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秋风送爽,却也带来了丝丝凉意。每到这个季节,总有人格外怕冷,手脚冰凉,精神不振——这可能是阳虚体质在向你发出信号。 秋日为何阳虚更明显? 《黄帝内经》云:"阳受气于上焦,以温皮肤分肉之间。"阳虚之人本身阳气不足,遇到秋凉之气,内外皆寒,症状便愈发明显。 道家经典《道德经》中讲"万物负阴而抱阳",认为阳气是生命活动的根本动力。而秋季"阳消阴长"的自然规律,更使得阳虚之人需要格外注重养阳。 识阳虚:这些信号你中了几条? 道家养阳三诀:借天时,养阳气 第一诀:起居有常,合天时 《黄帝内经》强调"秋三月,早卧早起,与鸡俱兴"。 道家养生注重"天人相应",建议: 早睡以避夜寒,早起以迎晨阳 午时(11-13点)小憩片刻,借天地阳气最盛时温养自身 早晚添加衣物,特别注意背部保暖(背为阳中之阳) 第二诀:食饮有节,温中阳 孙思邈在《千金要方》中指出:"秋七十二日,省辛增酸,以养肝气。" 推荐秋日暖阳食谱: 晨起一杯姜枣茶:生姜3片+红枣5颗煮水,晨起饮用 玉灵膏:气血双补、提亮肤色、缓解疲劳 元阳膏:补肾助阳、益精壮骨 九制黄精:生津止渴、清热润肺、延缓衰老、滋阴补肾 适量坚果:核桃、花生等坚果食物可温补肾阳 忌食生冷,避免损伤脾胃阳气。 第三诀:导引行气,动生阳 道家讲究"动则生阳",推荐这些秋日养生功: 晨起采日精法 站桩培元法 揉按关元 秋日养阳日常小贴士 晒背补阳:选择上午9-10点的阳光,晒背15-20分钟 避寒就温:少食生冷,不穿露腰腹衣物,睡前热水袋暖腹 平和心态:保持情绪稳定,"使志安宁",以缓秋刑 结语:顺应自然,阴阳调和 《道德经》云:"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秋季养阳,重在顺应自然规律,通过起居、饮食、导引等方法,逐步培补阳气。 记住:养生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持之以恒方能见到效果。愿这个秋天,你能温暖如春,活力满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