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正一道又称为正一派。该派别是由东汉时期的张道陵天师于四川鹤鸣山传授道书并创立正一盟威道而形成的。正一道尊奉太上老君(即老子)为教主,以道德经为最高经典,以符箓法术丹道等为修炼手段。正一道作为一个历史悠久的修行学派,有着漫长的发展历程。伴随着其他修行学派的并入,道教聚合了许多不同的派系。其中,最为主要的八大派系如下: 一、龙虎派 又称天师派,系由张道陵曾孙张盛创建的符箓派,以龙虎山为传播中心。该派以老子为最高神,以张道陵为创始人,号称祖天师。龙虎宗以符箓见长,为三山符箓之首,茅山上清箓,閤皂山灵宝箓,元代皆由龙虎山正一箓统之。三山符箓合并后,形成了统称为正一符箓的宗教文化。这种文化在江南地区的民间信仰非常普及。龙虎派创立时间大约在唐朝中后期。北宋时期,龙虎派逐渐壮大,出现了六位天师,被封为“先生”。其中,第二十四代天师张正随被称为真静先生,第二十五代天师张乾曜被封为澄素先生,第二十六代天师张嗣宗为虚白先生,第二十八代天师张敦翙被称为葆光先生,第二十九代天师张景瑞被封为葆真先生,第三十代天师张继先被称为虚靖先生。至南宋,又有三十二代天师张守真、三十五代天师张可大先后受封为正应先生和仁静先生。天师派祖庭为江西龙虎山。该派字辈如下: 守道明仁德,全真复太和。 至诚宣玉典,忠正演金科。 冲汉通元蕴,高宏鼎大罗。 三山愈兴振,福海涌洪波。 穹窿扬妙法、寰宇证仙都。 二、灵宝派 又称閤皂派,是由葛洪于东晋末年所创。以元始天尊为最高神,以葛洪的祖父葛玄为祖师。灵宝派重视符箓科教,因而较为接近天师道,但有所区别,天师派重视使用符咒来驱鬼降魔、祈福和禳灾,灵宝派则更注重斋戒,认为它是寻求道路的基石。通过斋戒仪式,教徒可以洗涤心灵,达到神明的境地。而对于符咒的使用,天师派则更关注个人自身的健康和治疗,而灵宝派则强调济世度人。灵宝派的祖庭为江西閤皂山。 三、上清派 又称茅山派,东晋时女道士魏华存创立。其弟子杨曦和许谧在茅山建立了上清宗坛,以元始天尊与太上老君为最高神。上清派主要修行方法为存神符气,主要经典为《上清经》《上清大洞真经》《黄庭经》。该门派注重人体内精气神的修炼,强调登斋入靖,存思各种神祇的形象,而并不重视外丹的炼制。上清派通过炼神的方式,以达到炼形的功效。该派别不注重符箓和炼丹,特别排斥道教房中术。认为人体百脉关窍内有各式各样的神明,因此只有存思这些神祇才是正确的修炼方式。如果需要与佛教派别相类比,上清派则类似于佛教的小乘派别,专注于个人修行。上清派的祖庭是江苏茅山。 四、净明派 又称西山派,是由灵宝派在南宋初期分化而来的。该派奉许逊为祖师。据记载许天师修道有灵验,举家拔宅飞升,即一人得道,鸡犬升天的说法。许逊之后人在南昌西山许宅建立了游帷祠,后改为游帷观。隋炀帝时,观毁。唐永淳年间,道士胡惠超重修游帷观。北宋大中祥符三年(1010)时,西山游帷观被升格为玉隆官。政和二年(1112)时,许逊被封为“神功妙济真君”,后玉隆宫被赐予万寿宫的称号。政和二年许逊被封为神功妙济真君,许逊信仰在南昌西山一带更为盛行。江西商人走到哪里,就把万寿宫修在哪里。该派主张将儒释道三教合一,强调忠孝、连续、宽裕和容忍是修行之道。尤其注重忠孝大道和封建纲常。该教的日常宗教活动以符箓斋醮为主,随后逐渐归入正一道。净明派的祖庭是南昌西山万寿宫。 净明派的字辈如下: 天德高无量,照明自古今,玄元闻见处,总合圣贤心。道德宏清静,法源广大成,东汉有章数,功果保忠祯,守本高无量,昭明自古今.含元时抱一,长合圣贤心.业复宗前哲,基兴格远程。返还修日茂,造就体但新。至理通天地,微言悟典型。精神参化育。训诲著遗盟.达立原和厚,栽培定畅荣.启成千百代,后世永奇英. 五、清微派 又称三茅派,系符箓派分衍的支派,起源于南宋,奉唐末道士祖舒为创始人。该派以行雷法为事,主天人合一,以内练为基础,辅以外法。强调诚于中,方能感于天;修于内,方能发于外。清微派在元代取得了很大的发展,后逐渐势微。该派著作最为著名的是郑所南所著的《太极祭炼内法序》。清微九代宗师:休端、郭玉隆、傅央惰、姚庄、高奭、华英、朱洞元、李少微、南毕道。清微派的祖庭是湖北省宜都市松木坪镇云台山云台观,现已荒废。 清微派字辈如下: 混靖希景,守汝玄志,宗道大天(夫),得(德)性自(同)尊,克崇祖德,光绍真应,师宝友嗣,永仁(世)世(仁)昌,恭存依敬(以存恭敬),伦思继本(有自必承),丹贯以丞(能思继本),灏演精信(端拱一诚),念爱明(敏)持,载启先觉,云章揖业,珠进遥芝。 六、神霄派 神霄派起源于北宋末期,其开山祖师是王文卿道长。神霄派主要修习五雷符,谓行此法可役鬼神,致雷雨,除害免灾。其理论基础是天人感应与内外合一说。谓天与我同体,人之精神与天时、阴阳五行一脉相通,此感必彼应,而其基础又在于行法者平时的内修,内丹修炼,只有行法者通过深厚的内修功行,才能掌握风云雷雨的特殊技能,使之随召而至。同时,雷法的修炼也需要注重内丹的修炼。道体法用是以内丹和道合一为基础,来发挥出各种神通变化和玄妙的法术技能。在内功修炼方面,五雷与五脏相对应。只有五脏之气相互融合,才能达到大道的境界,并且才能够掌握五雷的神奇用法。自宋末元初以来,神霄雷法作为一种道法被列入天师府万法宗坛七天星派,后逐渐势微,清代无所闻。神霄派的祖庭是江西南丰县军峰山。 七、北帝派 由唐代初年著名道士邓子阳开创,以北极紫微大帝为最高神。该派擅长治六天鬼神,以辟乐禳祸而著称。天蓬咒是北帝派的核心大法,信奉的主要神将为天蓬元帅。北帝麾下有四圣:天蓬、天猷、翊圣、玄武,号称四大元帅,其中天蓬元帅为首。北帝派煞鬼之法中的天蓬咒传承很长,是后世雷法的雏形,神霄派、清微派都吸取了它的精髓。北帝派的祖庭是江西南城县麻姑山。 八、天心派 由北宋著名道士饶洞天创立,奉天上北极神为主神,传行天心正法符箓为职。该派强调修真之事在于培养自己的本真,而非依靠外物来获得。其主旨是要求人们收心养气、控制自己的灵魂和精神。元代中后期,该派合并到正一派中,以后不再单独传授。天心派的祖庭是江西乐安县大华山(又名华盖山)。 另有附属于正一道的两个特殊的流派,在民间影响很大,一为妈祖派,一为闾山派。 一、妈祖派 妈祖,又称天妃、天后,俗称“海神娘娘”,是传说中掌管海上航运的女神。她原名林默,公元960年三月廿三出生于福建莆田湄洲岛,公元987年九月初九,因救助渔民而不幸遇难,年仅28岁。当地渔民立庙祀之,号通贤神女,或曰龙女,极为灵验,其信仰在沿海地区得到迅速传播。北宋宣和五年(1123年),宋徽宗赐“顺济庙额”,此后历朝历代都有褒封,先后封夫人、天妃、天后。故其庙宇一般称天妃宫或天后宫,俗称妈祖庙。妈祖一跃成为中国民间信仰中的重要神祇,其信众除广布在沿海一带外,还随着福建商人传播到内地。一般不将妈祖信仰视为独立宗教,而是纳入道教之中,其信众可归入正一道之中。妈祖派的祖庭是福建莆田市湄洲岛妈祖庙。 二、闾山派 又称三奶派、夫人教,最早源于福建地区的原始宗教,不断吸收与融合道教派系中净明派、灵宝派诸派的宗教形式,逐渐形成一个以福建为中心向华南及东南亚发展的一个派系,是中国道教的重要流派,供奉闾山九郎为法主。相传发源于闽江之底的神秘世界闾山,凡人都看不见,唯独修行到了一定能力的人才能看到。该派以许逊为祖师,同时供奉闾山九郎、临水三夫人(即三奶:陈靖姑、林九娘、李三娘)、张觅娘等诸神,教法形态至今仍保留了许多闽越故地原始巫术的特征。闾山派的祖庭是福建古田县大桥镇临水宫,一说为古田县黄田镇凤亭村福隆显应宫。 上一篇道派有哪些 道场十大道派下一篇传统道场基本常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