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道教是中国古代的一种宗教,其起源可以追溯到先秦时期的道家思想,道教的基本信仰是“道”,并将老庄哲学中关于“道”的思想加以宗教性阐释,将其人格化,衍生出道的化身的“三清”尊神,以及众多的神仙,构成了等级森严的神仙系统。12 道教的历史一般分为四个时期,分别是汉魏两晋的起源时期、唐宋的兴盛、元明期间全真教的出现和清以后衰落。东汉时期,道教诞生了早期道教的两大派别,分别是张道陵创建的“五斗米道”和“太平道”。南北朝时期,寇谦之和陆修静改造道教,使其教规、教戒斋仪范等基本定型。唐代,道教受统治者崇信,发展迅速,至唐玄宗时形成了唐代道教的全盛时期。宋代,崇道更盛,在宋真宗和宋徽宗的扶植下形成二个崇道高潮,道教的地位几乎达到了国教的地步。 每个时代都有不可或缺的影响力人物,如东汉时期的张道陵,被视为道教的创始人,以及列子、葛洪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