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易学文化 >>周易命理 >> 丹道证悟:神气合一,揭示真人呼吸之法的精髓!
详细内容

丹道证悟:神气合一,揭示真人呼吸之法的精髓!

20.png


1751699967628.jpg

  1


  翕聚是指保持内心的统一和集中,而蛰藏则是深扎根基、保持稳定的诀窍。翕聚与蛰藏是相辅相成的,缺少翕聚就无法扩展,缺少蛰藏也无法显现,两者密切相关,无法分离。


  这个秘诀其实很简单,就是将祖传秘法中积聚的那一点阳神藏于气穴里,这被称为送归土釜,需牢牢封固,也可以称为凝神入气穴。这个气穴分为内外两个部分,外窍类似于桃杏的核,而内窍则像核中的仁。


  古代仙人曾说:“混沌之前是混沌,内中的奥秘不能外传,开辟内心的层层窍门,踏破天中更高的天地。”


  这里的关键之处,老子称之为“玄之又玄”,是众多奥秘的入口;海蟾也称其为“无底”,并提到“橐有孔”,“钥匙中间有一窍”,无人能够理解,这里指的就是关键之处。


  这个窍是阴阳的起源,是精神的栖息之所,是胎息的基础,也是呼吸的始源。


  胎是神灵的居所,息是孕育生命的源泉,胎因息而存在,息因胎而栖息。而窍中之窍则是神仙长久居住和修行的真实场所。天地如同一个巨大的胎,日月的循环和星斗的转动便是真正的息。


  2


  《易经》提到:“被认同的本性保持长存,这就是通向道义之门。”


  再看看道教经典的内容,《道德经》提到:“玄之又玄,众妙之门。”这些话直接指向真实的呼吸之境。


  那么,真人的呼吸之处究竟在哪里呢?我曾经听说,《经》中提到:“藏元精的冥府在深奥之处,胎息所在的丹元宫,上面为赤色,下面为黑色,左边为黑色,右边为白色,中央黄晕之间,便是真人的呼吸之地。”


  这个位置正好在脐轮的后面,肾堂的前面,黄庭的下方,以及关元的上方。正如《黄庭经》中所提到的:“上有黄庭,下有关元,后有幽阙,前有命门。”


  脐轮在前,肾在后,中间有一个真金的鼎。


  一旦明确了这个地方,就要将之前所凝聚的神灵安放在窍中之窍,犹如龟藏于壳、蛇冬眠、蚌藏光芒、蟾蜍吸气一样,保持持续不断,既不遗忘也不干预,似有又似无,引导并收归于无形之地,灵活运转并藏匿于关闭与开启之间。


  不久之后,两人的呼吸交融,气息交织,成为丹母,守护在下田之地。外面感应到天地间的灵气和阳光正气,里面则掌控着体内铅汞的精华。就像北斗星所处的位置,众星围绕着它,经过长时间的修炼,神气归于本源,生命合而为一,而大药正是在其中孕育而生。


  然而,凝神调息都有其口诀。如果没有口诀,容易导致思绪与呼吸混乱,形成虚幻的丹药,反而会对身体产生害处。


  因此仙翁说道:“调息必须调整真实的呼吸,而炼神则需要修炼那种不受神意影响的状态。”


  《黄帝阴符经》讲到:“人们明白神之神的奥秘,却不懂得其中不被称为神的原因。”


  不神者即是性,性是神的根源,神源于性,而性本身尚未化为神。真正的神明,是在神中明亮而不模糊的,才是真正的性。


  3


  真息者即是真正的生命,生命是气的根源,而根源又源于生命本身。生命尚未完全转化为气,而气中那不断弥漫的,才是真正的生命。


  这个不神之神与那个真息之息,才是真正的伴侣,是真正的阴阳、龙虎与生命。它们紧密相连,融为一体,共同炼化,或者说是牛女相遇、雌雄相伴、乌兔同穴、日月共处、魂魄相依、金火相融。总之,这不过是一种凝神聚气的方法。


  因此,神与气不可分离,气也与神密切相连。当我们的神与气合为一体时,我们的生命得以显现。


  生与性是不可分割的,二者合为一体。这样,我们未曾体验的性与命的本质便自然而然地显现出来。


  崔公在《入药镜》中提到:“这是生命,不是神气,若从权衡的角度来看可以分为两个,而从实际的角度来看则是一体的。”


  神气虽然不是两种事物,但生命应该进行双修。然而,双修的真谛早已失传,以至于玄学和禅学两者之间互相争论高低。


  根据白玉蟾的说法:“以往遇到老师时,他亲自传授的口诀是,只需专心进入气穴。”


  气穴是内在的空间,灵魂在其中潜藏,气息亦在其内积蓄。通过如来空灵的心境,与真实的存在深深交融,心与息便紧密相依,调息可以净化心灵。在气穴中蕴藏一丝真诚的心意,就是凝聚精神进入气穴的方式。当心神集中在气穴时,需要经常回归内观,保持心念不离,便会自然运转,真实的气息在此之间升降交替,水、火、木、金则相互影响、循环变换。


  仙人谚语说:“想要长生,首先要保持长时间的视力。”


  长时间凝视上丹田,有助于精神长存;长时间注视中丹田,促使气息常存;长时间视线停留在下丹田,有利于身体健康。


站内微信:预测咨询-道家五术,六爻-事业官运-姻缘,童子命-补财库-拜斗,化太岁-化童子-符咒,祭祀-亡者-无缘子女

微信图片_20250319153232.jpg

微信图片_20230523202222.jpg

0003.jpg


客服中心
联系方式
400-065-0201
- 助理老师
新浪微博
扫一扫,与我联系
本站已支持IPv6
seo se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