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动态

详细内容

话说护身符

20.png

节假日,很多人都会去游览宗教胜地,顺便为自己或家人求取一道护身符,成就美好的愿望。护身符,是道教用于护身护命,在险恶环境中增强安全感,从而树立信心的基本的手段。在道教组织内部,从初入道时起,便会由师父赐以护身符。道教徒相信,此符佩于身上,可以召聚本命星君和其他神灵卫护身体。如很多宫观护身符上就有咒语“本命神将,本命星君。常垂荫佑,护我身形”,就是对其功效的宣示。说到这种护身符的来历,先要一般地谈谈道符。



符,是一种似画非画、似书非书的奇特文书。它们通常由道门独创的文字构成。这种符字,常称天篆、云篆,笔画扭曲虬结,有时其中还配有神将的画像,压邪的法器。它的来历,可能与古代对文字的特殊信仰有关,更直接则是从凡间的兵符等得到启发。古人相信,文字不但有沟通人际信息的作用,而且还能厌劾鬼神的功能,所以传说黄帝时仓佶造字,便惹得“鬼夜哭”——大概是怕从此有了一种对付自己的厉害武器罢。在古代军政体制中,有一种调动军队的信物,叫做符或兵符。战国四大公子之一的信陵君窃符救赵的故事,便是说他偷了魏王的兵符,调动军队解救了被秦军包围的赵国。战国时的兵符,剖成两半,一半在领兵的大将手里,一半由朝廷保存。要调兵时,派使者持符晓喻将军,传达命令,若两半符能相合,便是真使。现在讲的“符合”一词就是从这事演化来的。所以符是一种权力凭证。很早的时候,这种权力凭证被用于鬼神世界,至迟在秦代已经有巫师在使用符,当时称“禹符”。汉代,这类符也被广泛地应用于镇幕、治病等民间信仰之中。




早期道教也吸收用符的方法,而且与他们的组织结合起来,形成符箓,符用于调动天兵神将,箓归受者佩带于身,上书神名和召役他们符,表示有相应的神吏供道教徒召役使唤。早期的天师道、太平道都以符水为人治病,治好后便吸收他们入道。以后,天师道创用的给道民授符箓的办法为其他许多道派所采用,用为收授门徒的主要方式,这类道派称符箓派。至于符,无论是以炼丹为主的丹鼎派,还是金元时形成的全真派,都在使用,非独符箓派为然,只是由传统的符箓派归并而成的正一派,对此更加重视,传承也更加有绪。符的主要功能在于召役神将,因此也就有了镇压邪魅的作用。因为应用的范围广,召役的神灵多,符的种类十分烦多,晋代的葛洪所写的《抱朴子内篇·遐览》中提到的各类符合五百多卷,以后出来的更是汗牛充栋。在道教的各种仪式中,开坛就要用符,镇坛符是其中常见的一种,至于上表、破幽、驱邪,都有不同的符,护身符,是符中最简最基础的一种,专门用来保佑受之者本人身心安宁。




护身符的功效为求得身心安宁,由于各道派所召役的神灵不同,所传符字系统不同,护身符的形象、结构也有差异,不过其构图主要以符字,而各符字间的联结又是勾心斗角,外人难以读懂,则是差不多的。



天师府传出的护身符


顺便说说,护身符在社会上影响扩大以后,在中国人的语言中也留下了印记,俗语中的“护身符”泛指能对其人加以保护的物件,往往与某种社会势力相联系,所以《辞海》对它的解释是“借用来比喻恃强横行的庇护势力”。同时,现在凡是宗教名胜周围小贩贩卖的物件中,各类“护身符”占有极大比例,然而拿来一看,大多是神像、八卦之类,虽有“符名”,却不符实。那是道教的护身符在社会上流行后,许多功能类似的吉祥物,也借用了它的名号以求行时。


微信图片_20230523202222.jpg

0003.jpg


客服中心
联系方式
400-065-0201
- 助理老师
新浪微博
扫一扫,与我联系
本站已支持IPv6
seo se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