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法器法器,顾名思义,就是道士在做法事时所用的器物,在道教的宗教生活和道教的斋醮科仪活动中有着重要意义和作用,甚至有的是道士们相伴终身、须臾不离的物件。 道教法器的种类很多,构造和材质各异,但是按其用途和宗教涵义来说,大致有这样四个方面的宗教用意: 一是在斋醮法事里,法器具有沟通神灵的作用。法器的音响能够上达天庭,下送地狱,把主持法事的高功法师的意愿、祈求转达给神灵、幽冥,以达到人神互感交流、天人感应的目的; 二是在道教的科仪里,用于演奏道教音乐或进行伴奏,烘托宗教气氛,营造神秘天上人间的特殊氛围; 三是在符箓道场里,用于避邪、驱鬼、伏魔、降妖,达到扶正祛邪的愿望; 四是随身携带或佩带,其主要用途也基本上属于避邪伏魔,同时也具有防身之用。 下面,我们就道人生活和法事活动中最常用的法器及其宗教涵义,简要介绍如下: 道场里设置的“十宝”法器除了钟鼓外,在道教科仪道场里设置的“十宝”法器。道教的法事道场,如放河灯、施食炼度、拜斗、罗天大醮等等,尽管程式不同,但是,道场里摆放的法器大致相同,通用的有十种,通称为道场“十宝”: 01 斗 斗即星辰,坛场置斗,象征着宇宙,大千世界。道经《洞真太上飞行羽经九真升玄上记》中解释说,斗为“阴阳之根本,二象之玄纲”。祭祀斗星,能够祈祷天下太平,万物生育繁茂,社会生生不息。 02 灯 在道教的法事道场中,灯是最常用的法器之一。 灯,就是用香油点燃的长明灯,一般放置在坛场神坛的中央。其作用是代替日、月、星发出的光芒,以神光照亮幽冥世界,为孤鬼亡魂照亮超度往生的道路。 道经说:“缠然凤烛灿银灯,能照幽阴放光明,万道霞光开幽暗,九色潋滟照酆都。斋主今将灯供养,拔度幽魂上天堂。” “灯供养,普照万天中,潋滟照明幽夜狱,银灯开出曙光腾,直至蕊珠宫。三界上,火树玉玲珑。万道霞光辉碧落,五色潋滟照酆都,天地悉皆通。” 03 剑 剑本来是古时战场上人们使用的一种兵器,后来因其刃口锋利,被假为法器用在法事道场之中,用来降妖除魔。在道教法器中,剑基本有两种类型,一是用金属制造的剑,主要用铜和铁制造;再就是用桃木制造。金属造的剑,刃口锋利,长约七市尺,正反两面刻有七星,通称七星剑,阴阳两把合用,一般放置在法坛之上。高功法师在做法事时,口中念动咒语,双手舞动法剑,只有剑刃寒光闪闪,挟雷电夹神风,妖魅不敢近前,鬼怪避去甚远,阳刚之气伸张,阴霾之气具无。 宋人王钦若在《翊圣保德传》中讲到剑的法器作用时写道:“剑法有三……有疾之人,俾汝挥击,邪气销铄,其人无损。或地祇作孽,水族生妖,分野为灾,国家轸虑,当以上剑治之。或山泽之怪,飞走之雄,震骇闾阎,侵毒黎庶,当以中剑治之。或魑魅之徒,夔魍之辈,挟邪暴物,作祟害人,当以下剑治之。”由此可见剑在法事道场中的作用。而桃木剑多挂在法坛的入口处,民间传说,桃木能避邪降妖压灾。《道书援神契》:“古者拔除不祥用桃木,后羿死于桃棒,故后世逐鬼用之。” 04 镜
在宫观和坛场使用的镜子,为圆形,道人称之为照妖镜,悬挂在坛场神龛的正上方。道教认为镜能够照出魑魅魍魉的原形,使其不敢靠近坛场,不敢进入宫观,急速远离红尘。《抱朴子》在谈到镜子的作用时说:“是以古之入山道士,皆以明镜九寸已上,则老魅不敢近人。” 05 令 牌 中国古代官署衙门在断案结案、调兵遣将、召集人马时,在案头拍令牌表示决心已下,立即行动。道教举办法事道场的根本目的也在于召役天兵神将,驱走妖魅,保生者福寿安康,让孤魂超度天堂。 因此,令牌对于高功法师是至关重要的法器。高功此时替天行道。道经《道法会要》指出:坛场上“或问变神之道如何?师(指法师)曰:元始祖劫一气分真,我即元始,元始即我。此即谓之变神”。当高功法师将令牌拍下,同时念道“急急如律令”咒语,天兵神将迅即赶到坛前,听候差遣。这时,法事进入高潮,道场达到目的。 一般来讲,宫观里的令牌,用红色的枣木或枫木制作,质地结实且醒目,大小规制同戏剧舞台上用的令牌相同。只不过,道教用的令牌正面刻有“五雷号令”,阴面刻有“总召万灵”的字样,以突出其宗教色彩。 06 木 鱼 无论是在佛教的寺院或是在道教的宫观里,木鱼是最为常见的法器之一。木鱼为优质木材所制,外形像鱼,中心掏空,敲之声音清脆响亮,悦耳动听。 木鱼的用途有二:一是诵经时,边敲打边念经,随着木鱼声音的高低快慢,诵经则有抑扬顿挫韵律。二是较大的木鱼,因其音量很高,有时用于替代钟鼓,起着发号施令的作用。 《百丈清规·法器章》:“相传云,鱼昼夜长醒,刻木象形,击之,所以惊昏惰也。”从这里可以看出,诵经时敲木鱼,是在警示诵经之人,出家修道不能有丝毫懈怠和懒惰,必须勤勉自励,功夫到家,修为自然如鱼得水,定成正果。 07 笏 板 在中国古代封建王朝,大臣们每天清晨要上早朝,到金銮殿议事。每一位向皇帝汇报工作的大臣的双手都举着一块笏板,笏板背着皇帝的一面上写着应向皇上汇报的事项。 道教的坛场,法天象地,犹如人间朝堂。高功法师,双手捧定笏板,面向天帝,其宗教意义在于:其一,意念中上达天庭的符箓咒语,尽书笏上;天帝神仙的旨意,也全录在板中,谨遵实施,不敢疏忽遗漏;其二,手捧笏板谒圣,寓意遮拦自己,不直接冒犯天颜。 道经《洞真太上太霄琅书》载,笏:“以竹为之,长二尺四寸,广三寸,厚三分,饬以象骨,加以鱼须,持之于手,插笔于头,君上有命,恐勿有忘,是以书之,使勿漏失,遵奉施行,记之简牍”。 08 法 尺
09 印 又称法印,也就是印记,标识的作用。“通言印者,印定诸法,不可移解。”意思是说,凡是宫观的诸般通天达神的法文,加盖法印后,即成定势,再不能更改。在宫观和坛场里,凡是道人向天庭神仙进献的大表、青词、悬挂的旌幡、念诵的咒语、画的符箓等等,都必须加盖法印,以示慎重。而且,只有加盖了法印,才能够证明是出自教门之手,天庭神仙才能接受,符箓幡文才会有灵气。一般地说来,一个宫观或一个体系的宫观(如武当山宫观),只能有一枚法印,体现宫观的威严。法印的大小,没有一定的规制,形式多以正方形为主,字体多以篆体为主,材质以汉白玉等名贵石材为主。如武当山的“都天大法之宝”法印,已成为该山的镇山之宝。 10 如 意 《太清玉册》载,如意曾经是黄帝战蚩尤的兵器,经后世逐步改革成为“天真执之,以避邪魔”的法器。 道教所崇奉的最高天神“三清”之一灵宝天尊手捧如意,既镇邪魔,又迎吉祥。 道教宫观都把如意安奉在神龛前的香案上。如有法事道场时,或其他重大宗教活动时,当家方丈,或讲经说法,或朝谒神圣,或礼斗拜天,都应把如意捧在手中,才能进行有关仪式。 如意用上好的木材或玉制作,长约半米左右,略弯如“心”状,顶端作灵芝等朵形,以示吉祥如意。
当然,道教的法器的种类、用途远远不止本文所表述这些。这里,只是结合部分宫观的实际情况,择其要者,作以粗略的介绍。同时,由于历史的发展和道教科仪的改革,上述中有的法器用途也正在改变。 本文内容资料图片源自网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