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道经云:“斋食(即素食)者,洁净身心,涤除邪秽。”“圣人以此斋(素食)戒,以神明其德夫。”王常月祖师亦云:“心不持斋,神性若不能改,则本心不定;本心不定则元神不归,元神不归,真性必不能见矣。”道教是一个重生、乐生的宗教,认为世间之物皆由天地精气所化,如同人类一样,它们一样拥有平等的生存权利,正是因为人类的贪婪,破坏了它们的生存环境,残杀了它们的躯体,从而造下了无边的孽障,坏了慈悲之心,素食者则是对戒杀的具体表现。如“勿食蛇兽等肉,食则令人折算寿,神气不安,慎勿杀生”。“仙道记十败,七为勿食一切肉。”明代养生学家高濂指出:肉食本不是人类所应有的习俗,如要养生,要须注意生日、生子、祭祀祖先、祈祷神灵、婚礼,宴请客人、为求生计等不可杀生。他对于饮食宜忌又说:“蔬食菜羹,欢然一饱,可以延年;活烹生割,心惨不忍,可以延年;为杀勿食,家杀勿食,可以延年;闻杀勿食,见杀勿食,可以延年。” 一、以素养寿 众所周知,食素从经济价值上来看比较便宜。因为我们每天所需要的营养是直接从植物或者间接从动物中获取的,如果是直接从植物中获取营养成分,则比较便宜;如果间接从动物中获取营养成分,则花费相对要高出很多。例如,我们在获取蛋白质的时候,可以直接从豆类中得到,比起从动物身上获取蛋白质的价钱就便宜多了。有人就问了,人体所含有的微量元素铁几乎只存在于肉类食品之中,如果不吃肉类食品,那又怎样才能解决缺铁的问题呢?其实这也很简单,素食上照样含有丰富的铁元素。通过食用菠菜或者豆浆就可以补充铁的缺乏了。其次,还可以通过科学的结晶服用维他命B12一样可以补充。 据研究证明:长期食用复合碳水化合物的人,如大米、玉米为主。血浆中胆固醇和甘油三脂一般较低,故冠心病发病率也较低,另外,长期食用蔬菜对人体有很大好处,因为蔬菜中含有人类必需的糖、脂肪、蛋白质、维生素、无机盐等多种营养成分,特别是蔬菜中含有大量的纤维素,它能促进人体肠蠕动,可防便秘,增进人体的新陈代谢。从中医观点来看,蔬菜有健脾开胃之功,可助脾消化,促进机体对食物的消化吸收;蔬菜还有疏通血脉的作用,所以对于动脉硬化、高血压患者尤其适宜,也是现代防癌的佳品。故“蔬食弊足以养性命,岂待酒肉罗绮后为生哉?” 二、食素与信仰 我曾经结识过一位比较虔诚的居士,因为她笃信道教,所以对道教的“三皈五戒”是牢记于心,实践于行。有一次,她就问了我一个食素与信仰关系的问题。她家是双职工家庭,孩子的姥姥做饭,因为她们每天工作时间比较长,下班又很晚,回来饭也做好了,假使她要吃素的话,就要麻烦姥姥每天多炒几个素菜,作为学道的人,应该让大家生欢喜心,却又麻烦了老人家。如果不让姥姥炒素菜,她做菜总会放些肉,那样又有伤慈悲心了,这不就矛盾了吗?而且怎样解决这个问题才对呢? 我们非常倡导素食,因为它是向善的开端,但是我们不勉强每位在家居士在没有条件的情况下都必须食素。如果说非要把吃素与信仰扯上关系,那我们宁愿缺少一个学道的人也不愿接受脱离大众群体的人。一个虔诚的居士是不会在乎这一点的。家里做什么菜,你就吃什么,不要提出过份的要求想吃点什么,不吃什么,然后慢慢地告诉家人,希望不要买活的动物回来宰杀,这样逐渐地通过自我的影响,给家人培养了慈悲心;在吃的时候,不要以贪心去吃这餐饭,没有贪心,你是以无记心去吃的,你的慈悲心才不致于受到伤害。如果说生贪婪之心,这就是恶业了。等到家里人都认同你了,他们都知道你现在学道了,更爱他们,更关心他们了,你的言行他们都愿接爱,你怎么做他们也会怎么做,那时你就有影响力了,你再和他们商量,可不可以吃素或者可不可以初一、十五吃素?慢慢地,大家也就容易接受了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