵马,各衣其衣,来朝左右,各守其坐立之处。”或者“存天门有素车白马,千乘万骑,十方各有天真大神大将军,浮空而来,鉴观修奉"。


化坛主要是依靠法师的存思,但是,仪式中也有众班首齐赞仙境而造成醮坛幻化的气氛的,也有以化符作为化坛的方式,外现法师的存思内容。

《上清灵宝大法》的“符简轨范品”收有与化坛有关的符简。如“郁罗萧台符”、“玉山上京符”、”“三华离便符”等 。



站内微信:预测咨询-道家五术,六爻-事业官运-姻缘,童子命-补财库-拜斗,化太岁-化童子-符咒,祭祀-亡者-无缘子女

微信图片_20250319153232.jpg

微信图片_20230523202222.jpg

0003.jpg


客服中心
联系方式
400-065-0201
- 助理老师
新浪微博
扫一扫,与我联系
本站已支持IPv6
seo se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