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民俗文化 >>民俗文化 >> 千万别不拿土地爷当神仙
详细内容

千万别不拿土地爷当神仙

20.png



道教是一个发源于我国本土的传统宗教,黄帝问道广成子标志着道家文化的正式形成,距今已有四千多年的历史。


东汉中叶张道陵天师在鹤鸣山修道正式创立了道教,道教是在道家的黄老思想基础上,结合原始的鬼神崇拜而形成,道教以“道”作为最高信仰。


神仙信仰是它的核心信仰,道教是一个多神崇拜的宗教,从道教的斋醮仪式上就能看出,道教举行的罗天大醮仪式中,会供奉一千二百个神位,据《云笈七签》卷一百三:“其下曰祈谷福时坛,凡星位一千二百,为罗天大醮,法物仪范,降中坛一等。”


而周天大醮会供奉两千四百个神位,普天大醮应供奉三千六百个神位,由此可见道教的神仙之多。


道教经过历史的发展逐渐形成了以三清天尊、玉皇大帝、四御尊神为主神的神仙体系,而且内部根据神职的不同分为多个神部,如包含紫微大帝、北斗星君的星宿神部;以雷祖九天应元雷声普化天尊为主神的雷部神系;以酆都大帝为主神的冥部神系等等。


我们平时所说的“神仙”其实是分为“神”和“仙”两种不同的体系,他们最简单的区别就是“神”一般都是有神职在神,各自有不同的司职,而“仙”则是没有神职,逍遥自在。


在道教的神仙体系里,三清天尊的地位最高,地位最低的当属土地神了,有句俗语叫“别拿土地不当神仙”,意思是虽然土地神官职很小,但是也是一位神仙,不能小瞧。土地神基本上是众多神仙之中官职最低的一位,但是也是与百姓最亲近的一位,他护佑着一方百姓,几乎是每个村庄都有一座小小的土地庙。

图片

土地神源于古代的土地信仰,土地可以生育万物,也是人们赖以生存的根本。人们在形容一个国家时,常常用“江山社稷”来表示,“社稷”本是指古代帝王、诸侯祭祀的土地神和谷神,其中“稷”指的是五谷之神,而“社”则是指土地神。


《公羊传》注曰:“社者,土地之主也。”

《孝经援神契》中也有写道:“社者,五土之总神。土地广博不可遍敬,故封土为社而祀之,以报功也。”古代祭祀土地神是一件非常隆重的大典,上至帝王,下到百姓都会祭祀土地神。虽然土地神的官职相对较小,但是人们为他所建的庙宇却是所有神仙中最多的,古代社会几乎每个村落都会有一座土地庙。


土地神,俗称为“土地爷”,道教尊称“福德正神”,民间塑造的土地爷形象一般是一位身高六尺,腰间系着宝带,脚踏宝履,手里拿着执曲木杖,和蔼可亲的老爷爷形象。关于土地爷的来历,民间有许多不同的版本,随着历史的发展,土地爷的来历也在变化着。


据传说土地爷的原型是一位叫张福德的人,他出生于周武王二年二月二日,自小就天资聪颖,时年三十六岁就官至朝廷的总税官,为官期间公正廉明,张福德一直活到了周穆王三年才去世。

微信图片_20250303205415.jpg

张福德死后几天容貌不变,非常令人惊奇,有户贫苦人家决定用大石块筑成一间石屋来祭祀他,过了一段时间,这户人家变得富裕了起来,周围百姓都认为是张福德化作神明在保佑他,于是纷纷效仿,并为之塑造金身来供奉。


与那些高居三十六重天之上的先天尊神相比,居于人间小小土地庙中的土地爷显得非常亲民,他执掌一方土地的大小事务,不但掌管着人类的生老病死,还监管着此地的飞禽走兽。


每月的初二、十六,土地公公下界到人间监查世人的善恶,并于庚申日上奏天曹。

人们遇到难事都会到土地庙去上香祈求土地爷的帮助,如《集说诠真》中写道:“今之土地祠,几遍城乡镇市,其中塑像,或如鹤发鸡皮之老叟。或如苍髯赤面之武夫……但俱称土地公公。或祈年丰,或祷时雨,供香炷,焚楮帛,纷纷膜拜,必敬必诚。”


站内微信:预测咨询-道家五术,六爻-事业官运-姻缘,童子命-补财库-拜斗,化太岁-化童子-符咒,祭祀-亡者-无缘子女

微信图片_20250319153232.jpg

微信图片_20230523202222.jpg

0003.jpg


客服中心
联系方式
400-065-0201
- 助理老师
新浪微博
扫一扫,与我联系
本站已支持IPv6
seo se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