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易学文化 >>周易命理 >> 修炼丹田众说纷纭,气沉丹田究竟是何种感受?
详细内容

修炼丹田众说纷纭,气沉丹田究竟是何种感受?

20.png


640 (1).jpg

  1


  气沉丹田是一种通过意念引导和意识想象力产生的个人体验,客观上没有实物标准可以进行考察。


  这是因为:


  1.沉入丹田的气并不是通过口鼻呼吸而进入体内的具体物质(指空气)。现代解剖学告诉我们,呼吸是由肺来完成的,空气经过支气管进入肺泡,在血液的作用下进行氧气的过滤和交换,使用后呼出二氧化碳。在这个过程中,空气只能够被吸入肺部,而肺是一个封闭的器官,无法将空气散发到其他地方,更不能通过横膈膜进入丹田。


  2.那么,进入丹田的气究竟是什么呢?根据道家功法的理论,人体内的气可以划分为“元气、宗气、卫气、营气”四种类型。这四种气体并非自然界中存在的物质气体,不应与通过口鼻呼吸的气体混淆。它们是生命活力和脏器功能的体现,属于功能性气体。


  正如《类经》中所说:“在天空中的气,通过鼻子吸入……在水谷中的气,通过口腔摄取”,“气是人身体的根本,若根本缺失则枝叶必然枯萎。”


  因此,气在胃部称为“胃气”(代表胃的功能),在肾脏称为“肾气”(代表肾的功能),在表层则是卫气(保护身体表面,抵御外邪的功能),在中焦则是营气(为五脏六腑提供营养、维持全身功能)。这些气的状态与人体健康密切相关,因此《素问》中提到“百病皆生于气”,也就是说,气的失调正是疾病存在的根源。


  这种气不是普通的空气,而是可以充满全身的特殊气体,当然也能聚集在丹田部位。这种气便是修炼内丹时所提到的内气,也就是本文所讨论的气沉丹田的气。


  3.气沉丹田是一种纯粹的个人感受和体验。虽然气沉丹田的气并不等同于口鼻的呼吸气,但二者却是相互联系、相互转化,密切相关的。


  《灵枢邪客篇》指出“气在胸中,通过喉咙发出,贯通心脉,从而实现呼吸。”这意味着人们通过呼吸获得生命的活力,而这种活力又促使各个脏器的功能运转,使它们相互协调。


  要实现气沉丹田,首先需要从调整身体姿势和呼吸入手。也就是说,要通过意念引导呼吸,使得通过口鼻吸入的气息感觉像是缓缓进入到腹部的脐下区域。


  实际上,呼吸与人类意识丰富的想象力相结合,使横隔膜下降,将意念中的生命活力和脏腑功能的能量聚集于丹田,成为人体生命动力的源泉。经过长时间的修炼,内力逐渐充盈,自然会增强身体的强壮与抵抗疾病的能力,从而实现祛病延年的效果。


  这种在意识引导下,通过调节呼吸所产生的气息沉入丹田的感受,被称为气沉丹田。


  经过长期的练习,可以体会到:在吸气时,空气向下流动,同时有一种轻盈的气息往上升到胃部;在呼气时,这股气又回落到丹田。这就是后天之气滋养先天之气的过程。从丹功的角度看,先天之气逐渐汇聚到丹田,而丹田之气则逐渐充实起来。这一理论对初学者来说是十分重要的。


  2


  整个气沉丹田的过程是通过意念的引导来实现的,而这种感觉被称为“凝神入气穴”。正如祖师张三丰所述:“心要停留在脐下,因此称之为凝神。”他还提到,“凝神就是将清澈的心意收摄并融入其中。”


  要使“神”聚焦于气穴,并与之保持不离,就需要让气沉入丹田,这意味着必须“凝神入穴”。


  要实现“凝神入穴”,需要做到两方面:第一是调整体态,第二是调整呼吸。


  调形是指调整身体姿势,以确保体内气路的通畅,从而使内气更容易下沉而不易上浮。


  调息是指“将心思集中于呼吸”,通过意念来引导呼吸,感受并想象气息沉入丹田时的种种细微体验,体会那种微妙而深邃的自我感受。


  调整呼吸需要身体放松,情绪宁静,从自然且柔和均匀的呼吸开始,经过顺呼吸和逆呼吸,最终达到深沉细腻的“潜呼吸”阶段。正如《庄子·道遥游》中所说:“至人之息以踵”。这种轻柔进出的呼吸,似有似无,能够安静心神,令人感到愉悦,是最理想的境界。


  “深呼吸,让气息沉于丹田”,有助于养生养气,排毒延寿,使身体健康的人更加健康,同时也能更充分地发掘人体潜能;提升工作效率,让从事艺术创作的人技艺更加精湛。


  我曾听一位歌唱演员说,她因为手术后身体虚弱,唱歌时常感到胸闷和气短,声音也时常不稳定。但自从练习了丹功后,她感觉中气逐渐增强,唱歌时底气十足,声音悠长且有穿透力,听起来更加动人。她认为,主要原因在于她能够运用丹田之气来发声,这样的效果自然也大不相同。


  “气沉丹田”能使身体保持稳定,“腹内松静气腾然”在散手和技击中也非常重要。


  气沉丹田完全是个人的感受,无法提供可供验证的客观标准。


  要实现气沉丹田,需要按照调整身体姿势和呼吸的要求,逐步进行。练习应该循序渐进,自然形成,不可急于求成,心急反而会无效。


  关于丹田的说法众说纷坛,各有不同。本文仅代表个人观点,希望喜欢这一领域的人们畅所欲言,分享自己的见解,以丰富大家的认识。


站内微信:预测咨询-道家五术,六爻-事业官运-姻缘,童子命-补财库-拜斗,化太岁-化童子-符咒,祭祀-亡者-无缘子女

微信图片_20250319153232.jpg

微信图片_20230523202222.jpg

0003.jpg


客服中心
联系方式
400-065-0201
- 助理老师
新浪微博
扫一扫,与我联系
本站已支持IPv6
seo se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