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慈悲 >>宫观 >> 江南36大道教名观
详细内容

江南36大道教名观

20.png


一、道教起源

     东汉中叶(126-144年)时期,道教创始人张道陵(34-156年),字辅汉,自号“天师”,丰县阿房村人,为汉代留侯张良九世孙。张道陵在蜀地鹤鸣山正式创立了道教前身——五斗米道,亦称“天师道”,简称“正一道”。在张陵死后,张衡继行其道。张衡死,张鲁割据于汉中,以五斗米教教化人民,建立了政教合一的政权。至第四代孙张盛来龙虎山传扬道学,将老子奉为“太上老君”,为道教教祖,把老子所著的《道德经》奉为道教经典。道教是中国本土宗教,以道为核心,以道为最高信仰,讲究道法自然,尊道贵德,厚德载物。


二、道教流派

       唐宋以后,与南北天师道及上清、灵宝、净明各派逐渐合流,公元1304年元成宗刺授第38代天师张与材为为“正一教主,兼主领三山符”。正天师世系均以“正一教主”身份,统领江南阁皂山、龙虎山、茅山等三大符箓道派,袭掌江南道教。1325年第39代天师张嗣成被封为“翊元崇德正一教主”,并被授权常管全国道教事务。明太祖朱元璋赐第42代正一天师张正常“真人”,并下诏让正一天师世代掌管全国道教。1682年朱元璋将道教划分为正一、全真来管理,两派道士的度牒和职衔均不相同。道教派别正式由官方划为“正一道”和“全真道”两大派。


三、江南的定义

唐贞观元年(627年),唐太宗李世民按照天下山川形势,在中央政府与地方州郡之间设立监察区,称为道,分天下为十道,下设江南道(治所在苏州),主要包括长江以南的中下游地区。公元733年江南道分为江南东道、江南西道(治所在南昌)、黔中道(治所在重庆彭水)。其中江南东道包括今苏南、上海、浙江、福建以及部分皖南和赣东北地区。公元758年江南东道又分为浙江东道、浙江西道、宣歙、福建四道;江南西道分为湖南道、江南西道。北宋时期分江南东路(治所江宁),江南西路(治所杭州)。1645年明朝的南直隶改为江南省,辖区包括江苏、上海、安徽三省市。


地理江南

江南是一个地域概念,不同的时代管辖不同的地域。一般泛指长江中下游的南岸区域,先秦时江南属天下九州之一的扬州。广义上江南的范围包括了上海、江苏、浙江、安徽、江西等五个省市中位于长江以南的地区。狭义上江南多指上海、苏南、浙北、皖南等地区。根据《中国气象产品地理分区》,江南所指区域为长江至南岭间所包含的湖北、湖南、江西、浙江、安徽、江苏、上海和福建北部等地。

      长江上游是从源头至湖北省宜昌市三峡出口的南津关,长度为4512km,占全江总长度的70.9%;中游从湖北宜昌南津关至江西湖口,长度为955km,占全江总长度的15%;下游从湖口以下至长江入海口,长度为896km,占全江总长度的14.1%‌。最能代表江南的城市有苏州、杭州、南京、镇江、常州、无锡、上海、嘉兴、湖州等。


四、江南36大著名道观目录

龙虎山天师府、龙虎山正一宫、龙虎山大上清宫、茅山九霄万福宫、茅山元符万宁宫、茅山崇禧万寿宫、南昌万寿宫、樟树大万寿崇真宫、南丰灵妙观、南城仙都观、乐安三仙观、天台山桐柏宫、杭州抱朴道院、苏州玄妙观、苏州上真观、金坛茅山乾元观、上海钦赐仰殿、湖州古梅花观、金华黄大仙祖宫、新昌重阳宫、宁波清道观、永嘉天然道观、宁德鹤林宫、武夷山桃源洞道观、葛仙山大葛仙殿、三清山三清观、庐山简寂观、齐云山太素宫、齐云山玉虚宫、衡山南岳大庙、衡阳黄庭观、五雷山玉皇殿、桃川万寿宫、通山瑞庆宫、武汉长春观、钟祥元佑宫。

1、龙虎山嗣汉天师府——道教祖庭

位于江西鹰潭贵溪上清古镇,为道教第15洞天第32福地、道教正一派兼龙虎宗祖庭。始建于1105年,为纪念张道陵天师而建,1368年明太祖朱元璋封张正常掌管天下道教事务,扩建天师府。1674年嗣汉天师府被焚毁。1779年龙虎宗第57代天师张存义根据明朝的建置进行重建。1857年太平天国攻占上清,天师府遭兵火。天师府依山傍水,规模宏大,占地4.2万多m²,总建筑面积1.4万m²,天师府为一座王府式的道教古建筑群。道观坐北朝南,布局成“八卦”形,为四进前宫后府式古徽派风格建筑群。主要建筑:府门、仪门、玄坛殿、玉皇殿、天师殿、万法宗坛等建筑;还有提举署、法篆局、赞教厅、万法宗坛、大堂、家庙、私第(即三省堂)、味腴书屋、敕书阁、观星台、纳凉居、灵芝园、以及厢房廊屋等。其中玉皇殿占地面积500m²,殿高19m,是目前天师府内最高的建筑全国重点道观。


2、龙虎山正一观——正一道的祖庭

位于江西龙虎山脚下张道陵炼丹处,初名“祖天师庙”,被誉为“昼夜长明羽人公国,春秋不老药仙宫”的神奇道观。第四代天师张盛自汉中来龙虎山“永宣祖教”,为祭祀张道陵天师而建的庙宇。1105年第30代天师张继先奉敕修葺,宋徽宗时改天师庙为演法观。1553年明世宗赐帑重修,敕修改额为“正一观”。1815年59代天师张钰又借公款修复,1947年失火。占地60余亩,建筑面积6000m²,在原址按宋代建筑风格重建,并吸收了明、清时合理建制和艺术特点。坐东向西,南北对称,主要建筑:石坊、七星池、正门、仪门、钟鼓楼、元坛殿、从祀殿、祖师殿、玉皇楼、丹房、红门、廊庑以及生活用房等。正一观是正一道祖庭的象征。


3、龙虎山嗣汉天师府——龙虎宗祖庭

位于江西贵溪县龙虎山上清古镇东部,地处龙虎山下,又称真仙观、上清宫、上清正一宫。大上清宫原为道教正一道祖天师张道陵修道之所,时名“天师草堂”。1012年宋真宗敕改真仙观为上清观,1118年升观为宫,称上清正一宫。元武宗时,敕改上清正一宫为“大上清正一万寿宫”。1713年清圣祖曾炀帑金修葺。历经宋、元、明、清,是历代正一道天师阐宗演法、降妖除魔的宗教场所,为中国道教分支正一道原祖庭。大上清宫建筑布局呈“八卦”形,重檐丹槛,彤壁朱扉,私第建筑雕梁画栋,金碧辉煌,为王府式样的建筑;使用中轴线布局,自南向北依次是龙虎门、玉皇殿、后土殿、三清阁;东西两侧为各主殿对应的配殿,由连廊及厢房相连,整体建筑主要由龙虎门、玉皇殿、后土殿、三清阁、三官殿、五岳殿、天皇殿、文昌殿、明清碑亭等组成,中国规模最大、历史最悠久的道宫之一,被誉为"仙灵都会"、"道家总会"、"百神授职之所"、"昼夜长明羽人国"。文革遭破坏,2000年重修,现仅存福地门、下马亭、午朝门、钟楼、东隐院和福地门前的三座碑亭等建筑。


4、茅山九霄万福宫——上清派祖庭

位于江苏句容市茅山积金峰南腰处,初名潜神庵,后易名元符观。茅山被称作“第一福地”、“第八洞天”,是道教上清派、灵宝派、茅山派的孕育之地。西汉时期咸阳南关茅盈、茅固、茅衷兄弟三人,隐居茅山三峰之上,创建茅庵,潜心修道,采集草药,炼制丹药,为民治病,济世救人,后功德圆满,得道升仙,人称“三茅真君”,后人为纪念他们,将句曲山改称三茅山,简称茅山。两晋时葛洪来茅山采药、炼丹,孕育了“灵宝派”。公元(502-519年),陶弘景曾结庐于“龙池”之旁修练。1106年历时九年建成,宋徽宗敕赐元符观为元符万宁宫。幽洞密集,风光绮丽,是道教第一福地,福地之中的福地。宫内主要建筑有宫门、玉华门、天宁万福殿、玉册殿、九锡殿、景福万年殿、飞天法轮殿、钟楼、藏经阁、大有堂、东库堂、西云堂、宝策殿、众妙堂、三素常、九真堂,北极阁、震灵堂、潜神庵及十三房道院等,太平天国时期,元符宫迭遭兵燹,十三房道院仅存四房。1949年新中国成立后将三宫五观合并,成立统一的茅山道院。2010年恢复重建原三宫的崇禧万寿宫,2011年下半年进行维修和改造并于年底竣工,2012年底竣工。全国道教重点宫观。

茅山道院三宫:崇禧万寿宫(位于山下)、万宁宫(山腰)、万福宫(山顶)。


5、茅山元符万宁宫

位于江苏镇江句容茅山积金峰南腰处,初名潜神庵,后易名元符观。公元(502-519年),著名茅山道士陶弘景曾结庐于“龙池”之旁修练。1106年历时九年建成,宋徽宗敕赐元符观为元符万宁宫。幽洞密集,风光绮丽,是道教第一福地,福地之中的福地。太平天国时期,迭遭兵燹,十三房道院仅存四房。山门为睹星门,拾阶而上,第一进是灵官殿,殿额石上书“敕赐元符万宁宫”七字,出灵官殿后门,登上二十余级台阶即至碑亭,碑亭后为万寿台,旧时称彰台。台上正中间建造石坊一座,名曰“三天门”,左侧有勉斋道院,院内建有黄鹤楼、东岳殿、斋堂、伙房、道舍、库房等;下三天门,上越四十九级石阶可到达太极池,太极广场。往下就是三宫最后一宫的崇禧万寿宫。九霄万福宫、元符万宁宫、崇禧万寿宫合称茅山道院。全国重点宫观。


6、茅山崇禧万寿宫——茅山道院三宫之一

位于江苏镇江句容市大茅峰西北丁公山南,俗称红庙。前身为南朝时所建的“曲林馆”,后为陶弘景的“华阳下馆”。唐贞观年间,唐太宗为王法立(王远知)建“太平观”。宁敕改“崇禧祠”,1319年赐名“崇禧万寿宫”。宫前有照壁、壁上镶嵌“第八洞天,第一福地”8个石刻大字,旁有昭明太子读书台。2011年重建,2016年8月28日竣工举行开光庆典,主要建有:大殿、法堂、三天门、养生谷、博物馆、书画院、知道堂、法箓院、斋堂、道教人才培训中心,还有养生谷、箓生楼、法箓院三个功能场所。


7、南昌西山万寿宫——净明派祖庭

位于南昌西山镇,西山是中国音乐发源地,是佛、道两教圣地,山上庵堂禅院观殿寺庙很多,道教第12洞天第38福地,是中国道教正一道分支净明道祖庭。始建于376年,1010年升观为宫,宋真宗皇帝亲书“玉隆万寿宫”赐额。1520年明武宗皇帝题 额“妙济万寿宫”,1663年大规模重修,又增建了关帝阁、宫门。1861年遭火灾,几经兴废,现存山门、仪门、正门、主殿高明殿、谌母殿、三清殿、三官殿、关帝殿及宫墙等建筑。玉隆万寿宫融合赣派建筑和明代汉族宫殿建筑风格为一体,是为祀奉道教天师许逊所建,宫门之内,正殿琉璃为瓦,重檐画栋,金碧辉煌,气势宏伟。孟浩然、范成大、王安石、欧阳修、曾巩、朱熹、姜夔、解缙等名人都留有诗章。全国重点宫观保护单位。


8、樟树大万寿崇真宫——灵宝派祖庭

位于江西樟树市临江镇合皂山东峰南麓,阁皂山“天下第三十三福地”,在宋朝时期皂阁山、茅山、龙虎山并称全国三大道教传箓圣地。公元202年道教灵宝派鼻祖葛玄(164-244年)来到阁皂山,因喜其为"真仙之宅"而结庐建卧云庵。隋代称灵仙馆;又称景德观、崇真宫、万寿崇真宫。公元1246年,宋理宗将阁皂山道观敕封赐名为大万寿崇真宫,宋徽宗时期有房屋1500间。明代宣德年间(1426-1435年),遭火焚毁,1992年重建,总建筑面积280余m²。坐北朝南,宫深五进,砖木结构,整个建筑群有四个部分:道观广场、灵官殿、祖师殿和昊天殿等建筑。主要建筑:寥阳殿、昊天殿、葛仙殿、东岳殿、藏经楼、御书阁、玉像阁、正一堂、靖谷堂、丹井室等,外围49座道堂等。

9、南丰妙灵观——神霄派的祖庭

位于江西抚州南丰县城东门外神龟岗,又名侍宸祠,为神霄派王文卿祖师弟子邹铁壁真人创建。占地面积500余m²,正门朝西北,规模很小,主殿妙灵观,观内供有雷神、天师、三官、五老、玉皇、三清等天尊像。主要供奉的神霄派创始人之一的王文卿祖师。


10、南城麻姑山仙都观——北帝派祖庭

位于江西抚州南城县建昌镇,又称麻姑庙。始建于739年,抚州道士邓思瓘(703-739)年间在麻姑山仙都观创建了北帝派道教。公元771年颜真卿(709-784年)写下天下第一楷书的《麻姑仙坛记》。《名山志》上说“中国有36洞天,72福地,分布在九州四海,唯独麻姑山,既有洞天,又有福地,秀出东南。几经重建,1992年再次重建,占地面积1万余m²,仙都观为仿古建筑群,主要有三清殿、元君殿、偏殿、半山亭等建筑。观内主要供奉麻姑仙女的神殿。还有神功泉、龙门桥、丹霞洞,长200m的书法长廊等景点。国家AAAA级景区。


11、乐安大华山三仙殿——天心派祖庭

位于江西抚州乐安县城东南20km,又名华盖山,海拔1010m。大华山绵延逶迤,浮邱峰、香炉峰、着棋峰三座山峰陡然耸起“江南绝顶三峰”。因邱、王、郭三仙在此修炼得道而成名。292年大华山始建道观,公元1075年宋神宗皇帝赐“华盖山”及“崇仙观”匾额,1389年明太祖朱元璋敕建华盖山第二门,赐“敕赐崇仙观”匾额。大华山建有三仙观正殿,南真观、林仙观、玉亭观、还有圆光亭、憩霞轩、天官坛、宾仙阁等建筑。大华山道教音乐又称法事音乐、道场音乐,始于宋淳化年间,是大华山道教进行斋醮仪式时用,列为非物质遗产。历史上有白玉蟾、颜真卿、吴澄、汤显祖、徐霞客、吴道南等都曾慕名游历大华山。道教天心派祖庭,江南十大道教名山之一,国家AAAA级景区。


12、天台山桐柏宫——中国道教南宗祖庭

位于浙江台州天台县桐柏山上,原名桐柏观。公元238年由孙权遣葛玄开创,公元711年睿宗下诏在法轮院墟址上为司马承祯(639-735年)建桐柏观。1008年改名桐柏崇道观。为道教主流全真派南宗祖庭。1973年,桐柏水库建成蓄水,桐柏宫址沉于水底,部分建筑和文物移往鸣鹤观(俗为老桐柏宫)。桐柏新宫现为浙江道学院所在道观,道观规模宏大,殿宇众多,配套设施齐全,宗教文化功能完备。宫观依山而建,面朝桐柏水库,沿中轴线,山门、紫阳广场、灵官殿、主殿紫阳殿(供奉紫阳真人)、三清殿等建筑。两侧有配殿:钟楼、鼓楼、文昌殿、财神殿、吕祖殿、元辰殿、桐柏真人殿、大通明宝殿、方丈室、祖堂、寮房等、青华塔等。1692年由龙门第十代高清昱开创在桐柏宫又创立了桐柏宫派。中国道教南宗祖庭。


13、杭州抱朴道院

位于杭州市西湖北岸的葛岭山,原名抱朴庐、葛仙庵。始建于晋,清代重修增建,改称“抱朴道院”。为供奉著名道学家、化学家、医药学家葛洪祖师之道教庙观。门外院墙随山势起伏,宛若一条游动的黄龙,因有“龙墙”之称。道院主要有正殿葛仙殿(奉祀葛洪)、太极阁、元辰殿、广灵殿、救苦殿等殿堂,还有半闲草堂,红梅阁,抱朴庐,炼丹古井、炼丹台、葛仙庵碑等古迹。葛岭抱朴院曾与黄龙、玉皇合称西湖三大道院。全国重点宫观。


14、苏州玄妙观——江南第一古观

位于苏州市观前街,初名叫“真庆道院”,后来曾改称为“开元宫”、“天庆观”。创建于276年,玄妙观极盛时有殿宇30 余座,西晋时期最大的道观。公元1179年重建的主殿三清殿面阔9间,进深6间,高约30m,建筑面积1125m²,重檐歇山,巍峨壮丽,是江南一带现存最大的宋代木构建筑。公元1295年元朝皇帝下令改为玄妙观,所以被称为“江南第一古观”。几经重建,现有:殿堂七座,中路有正山门、三清殿,东路有文昌殿、斗姆阁、寿星殿,西路有雷尊殿、财神殿。观内保存有大量文物,其中:老君像石刻,为唐吴道子绘像, 唐玄宗题赞,颜真卿书,由宋代刻石高手张允迪摹刻,可称“四绝”碑,是国内仅存的两块老子像碑之一。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15、苏州上真观——江南第一观

位于苏州穹窿山的三茅峰,海拔341.7m。始建于汉平帝元始年间,殿宇依山而筑,占地数百亩。清朝末年,上真观殿堂轩阁,有房二千余间,分三十六房分管,有宫殿轩阁堂四十余座;最鼎盛时为清同治年间有5048间房,成为江南道教中心。民国期间毁于火灾,1991年重建,依山势而建,沿中轴线排列,从东向西,依次:山门殿、三茅殿、玉皇宝殿、三清阁为中轴, 两侧建有金钟、玉磬楼,祖师殿、天师殿、观音殿、文昌殿、药王殿、财神殿等。乾隆皇帝六次南巡,其中四次去了上真观。


16、金坛茅山乾元观

位于江苏常州金坛区茅山旅游度假区,茅山东麓青龙山郁岗峰,秦时李明真人炼丹之地。南北朝时上清派茅山宗开派宗师陶弘景真人隐修于此,建“松风阁”。唐代上清嗣宗师李玄靖真人居此,唐玄宗为李真人敕建“栖真堂”及“会真”、“侯仙”、“迎恩”、“道德”、“拜表”五亭。宋代上清嗣宗师朱自英真人奉旨在观设九层坛行法,为国建醮祈福,为皇室祈嗣。次年,仁宗生。1025年宋仁宗赐名“集虚庵”,续敕改称“乾元观”。茅山乾元观规模宏大,殿宇重重。元代时期,房屋有800多间。为茅山道教圣地“三宫五观”之一,观内保留着一口炼丹古井,被称为“仙水”。抗日战争期间,被日军烧毁,1993年恢复重建,定为坤道院,占地300亩。主要建筑:牌楼、紫光坛、大罗宝殿、灵官殿、东拜殿、西拜殿、玉皇殿、三茅祖师殿、慈航殿、钟鼓楼、斋堂、道教文化广场,中国龙文化御道等,殿堂房屋三百多间配套设施。乾元观为全真派道院,江苏省唯一一所坤道道院。


17、上海钦赐仰殿

位于上海浦东新区钦洋镇源深路口,名“东岳行宫”,相传三国时东吴孙权为其母吴国太而建,清乾隆改为“钦赐仰殿”。九十年代初,钦赐仰殿整体修建,占地7000余m²。主要建筑:牌楼、东岳殿、三清殿、四御殿、三官殿、相公殿、城隍殿、财神殿、灵官殿、甲子殿等。供奉东岳大帝。钦赐仰殿为上海市现存规模最大的道观,全国重点道观。


18、湖州古梅花观——江南地区最大的道教子孙丛林

位于浙江湖州市吴兴区道场乡金盖山的桐凤坞上,又称“古梅花观”,“纯阳万寿宫”。公元1796年为全真教龙门派第11代传宗弟子闵苕敷创建,尊陆修静为开山祖师。1870年重建,历经13年竣工,占地2500m²。道观依山而建,层层而上,主要建有:天将殿、抱云庵、存希堂、纯阳殿、五祖殿、崇德堂、官厅子(即客堂)、玉皇阁、巢鸾阁、斗姆阁、古书楼、本山祖堂、怡云院、大悲阁等130余间。道教中全真教龙门派在江南的活动中心,全真道龙门派支派云巢派祖庭。浙江境内现存最大的道观,江南地区最大的道教子孙丛林。


19、金华山黄大仙祖宫

位于浙江金华市双龙国家风景区内居鹿田湖畔,黄大仙姓黄名初平,号赤松子,公元328年,生于兰溪市黄湓村。1996年9月祖宫落成开光,占地7.9公顷,宫殿建筑群占地1.8公顷,进深716m,七进阶祖庭由19处宫楼、阁、台组成。祖宫三大特点:一是道院大,占地79999m²;二是宫殿大,栖主神的赤松宫和三清宫均占地1000m²,屋高20m的重楼高阁。三是殿内陈设法器大,雕花香案长7.2m,铜钟的直径1.5m重达3吨。在黄大仙祖宫的赤松宫与灵宫殿之间有一个祭坛,直径18m,占地255m²。“不是天坛,胜似天坛”。江南最大的道观。


20、新昌重阳宫

位于浙江绍兴新昌县,地处穿岩十九峰风景名胜区,深藏于山峦环抱、碧水流淇的桂竹谷中。重阳宫为道教第十洞天、第六十福地和道教上清宗坛。重阳宫风景区分四部分:由“通灵入妙区”、“太清院”、“月老祠”、“道家文化养生园”组成。通过牌楼、太清院依山而建,沿中轴线上依次:灵官殿、三清殿、三皇殿、升仙台等建筑,左右设有钟鼓楼。西侧配殿:三官殿、慈航殿和三阳殿;东侧配殿:财神殿、天医殿和转运堂。院前广场东侧之楼阁拟建醮坛,以作斋醮祭祷。历代有高道葛洪、王羲之、谢灵运、顾欢、司马承祯、吴筠、李白求仙隐逸,素为浙东之道教胜地。它是浙江省规模最大的道教宫观之一。


21、宁波清道观

位于浙江宁波江北区慈城镇东门的塔山上,始建于749年,公元1160年由道士叶景虚重建,1391年道士王智静将邻近“至道”“崇寿”两宫并入,改称“清道观”。几经兴废,文革被拆,2007年重建,建筑面积3000m²,道院依山而建,错落有致,主要有:山门、仪门、戏台、雷祖殿、东岳殿、玉皇殿、三清殿、元辰殿、茅君殿、灵官殿、十王殿、关岳殿、藏经阁和老子台等20个单体建筑。江浙最负盛名的道观之一。


22、永嘉天然道观

位于浙江温州永嘉县东蒙山风景区,始建于晋代,素有“浙南第一洞天”之称。东晋道学家炼丹家葛洪、南齐丹道家陶弘景、北宋神霄派领袖人物林灵素等道教祖师皆在此修行。道院依山而建,四周悬崖陡壁,风景幽美,犹若仙境。天然道观现存有两大古洞,一为餐霞古洞,洞高3m,深5m,宽4m;二为长生洞,北宋著名道士林灵素也曾在此修行。80年代开始重庆,2005年大规模整修,主要有:奉仙阁、胡公祠、祖师殿、玉皇殿、慈航殿等建筑。温州道教全真龙门派祖庭。


23、宁德鹤林宫

位于福建宁德市霍童山大童峰居五岳之首,亦称“游仙山”,公元747年唐玄宗敕改为“霍童山”,并敕石偈篆刻“霍童洞天”四字。占地面积32.4亩,总建筑面积4000m²,主要建筑:凌霄殿、三清殿、东岳大帝、奶娘宫、林公宫组成。霍童洞天曾有韩众、葛玄、左慈、王玄甫、邓伯元、褚伯玉、陶宏景、白玉蟾等二十多位著名道人修炼霍童山。中国道教南方发祥地——“霍林洞天”,为道教第一洞天,古时为道教四大名宫之一。


24、武夷山桃源洞道观

位于福建武夷山六曲畔内旅游的景区,始建于唐天宝年间(742-756年),当时武夷山仙灵之说吸引大批高士来此隐居修炼。宋代名儒陈石堂、高士吴正理曾居此炼养著述,道教南宗白玉蟾真人也隐居桃源炼丹。占地20亩,道观主要建有:山门、灵官殿、三清殿、玉皇殿等建筑,左右配有三皇元君殿、真武殿、三官殿、藏经阁等建筑。1995年桃源道观与武夷山景区共同筹集资金制作了世界上最大的老君岩雕,高16m,宽11m,厚10m,造像逼真庄严‌,神态和蔼可亲。武夷山道观还有规模最大的武夷宫(只剩三清殿、万年宫)、止止庵(遗迹)。


25、葛仙山大葛仙殿

位于江西上饶铅山县葛仙山镇武夷山北麓,又称葛山。主峰葛仙峰海拔1096.3m,景区面积50km²,号称“中华灵宝第一山”。因汉末(238-251年)江左著名道士、医药学家、道教灵宝派创始人葛玄(164-244年)在此炼丹、飞升,故易名葛仙山。大葛仙殿始建于1092年,俗称葛仙祠,依山筑殿,坐东北朝西南,有大葛仙殿(主殿)、老君殿、观音殿、三官殿、灵官殿、地母殿、玉皇阁等建筑,山后还有为纪念葛玄母亲的娘娘殿。主殿大葛仙殿的殿门与大香炉、香炉峰(海拔1037m)构成三点一线,建筑构思考究。葛仙山集宗教文化与自然风光为一体,是道教和佛教和睦共处的宗教地,形成了“一山两教、道佛双修”的宗教文化。 国家AAAA级景区。


26、上饶三清山三清宫——露天博物馆

位于江西上饶玉山三清山三清福地南侧九龙山口的龟背石上,海拔1533m,占地总面积1750m²。相传东晋年间(公元326-334,或357-361)葛洪与李尚书“结庐炼丹”修道于三清山。坐北朝南,前殿后阁,左右厢房,两层两进。整个殿内梁、柱、墙、池、门以花岗岩琢磨铺造为主,镶嵌得严丝密缝,是古代建筑艺术的精品之一,是三清山道教古建筑群的“露天博物馆”。道观属全真派。


27、庐山简寂观

位于江西九江市庐山南麓金鸡峰下,公元461年道士陆修静创建,宋明帝诏谥为“简寂先生”,故庐山的太虚观也改名简寂观。庙宇宏丽,规模雄伟,金宫玉阙,倚崖六层。南朝时为庐山最大的道观,也是江南最大的道观之一。简寂观为陆修静修道、传教、整理道经、编撰道 斋式仪范类道书之所,元代以后,逐渐衰败。现在的简寂观已不复当年的繁华,已是荒凉破败,颓垣败井,仅存正殿外,尚有礼斗石、道藏阁、听松亭、放生池、捣药臼、六朝松等建筑及名胜。2024年1月已经启动简寂观景区工程的建设,敬请期待。


28、齐云山太素宫——四大道教名山、五大仙山之一

位于安徽黄山市休宁县齐云山齐云岩边,原名佑圣真武祠,公元1532年龙虎山正一派第四十八代天师张彦頨奏令道众赴白岳建醮祈嗣灵验,明廷遂改白岳为齐云山,敕修真武祠并改名为玄天太素宫。由于文革被破坏,太素宫现存建筑占地面积达1600m²,主要由玄天金阙石坊、山门、 前殿、玄帝殿、玉虚殿、三天门、十将台、客堂、钟鼓楼、 道舍及左右配房等。


29、齐云山玉虚宫

位于安徽省休宁县齐云山紫霄崖下,宫观建筑主要由四柱三层楼阁式石坊和石洞组成。公元1515年由养素道人汪泰元仿武当山建玉虚宫于紫霄崖,玉虚宫主祀真武大帝。由“太乙真庆宫”、“五虚阙”、“治世仁威宫”三个石坊组成,石坊上有神鸟异兽图案的浮雕,宫内便是石洞。宫前建四柱三层楼阁式石坊一座,坊高17m,以红色砂岩镌成,古朴典雅,独具特色。建筑气势雄伟、筑工精巧,与天然的紫霄崖浑为一体。宫左现存明画家唐寅撰书《紫霄宫玄帝碑铭》碑一通。国家AAAA级景区。


30、衡山南岳大庙

位于湖南衡阳市衡山脚下的南岳古镇北端,初为司天霍王庙,后改为南天真君祠。始建于隋代,经唐、宋、元、明、清代十六次修缮扩建,公元1882年重建,占地面积98500m²,建筑面积2.58万m²,故有“江南小故宫”之称,是衡山最大的古庙,也是五岳中规模最大、最完整的宫殿式庙宇。南岳庙坐北朝南,前临寿涧水,后枕赤帝峰。中轴线分为九进四重院落,由南至北依次为棂星门、奎星阁、正川门、御碑亭、嘉应门、御书楼、正殿、寝宫、北后门。东西两厢分别是道教八观和佛教八寺。南岳大庙是佛教、道教和儒教三教并存的寺庙。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31、衡山黄庭观——上清派祖庭之一

位于湖南衡阳南岳衡山集贤峰下,五代时名“魏阁”,始建于公元816年,公元1115年宋徽宗赐名“黄庭观”。中国道教史上最早的“上清祖庭”,是道教上清派第一代宗师魏华存修道、注经、羽化升天之地,有“魏夫人”和“南岳夫人”之称。历经元、明、清各朝,屡有修建;公元1909年重修,2011年大修,观宇占地一亩余。黄庭观依山临壑,叠石而成,观内古木参天,环境幽静,主要有黄庭胜境、山门、牌坊、憩凉亭、过殿、魏元君殿、厢房等三进两厢建筑组成。


32、五雷山玉皇殿

位于湖南张家界慈利县五雷山风景区,五雷(仙)山,原名雷岳,海拔1000m,素有“楚南第一胜境”之称。五雷山道教“始于唐、盛于明”。唐代 "李靖” 于此草创道观;元末张兑归隐于此,布施福地;万历后期,常德荣定王朱翊鉁和澧州华阳王朱奉鈗将塬有宫、观增修成36宫,72殿,建筑面积超过5000m²。整个建筑群倚山势而建,风格类似湖北武当山,庙宇聚建在长1公里多的山脊背山上,主要建筑:金殿、观音阁、王爷殿、玉皇殿、财神殿、赤帝宫、斗姥宫、关圣殿、一天门、二天门、朝圣门等,因此成为“楚南名山"。2006年重建,湖南最大的道教文化群落。


33、桃川万寿宫

位于湖南桃源县桃花源镇的,原名桃源观,始建于晋代,唐宋时期香火极盛,有“三十六层,七十二座观,走马关山门”之盛况,1112年宋徽宗钦题“桃川万寿宫”匾额,明清毁于战乱。1992年在原址上仿照北京故宫太和殿而重建上宫,坐北朝南,拾阶而上,左右对称,三宫格局,拥有武当行宫、三清殿、龙虎殿等十八栋殿堂楼阁。桃川上宫面阔52.8m,高24.8m,进深27m,比南岳大庙宫殿还大,目前为国内单体建筑最大的道教宫殿。2016年重修了桃川宫的中宫、下宫包含:两个牌楼山门、灵官殿、大罗宝殿、东西行宫、观音殿、财神殿、钟楼、鼓楼、真武殿、女娲殿、王母殿、水府阁等建筑。为道教第35洞天,第46福地”的桃花源,流传着王母娘娘的神话传说。


34、通山瑞庆宫——玄门御制派祖庭

位于湖北咸宁通山县境九宫山巅,海拔达1230m,第25小洞天乃幕阜洞天,玄门御制派祖庭。1187年张道清真人在九宫山亲手创建钦天观,1204年南宋宁宗皇帝赐钦天观更名“钦天瑞庆宫”。张道清真人先后受南宋、元、明、清等历代皇帝降诏加封,先后有“圣旨”17道。1996年复建,2005年整体建成,建筑面积4700m²,瑞庆宫坐北朝南,正门正对着云中湖,沿中轴线上依次:灵官殿、真君石殿、祖师殿、妙应殿、三清殿、财神殿、真牧堂、百草堂等建筑。


35、武汉长春观

位于武汉市武昌双峰山南坡,以其创始人丘处机道号“长春子”命名。始建于元代,为全真派龙门宗创始人丘处机弟子所建,以纪念丘处机率18大弟子在元军南下时“一言止杀”济世救民之功德。长春观依蛇山而建,砖木结构,坐北朝南,整座殿宇分为左、中右三路从下而上,层层递进。中路主体建筑分为五进:灵官殿、二神殿、太清殿、古神坛、古先农坛,两坛之间为“地步天机”和“会仙桥”。左路:斋堂、寮堂、邱祖殿、方丈堂、世谱堂、纯阳祠等;右路:十方堂、经堂、大客堂、功德祠、大士阁和藏经阁等。国家道教重点宫观。


36、钟祥元佑宫

位于湖北荆门钟祥市龙山脚下的镜月湖畔,为明嘉靖皇帝朱厚熜御敕所建的供皇帝返乡、皇室宗亲和州府官员朝奉显陵或举行其它重大祭祀活动的焚修祝厘之所。1540年动工兴建,1553年建成,坐北朝南,中轴对称,其形制结构与北京故宫类似,又与武当道观相仿,宫门券顶上镶嵌着嘉靖年间内阁首辅严嵩手书的“元佑宫门”四个盈尺大字。文革被破坏,1979年起重修,2012年维修翻新,2016年修缮,总占地面积1.5万m²,气势恢宏,庄严华丽,极具明代皇家道观风格,被世人誉为“三楚巨观”。主要有:宫门、延禧坊、琼花琉璃照壁、钟楼、鼓楼、元祐殿等建筑;殿后东为宣法配殿,西为衍真配殿,两殿间为三洞阁。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五、江南四大美景

1、江南四大道教名山

龙虎山、三清山、齐云山、茅山。

2、江南四大湖泊

太湖、鄱阳湖、梁子湖、洞庭湖。

3、江南四大城中湖:(扬州瘦西湖位于长江之北)

杭州西湖、武汉东湖、南京玄武湖、南昌青山湖。

4、江南四大水乡

碧玉·周庄,梦里·西塘,水阁·乌镇,拆字·同里。

5、江南四大名楼

滕王阁、黄鹤楼、岳阳楼、阅江楼。

6、江南四大名园

南京瞻园、无锡寄畅园、苏州留园、拙政园。

7、江南四大名亭

杭州湖心亭、滁州醉翁亭、长沙爱晚亭、九江烟水亭。


     《江南36大道教名观》是关于传承和弘扬我国宗教文化的文章,江南地域为长江之南,襄阳、荆州、武当山位于汉江之南长江之北,武夷山离长江太远,主要是湖北宜昌至长江的上海入海口以南一带的著名道观,具有影响力和代表性的道观。


站内微信:预测咨询-道家五术,六爻-事业官运-姻缘,童子命-补财库-拜斗,化太岁-化童子-符咒,祭祀-亡者-无缘子女

微信图片_20250319153232.jpg

微信图片_20230523202222.jpg

0003.jpg


客服中心
联系方式
400-065-0201
- 助理老师
新浪微博
扫一扫,与我联系
本站已支持IPv6
seo se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