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诚必真,率性直行】 圣人无常心,以百姓之心为心。善者,吾善之,不善者,吾亦善之,德善。信者,吾信之,不信者,吾亦信之,德信。圣人之在天下,歙歙焉,为天下浑其心。百姓皆注其耳目,圣人皆孩之。一一《老子·第四十九章》 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矜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一一《礼记·李运》 在中国传统哲学中,诚在树立起本体地位之后,其影响涵盖诸多方面。围绕着人这一核心主体,诚体现在待人接物、言语行止等交往活动中,就意味着真诚、率直。由此,以“真”为意义表象,诚成为体现个人品性修养的重要内容。 在与人交往中,真诚是最基本也是最重要的态度。习近平总书记在谈及国际交流合作时说道:“加强人文交流,不断增进人民感情。以利相交,利尽则散;以势相交,势去则倾;惟以心相交,方成其久远。国家关系发展,说到底要靠人民心通意合。”“以心相交”,就是将真实的内心呈现给对方,这是最真诚的表现。习近平总书记虽然谈的是外交政策,但是“以心相交”同样适用于一切交往中。在现代商业社会,“以利相交”“以势相交成为普遍存在的不良现象。然而,利、势的相交,是简单的物质交换,是直白的利益置换,是冷酷的商业规则,如此双方必然患得患失、锱铢必较。这种建立在利、势基础上的交往合作,根基不牢,随时可能导致两败俱伤。 以心相交,就应直道而行,不考虑利益、权势等外在因素。孟子曾举例说: 我们突然看见一个小孩要掉进井里,必然会产生惊惧恻隐之心。这种心理的产生不是因为想要去和这孩子的父母拉关系,不是因为想要在乡邻朋友中博取声誉,也不是因为厌恶这孩子的哭叫声而是人人都具备的最基本、最真实的不忍人之心。在现代社会,社会交流更加密切、更加频繁,真诚得到了更真切的体现。以权势作标准交朋友的,权势失去了,交情也便随之断绝;以利益作标准交朋友的,利益穷尽了交情也随之结束;而以心交心作标准交朋友的,真心付出了,交情也会真诚至善。总而言之,以心相交,方能推心置腹,坦诚相见;以心相交,方能不怕火炼,历久弥新。 因此,在与人交往中,每个人都应该坚守自己的初心,坚持自己的本真,不受外在利益因素的干扰,依循自己本心的召唤,这就是率性直行,也就是《中庸》所说的“天命之谓性,率性之谓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