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什么人需要做文昌法事文昌科仪? 文昌帝君简介 文昌帝君本名张亚子,唐朝越隽人氏,后来迁到七曲山(四川省梓潼县),因笃信道教,广宣道教教义于四川,死后人们敬仰他的品德,就在七曲山建庙,命名为“清虚观”,并且于碑上刻上“梓潼君”,成为梓潼神,供人祭拜。唐朝唐玄宗、僖宗逃到四川期间,曾利用这种信仰,封梓潼神为左丞相、济顺王。至元仁宗延佑三年(1316年)敕封为“辅元开化文昌司禄宏仁帝君”,简称“文昌帝君”。在历代受封中,到此这个封号中出现文昌二字,就和文昌星信仰结合起来,从此梓湩帝君就成了文章、学问之神,职责掌管文昌府的事务。由于唐朝帝王的大力推崇,梓潼神的地位陡长,从一个地方神而成为全国性的大神,并逐渐与文昌神合而为一。 宋元时期,人们把文昌称为文昌帝君,尊为主仙、人鬼生死爵禄的神。古代士人仕进,以科举为途径,于是天下府县,处处建立文昌宫。明代以后,每一所学校都将部分建筑物用于供奉文昌帝君。清代,每年农历二月初三文昌帝君生日那天,朝廷要派人前往北京文昌庙祭祀,文昌虽是道教之神,但带有浓厚的儒教色彩。 南宋间,一本以文昌帝君名义劝说世人行善积德的劝善书《文昌帝君阴涉文》,此书影响很大,与《太上感应篇》和《关帝觉世真经》为三大劝善真书。 文昌帝君掌理考试命运、主宰士子的功名利禄,比孔子还受读书人的欢迎。同时他也是刻字、书店、文具店、说书、抄纸的行神,所以昔日书商公会就叫做“文昌会馆”。 以前皇帝曾把文昌帝君列为重要祭典之一,凡是读书人必要奉祀文昌帝君。每逢文昌帝君诞辰,童生、秀才、禀生、贡生、举人以及私塾老师都要准备全牛及供品,至文昌庙行“三献礼”祭祀之。 历代官府都要通令天下学校,来奉祀这位文昌神:农历二月初三为文昌帝君圣诞。 《文昌帝君阴骘文》称,文昌帝君曾七十三次化生人间,世为士大夫,为官清廉,从未酷民性烈,同秋霜白日之不可侵犯。「济人之难,救人之急,悯人之孤,容人之过,广行阴骘,上格苍穹」。因此,天帝命文昌帝君掌天曹桂籍文昌之事。凡世间之乡举里选,大比制科,服色禄秩,封赠奏予,乃至二府进退等等,都归文昌帝君管理。 文昌帝君,他是主管考试、命运,及助佑读书撰文之神,是读书文人、求科名者所最尊奉的神祗。其受民间的奉祀,从周朝以来,历代都相沿制订礼法,列入祀典。 文昌帝君只掌管文运、主宰功名? 答:不是。文昌帝君上主三十六天仙籍,中主人间寿夭祸福,下主十八地狱轮回。《元始天尊说梓童帝君应验经》载,文昌帝君居混元内辅三清内宰大都督府,都统三界阴兵,行便宜事,管天地水三界狱事,收五岳四渎真形虎符龙券,总诸天星曜,判桂禄二籍,上仙英显元皇真人,司禄职贡举真君,预编修飞仙列籍,掌混天造化轮回,救苦无碍。 文昌帝君是魁星? 答:不是。因为文昌帝君和魁星都与文章、读书有关,很多也以为文昌帝君和魁星也是同一神祇。魁星是主宰文章兴衰的神祇,很多地方都建有祭祀魁星的魁星楼,香火鼎盛。有人认为文昌、魁星为同一星。 文昌圣班中,将魁星尊为“文童司衡魁斗星君广播帝教天尊”。其实,文昌星主文人打扮的梓潼神,而魁星则主鬼面踢魁的大魁星君。 文昌帝君身边的两位童子是谁? 答:文昌帝君身边的两位侍童通常被称作天聋地哑。一个掌管文人录运薄册,一个手持文昌大印。意思是能知者不能言,能言者不能知。文昌帝君掌管文章科举,关系富贵贫贱,保密问题很重要,以免天机泄漏。 很多道教宫观中,文昌帝君造像的两边多会塑造天聋地哑梁文真人的造像。天聋、地哑真人掌图书而持桂藉,捧如意而载蒲团。侍立九天,降青鸾于台疆;随行七曲,控白马于云霄。锄恶慝以幻聪明,凭忠孝而开智慧。缄阴阳之秘,谨承地而承天;妙变化之身,洵非聋而非哑。 文昌朝科作用 1、面临高考,中考的学子 2、家有面临高考,中考学子的家长 3、祈求仕途顺利,步步高升的善信 4、祈求事业顺利,再创辉煌的善信 5、祈求工作顺利,升职加薪的善信 6、祈求提升福报的善信 7、祈求亲人挚爱提升福报的善信 8、想增强自己文昌运的善信 9、祈求遇到文昌贵人的善信
文昌法事可以提升一个人的文昌运,文昌运是指的一个人在读书、考试、写作等方面有好的运气,而这种运气取决于汉族民间和道教尊奉的掌管士人功名禄位之神——文昌帝君。法师会根据斋主提供地址和名字上裱疏文,从而增强债主的文昌运。凡人升学考试、升职考试、应聘考试等应试前都可向帝君祈求。帝君能佑人考运亨通,官秩高迁,智慧聪明,文思敏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