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玄学文化 >>太岁文化 >> 道门常识 | 符、符咒、符箓
详细内容

道门常识 | 符、符咒、符箓

20.png


什么是“符”?

我们在道教科仪活动中经常能看到“符”,一些影视剧中,亦会借用“符”来表现主角的神奇能力。符,是道教驱役鬼神以至人神合一的秘文。《清微元降大法》曰:符者天地之真信。

符、符咒、符箓有什么区别?

符者阴阳契合之具也。


符原本是古之帝王下达指令的凭证,具有无上的权威。如《说文》:“符,信也。汉制以竹,长六寸,分而相合。”符后来被道教沿用,因天神亦有符,或为图,或为篆文,在天空中以云采显示出来,道士录之,遂成神符;或致天神地衹,或避精魅,或服之长生不死,或佩之致位显达。《洞神八帝元变经·服符见鬼第五》称:符是天仙役之神文,学者灵章之秘宝。符文于术无所不宗。


《无上玄元三天玉堂大法》:“合天地正气曰符。”惟天下之至诚者能用之,诚苟不至,自然不灵,故曰:以我之精合天地万物之精,以我之神合天地万物之神,精精相搏,神神相依,所以假尺寸之纸以号召鬼神。古云:"书符不识窍,却被鬼神笑,书符若知窍,惊得鬼神叫。"


书符用色一般有三种:朱、墨、粉。

朱色者(朱砂)书在黄纸上,墨色者书在大红纸上,铝粉者书在绿色纸上。

符咒

符咒,乃道士炼功或行法事时所用的符咒语,咒与祝通用。古人对于恶势力无法制裁,或某一恶事,不知何人所为,受其害者只有暗中怨恨,向神明祈求福善祸淫,诛罚恶徒。或受人诬枉,无法表白,只有对众人发誓诅咒。此即所谓的祝音咒。


《尚书·无逸篇》说:"厥口诅祝。"疏云:"祝音咒,诅咒为告神明令加殃咎也。"

《周礼》春官有"诅祝"与"司巫"并列,专掌此类之事。《汉天师世家》:“张道陵天师,教民信奉黄老之道。常以符咒治病、有病者使饮符水即愈,著有效验,从者甚众。”所以符咒,其实是沟通灵界的信息通道,能够推动无形界对人有形世界的影响。


自黄帝始即有符咒的记载,所以符咒延续至今已有五千多年的历史文化生命。符与咒有连带关系,画符时要念咒语,用符时亦有咒语,作一切法皆有咒语。咒语为施法者精城达意之心声。如祈祷时,则咒语为赞颂神灵及祈诉如愿之词:治病时,则咒语为法术显灵百病俱消等语;修炼时,则咒语为安神定意澄心之诀。每句咒语结尾一般都有"急急如律令"。

符箓

符箓,指道士用来招神劾鬼、驱邪镇魔的一种方术。


箓者,即纪录之意。有二种,一种是指戒箓,道教谓登真箓,为奉道者的名册;二种是纪录天神的名册。《云笈七签》卷四十五《明正一箓第三》说:指戒箓情性,制断恶根,发生道业。是从凡入圣,先从戒,然后登真。箓也指三天妙气、千方神仙灵号,与奉道者修行。


符、箓并用,统称符箓,盖使用已早,东汉时五斗米道和太平道即已使用,张陵、张角都曾以符箓为人治病驱鬼。北魏北周统治者多受道教符箓,以祈神佑。《北史·魏文帝纪》:“帝幸道坛,亲受符箓,曲赦京师”。《隋·经籍志》:“魏太武亲受符箓,自是之后,每帝即位,必受符箓以为故事。”


符箓是道教正一派的主要方术,道教中其他各派也以其为辅助。正一派道士亦用符箓的阶品来划分道士的品阶,初入道者,须授"正一盟威箓"。道教有"三山符箓",指魏晋以后,龙虎山、阁皂山、茅山分传之天师、灵宝、上清三宗经箓。明代以后,统称正一符箓。


站内微信:预测咨询-道家五术,六爻-事业官运-姻缘,童子命-补财库-拜斗,化太岁-化童子-符咒,祭祀-亡者-无缘子女

微信图片_20250319153232.jpg

微信图片_20230523202222.jpg

0003.jpg


客服中心
联系方式
400-065-0201
- 助理老师
新浪微博
扫一扫,与我联系
本站已支持IPv6
seo se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