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动态

详细内容

南怀瑾先生:法眼禅师

20.png


现在来谈法眼宗。法眼宗在南宋时代就衰落了,此宗与云门的教育法不同,比较注重文学。这一宗的人才,文学修养都很高,比如永明寿禅师(《宗镜录》的作者),即属法眼宗这一系。法眼注重文字、教理,才产生了永明寿的教理与修持并美。法眼禅师悟道的因缘,大家可以自己研究。


法眼禅师有名的诗:


理极忘情谓 如何有喻齐

到头霜夜月 任运落前溪

果熟兼猿重 山长似路迷

举头残照在 元是住居西


诗作得不算特别好,但却是禅的境界。他主张见地、修证、行愿并重。要穷理,理明到了极点,言语道断,心行处灭,一切妄念都没有了,就是“忘情”。用功的第一个道理是要理透,然后工夫才到。


到了言语道断,心行处灭时,怎么样的比喻都讲不出来了,怎么比喻都是错误的,因为无法相比。


“到头霜夜月,任运落前溪”,这是现前的境界,住在山上的人,经常看到这景象,尤其冬天的月亮最好看,大雪封山,人影没有半个,然后月亮圆圆地挂在天上,下面一片琉璃世界,这个时候,天上天下,唯我独尊,妙不可言。“到头霜夜月”,就是这个境界,一片清明,忘身,忘念;人我世界都空了。第二句话要注意,“任运落前溪”,我们有时瞎猫撞到死老鼠,大境界没有,只有一点点空,偶然有一点禅了,但等一下就掉了,这类人很多,就是不懂“到头霜夜月,任运落前溪”,明极则暗生,这是当然的道理。什么叫掉了?暗极又会生明嘛!这是理没有透。


下面两句“果熟兼猿重,山长似路迷”,好诗,实实在在的境界。果子熟了,猴子来摘水果,抱也抱不动。猴子偷水果很有意思,右手摘了一个,夹在左臂下,再用左手去摘,夹在右臂下,双手不断地摘,水果不断地从臂下掉到地上,看到人来了,赶紧跑,这就是人生。这个钱抓来放银行,那个钱抓来买股票,然后走时,两手空空,什么都没有,同猴子抓水果一模一样。有些猴子心平一点,抓一个两手捧着就把它吃掉了;如果要偷的话,一定一个都没有。


这一段完全讲工夫,阴极阳生、阳极阴生的境界,随时在变动,不要认为清明境界一念不生能一直保持住,如果一念不变去,你就是妖怪了,妖怪就叫外道。我们守住一念,久了以后就落在枯禅,没有生趣。事实上它一定会变的,中国道家称为“九转还丹”,一层层地变化,真到后来得了果位,“果熟兼猿重”,猿代表心意,但这一段工夫是“山长似路迷”,果熟要慢慢修得。我们打坐三天就想证果,没有这回事。要慢慢地,有时连自己都怀疑,好像没有希望了,就是山长似路迷,这些都是讲工夫。


最后两句“举头残照在,元是住居西”,现成的境界,抬头一看,好像在黑暗境界中,光明掉了,不过还有一点残照在,原来那个灵灵明明的还在,就在那个房子西面。“住居西”是双关语,也可说是西方极乐世界,这极乐世界不一定代表西方净土佛国,而是代表自性清净。


法眼宗非常平实,但偏重于文学方面,比较着重于文字。《指月录》记载了这一首,《五灯会元》卷十,则录了另外一首。法眼禅师与李王赏牡丹花谈天,五代的李王,就是唐太宗的后代末路王孙。李王很尊重法眼禅师,是法眼禅师的皈依弟子。有一天,这位小王请法眼禅师同赏牡丹,一方面问佛法。牡丹代表富贵,赏完花后,李王请他作首偈子,他当场就写了一首诗:


拥毳对芳丛 由来趣不同

发从今日白 花是去年红

艳冶随朝露 馨香逐晚风

何须待零落 然后始知空


天气凉了,他们披着披风对着牡丹花丛。“由来趣不同”的趣字同趋,走的路不同。


“发从今日白,花是去年红”,这两句真好,但是袭自杜甫“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不过偷得很高明。


“艳冶随朝露,馨香逐晚风”,描写花,好诗。


“何须待零落,然后始知空。”他对这个末代的王孙说:你赶快去修道,时代已经结束,不是你的了,何必等到花掉下来,你才知道是空的呢?正此时,恰到好处,你赶快收场,这句子写得多高明。又在《指月录》卷廿二有:


师颂三界唯心曰:“三界唯心,万法唯识。唯识唯心,眼声耳色。色不到耳,声何触眼。眼色耳声,万法成办。万法匪缘,岂观如幻。大地山河,谁坚谁变。”


这就是法眼这一系的禅宗,后来法眼一系发展下来,到了宋代,除了永明寿禅师以外,就是浮山远禅师。


——南怀瑾先生《如何修证佛法》


站内微信:预测咨询-道家五术,六爻-事业官运-姻缘,童子命-补财库-拜斗,化太岁-化童子-符咒,祭祀-亡者-无缘子女

微信图片_20250319153232.jpg

微信图片_20230523202222.jpg

0003.jpg


客服中心
联系方式
400-065-0201
- 助理老师
新浪微博
扫一扫,与我联系
本站已支持IPv6
seo se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