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神位 神位最初为宗教界对神仙的排位顺序,每一个神仙的顺序位置,称为一尊神位,后来发展为了祖宗神位。 早在商周时期,便有了祭祀祖宗神位的习惯。随着宗族文化的壮大,给祖先供立神位的习俗也慢慢成形,因为怀念和钦敬前人,故而将祖先神化,为其设立神位。 后来,在川渝等地还逐渐出现了给祖先塑像的习俗,俗称“老爷像”。老爷像是一个将本宗族祖先的优秀品质集于一身的载体,代表着后世子弟对美好品格的追求。 那么,神位、牌位与灵位有什么不同呢? 牌位是指家庙祠堂中供奉祖先的木牌,用于祭祀祖先。它们代表着家族中已故的祖先个体,会被摆放在祠堂或家庙的祭祀台上。牌位通常由木材制作,上面刻有祖先的名字和生平事迹,是祀仪式中的重要道具。 与有名有姓的牌位不同的,一个宗族只有一尊神位(如下图),它代表着所有同宗的祖先。同出一脉的宗系可以发展得枝繁叶茂,同宗同姓的后人遍布天南地北,他们常常会去供奉神位,便是为了落叶归根,寻求血脉与内心的归属。 灵位虽然也是用于祭祀逝去的亲人,但它与牌位不同。灵位通常是一种符号或标识,代表着已故亲人的存在。它可以是一个小木牌、一个石碑、一块墓碑等,用于标记逝者的墓地或纪念场所。灵位上通常刻有逝者的名字、生卒日期等信息,以示对逝者的纪念和怀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