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道教戒律主要包括以下几类:12 五戒。包括不得杀生、不得嗜酒、不得口是心非、不得偷盗、不得淫色。 十善。孝顺父母、忠事君师、慈心万物、忍性容非、谏净蠲恶、损己救穷、放生养物、种诸果林、道边舍井、种树立桥。 八戒。在五戒的基础上,加上不得杀生以自活、不得淫欲以为悦、不得盗他物以自供给、不得妄语以为能、不得醉酒以恣意。 九戒。"老君想尔戒",又称“道德尊经想尔戒",包括行无为、行无名、行无欲等。 九真戒。亦称“九真妙戒",包括敬让孝养父母、克勤忠于君王、不杀慈救众生等。 三皈依戒。包括皈依太上无极大道、皈依三十六部尊经、皈依玄中大法师。 三品戒。指上、中、下三品之人应分别持不同的戒。 元始天尊二十七戒。这是更为详细的戒律,包括一套极为繁琐的修道方法,具体概括为二十七条。 此外,还有元始天尊十戒、中极三百大戒、天仙大戒等。这些戒律不仅是教徒皈依道教、表达信仰的重要标志,而且是他们坚定道心、实现信仰的重要手段,更为重要的是,通过持戒的差别,标明持戒者的品性上下、道行好坏和道阶高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