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民俗文化 >>民俗文化 >> 阴司纳粮秘闻:知县破酆都千年陋习
详细内容

阴司纳粮秘闻:知县破酆都千年陋习

20.png


四川酆都县,向来说这里是人间和冥府交界的地方。县里有口老井,每年都有很多人要焚烧元宝纸钱,并把绸缎等物往井里扔,这一年下来一家可不少花银子,当地人管这叫 “给阴司纳钱粮”。有人传着说:要是有人舍不得花钱,这县里必闹瘟疫。

微信图片_2025-08-11_114614_934.png

明朝初年,有个叫刘纲的知县到任。刚听说这规矩时,他眉头就一紧。作为一个儒士又是朝廷命官,他素来信奉 “道法自然,民为邦本” 的道理,觉得这等劳民伤财的陋习实在该禁。可这话刚说出口,就像捅了马蜂窝,县丞师爷竟带着乡绅们涌到县衙,七嘴八舌地劝道:“刘大人,这规矩可是祖上传下来的,万万是动不得啊!”

“怎么动不得?” 刘纲把惊堂木一拍,“百姓一年到头面朝黄土背朝天,缴完皇粮就所剩无几,哪有余钱填这无底洞?”

乡绅们急得是直跺脚,这可不能连累了自个啊,好日子还没过够呢。众人忙说道:“大人您是有所不知,这井通着酆都地府,下面是真有鬼神啊!若是断了供奉,他们怪罪下来,我们全县人都要遭殃了!”

刘纲盯着众人,压着怒火道:“你们说有鬼神,那我就去跟他们说清楚便是。”

“鬼神在哪?”

“这井底就是阴司入口,只是从来没人敢下去。”

刘纲站起身:“我身为父母官,该为民请命,就算死了又有什么可惜的?这井,我是要去闯一闯。”

没柰何,衙役们赶紧找来长绳,一头牢牢系在井边的老槐树上,一头绑在刘纲腰间。百姓们围在井边,有的哭着劝阻,有的焚香祷告,刘纲却只是朝众人拱手,便让衙役慢慢把他往下放。

这时,幕客李诜拨开人群站出来。他本是江湖上有名的豪侠,跟着刘纲当幕僚已有三年,向来不信鬼神之说:“大人,我也想看看阴司到底啥模样,陪您一起去!”

刘纲忙摆手:“此去凶险难料,你不必……”

话没说完,李诜已经抓起另一根绳子系在身上。两人一先一后往井里坠,起初是黑漆漆的,只能听见绳子摩擦井壁的 “沙沙” 声,往下约莫五丈多,忽然眼前一亮——这不是凡间灯火的昏黄!

落地时脚下软软的,像踩在云絮上。抬头一看,远处竟有城郭宫阙,青砖黛瓦和阳间的县城差不多。街上行人来来往往,身形都轻飘飘的,阳光下竟没有影子,有的人一步能迈出去老远,像是在半空中飘着。

“这些怕就是阴差鬼魂了。” 李诜凑到刘纲耳边低语。

有个穿青布衫的老者飘过来,见刘纲一身官服,作揖道:“这位阳间的官爷,怎么到这儿来了?”

刘纲拱手道:“我是酆都知县刘纲,特来为阳间百姓求情,免了那每年的阴司钱粮。”

周围的鬼魂们一下子炸开了锅,纷纷围过来看稀奇。有个戴方帽的鬼魂啧啧赞叹:“这位大老爷真是宅心仁厚,这事儿我们做不了主,得去问问包阎罗。”

“包阎罗在哪?” 刘纲问。

“在前头的森罗殿。”

跟着鬼魂们往前走,只见一座宫殿巍峨矗立,朱漆大门上钉着铜钉,门口站着两个青面獠牙的鬼差。进了大殿,正上方坐着位老者,头戴冕旒,面容方正威严,正是传说中的包拯。

“阳间知县刘纲到。” 有鬼差高声通报。

包公走下台阶,把刘纲请到上首坐下:“阴阳相隔,各有规矩,刘大人怎么会到这里来?”

刘纲站起身拱手道:“包大人有所不知,酆都这几年水旱不断,百姓们连朝廷的赋税都快缴不起了,实在没力气再给阴司纳钱粮。我冒死前来,就是想求您免去这笔开销。”

包公听完哈哈大笑:“阳间总有些妖僧恶道,借着鬼神的名义招摇撞骗,让百姓们修斋打醮,倾家荡产的不知有多少。我们阴司有阴司的规矩,哪用得着阳间的钱粮?只是阴阳路隔,没法家家户户去说清楚,才让那些坏人钻了空子。大人能为民除弊,如今更是亲自前来,更显仁勇啊。”

话音刚落,忽然一道红光从天上射下来,照得满殿通红。包公赶紧起身:“伏魔大帝来了,大人暂且回避一下。”

刘纲刚退到后堂,就见一个身穿绿袍、长髯飘胸的神灵走了进来,正是关羽关云长。他和包公互相行礼,说了些什么,刘纲离得远听不太清。

忽然关羽眉头一皱:“这里怎么有生人的气息?”

包公赶紧把刘纲的来意说了一遍。关羽点头道:“这么说来,倒是位贤明的县令,我想见见他。”

刘纲和李诜赶紧从后堂出来拜见。关羽抬手示意他们坐下,和颜悦色地问起阳间的事,从年成收成问到百姓生计,却半句不提阴司的事。

李诜性子向来莽撞,这时忍不住开口问道:“关老爷,您的大哥玄德公现在在哪呢?”

这话一出,满殿顿时鸦雀无声。关羽脸上的笑容一下子没了,脸色变得铁青,头上的绿帽缨子都竖了起来,袍袖一拂,转身就走。

包公指着李诜道:“你这小子必死无疑,我也救不了你了!这种话也是能随便问的?何况在关圣面前直呼他主公的名讳!”

刘纲赶紧跪下求情:“包大人,李诜只是性情直率,并非有意冒犯,求您开恩……”

包公叹了口气:“罢了,你若速死,还能留个全尸,免得被天雷劈得尸骨无存。” 说着从怀里掏出个玉印,有一尺见方,在李诜背上盖了个印。

两人谢过包公,仍旧顺着绳子爬出井来。刘纲回到县衙后,立刻贴出告示,说清了井底所见的真相,下令禁止再往井里投钱粮。百姓们起初还有些害怕,可过了一年,县里既没闹瘟疫,也没出什么怪事,大家才彻底信了。

一日,这李诜忽然身子一歪,直挺挺地倒在地上,待人发现已然是没了气息。在停灵的时候,天空突然乌云密布,一道闪电劈下来,正好落在李诜的棺材上。雷声过后,大家打开棺材一看,尸体身上的衣服都被烧光了,只有背上盖过印的地方完好无损。

后来,大伙把那口井封为 “澄清井”,井边立了块石碑,刻着刘纲入井的事迹,酆都县之后也再没有 “纳阴司钱粮” 的规矩了。


站内微信:预测咨询-道家五术,六爻-事业官运-姻缘,童子命-补财库-拜斗,化太岁-化童子-符咒,祭祀-亡者-无缘子女

微信图片_20250319153232.jpg

微信图片_20230523202222.jpg

0003.jpg


客服中心
联系方式
400-065-0201
- 助理老师
新浪微博
扫一扫,与我联系
本站已支持IPv6
seo se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