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庄子的观点代表早期道教的观点,和老子较相似。《庄子》里庄子丧妻的记载: 庄子妻死,惠子吊之,庄子则方箕踞鼓盆而歌。惠子曰:“与人居,长子老身,死不哭亦足矣,又鼓盆而歌,不亦甚乎!” 庄子曰:“不然。是其始死也,我独何能无概然!察其始而本无生,非徒无生也而本无形,非徒无形也而本无气。杂乎芒芴之间,变而有气,气变而有形,形变而有生,今又变而之死,是相与为春秋冬夏四时行也。人且偃然寝于巨室,而我噭噭然随而哭之,自以为不通乎命,故止也。 简单翻译过来,世界上本来没什么,后来有了元气,再后来有了形体,才有人的出生,现在人死了,就像春夏秋冬四时一样的规律,又回归元气了,是个很自然的事情,人为什么要哭哭啼啼的呢,那是不懂命运的结果。” 1 道教以追求肉体长生为主要目标,故往生长乐世界,并非道士之追求也。虽曰长乐国土,仍然不免为鬼魂之居所也。印光法师云:“西方世界,无有女子,女人到此,皆做童男身。 ”盖西方为金方,金为阴气肃敛之地,鬼魂又为阴气之质,故无女子。还有就是因为佛教素来有重男轻女的传统,认为女子为无漏之躯,既然到了极乐世界,自然转女成男了。 而道教之东方长乐世界,乃救苦天尊所化:“东方长乐世界有大慈仁者,太乙救苦天尊化身如恒沙数,物随声应。或住天宫,或降人间,或居地狱 ,或摄群耶,或为仙童玉女,或为帝君圣人,或为天尊真人,或为金刚神王,或为魔王力士 ,或为天师道士,或为皇人老君,或为天医功曹,或为男子女子,或为文武官宰,或为都大元师,或为教师禅师,或为风师雨师,神通无量,功行无穷,寻声救苦,应物随机。” “此圣在天呼太一福神,在世呼为大慈仁者,在地狱呼为日耀帝君,在外 道摄耶呼为狮子明王,在水府呼为洞洲帝君。”若遇到困难,只要祈祷天尊或“ 诵念圣号”,即可“解忧排难,化凶为吉”。东方为青阳生发之地,故鬼魂至此,咸蒙阳气注照,而得炼化其阴质,经南昌炼度,而得复还为人也。 2 人在生下来之后,就拿到了一张死亡的通行证,所以东晋时代的抱朴子葛洪,在他的著作中说,人生就象是一只被牵到市场上屠宰的羊,每走一步就会接近死亡一步。这就是人生,生老病死,有生就有死,这也是一切痛苦的根源。想要脱离痛苦,打破生死,你就要通过修道,升华人的层次,脱胎换骨,成为得道的人。 得道的人,称为“真人”。真人是没有生死的,他是与道一体的永恒存在。道教如何认为呢,道教说人有三魂七魄。一个有生命的人,他的魂魄是团聚的,这就是生命的实相。当然有时,也会出现魂魄分离的情形,比如婴儿受到惊吓,他的魂魄不是很坚固的,就会哭闹或者抽风,严重的还会造成精神疾患,因为他的魂魄还没有完全磨合。 民间一般说是吓掉魂了,道家有一些经咒方法,可以帮他把魂叫回来,中医这方面的内容来源于道家。也有的人长大之后,出现魂魄分离的情形,象是精神分裂症;也有的炼一些意念方面的气功,出现一些奇怪的症状,术语说就是“走火入魔”了;也有一些人,魂魄自身不坚固,就会受到一些负能量的进入,自身受到这些负能量的控制,这样的人多半缺乏自信。 3 在道教的世界里,超度是一种连接阴阳、沟通天地的神圣行为,它借助法师的内在修炼与道教神仙的力量,将沉沦在阴间或滞留在人间的亡魂引导至东方青华极乐世界,实现灵魂的解脱与升华。道教超度,传统上称为“黄箓斋”或炼度道场,是道教宫观经常举行的法事活动。黄箓,意为登记仙人名字的籍簿,黄箓斋则寓意着使亡人得以度化为仙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