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之三十四——殷浩 【风流状】当年那个拉着玉人卫玠彻夜玄谈,导致人家体力不支而丢了性命的谢鲲,这不,今天他的儿子谢尚,又拽着新晋清谈高手殷浩,强求给他解析义理,一展口才。殷浩滔滔不绝,几百句如银泻地,言辞丰美,意境高远,惊心动魄。谢尚听得专注入迷,汗流满面竟未觉着。殷浩望之,禁不住哑然失笑,急传家人拿毛巾来:“将军先擦擦汗!” 博学善谈的孙盛来找殷浩论辩。你来我往,唇枪舌剑,话语密不透风,气氛紧张激烈。饭口到了,家人备酒菜上桌。两人沉浸辩说,哪还顾得上吃喝。以致饭菜凉了又热,热了又凉,凉了再热。更令家人着急不忍直视的是,他俩每人手中各握一把麈尾扇(魏晋名士的标配,东汉人李尤《麈尾铭》所谓:“撝成德柄,言为训辞,鉴彼逸傲,念兹在兹。”挥起来便显道行高深,持之讲话宛然训教之词),配合着言语狂挥乱舞,扇子上的羽毛纷纷扬起,落在碗碟上面。直至天色已晚,仍是互不买账相持不下。末了由一场学术探讨,变成了人身攻击。殷说:“你不要做犟嘴的老马,小心我给你穿上鼻环!”孙回:“我是个豁鼻子的蛮牛——会挣脱你的鼻环!倒是阁下留意些,我将穿透你的面颊给你戴上一副马嚼子!” 殷浩一旦论说起当时的核心议题“才性四本”——才性同、才性异、才性合、才性离,言辞之严密与不可抗拒,犹如用烧开的滚水灌满护城河,又似用钢铁筑起来的坚固城墙。 高僧支道林和殷浩双双受邀,到时任丞相的司马昱府中作客。司马昱一向雅好清谈,席间提议这二位,可否就地来一场辩论?不等开言,主人先提醒和尚,有关人的才性,可是殷浩专长,在这方面,他的论说形似崤山与函谷关般坚固,难以攻破,你要小心仔细、不得大意!支不以为然,率先抛出话题,尽量避开才性,不料几个回合,他还是被殷浩诱入才性论的漩涡,渐渐理屈词穷败下阵来。司马昱拍着他的肩膀道:“此前有言,这是他的强项,你还是不经意被他摁到地上给磨擦了!” 殷浩就是这样学识渊博,见解深刻,风韵高雅,鞭辟无敌,在东晋清谈界,口才如皓月当空,为同辈所敬仰。 【晃漫议】一代名嘴殷浩,最终是被罢黜,废作庶民流放,郁郁而死的。 事实上他本无意做官。有人曾经请教殷浩,即将上任的前夜梦见棺材,就要发财的时候梦到粪便,怎么解?殷浩说:“显而易见嘛,仕途向来凶险,故而为官先想到死;钱财形同泥土,所以发财与手捧秽物无异。”然而现实的洪流太过猛烈,大潮裹挟,命运的小船无法自控,不能不随风而转向。 殷浩曾三次受权势人物召唤,许以高官厚禄,他三次坚决拒绝。因不堪其扰,为避俗世的诱惑,他不惜隐居到墓园,十年间不望窗外。但名声有时是个拖累,人们怎能放过你这谈天说地的高人?王濛、谢尚追到墓地来请他出山,庾翼殷殷书信苦苦相劝,求其为国建功立业。殷浩不为所动。王室大佬司马昱出面了,开口便将江山社稷兴亡之责,强摁到你头上。干系重大,无法再辞而不就。殷浩这便赶鸭子上架般受命入朝。 孔夫子害人不浅哪,历来的读书人,学成而不效命王权,你的胸怀便被怀疑,你的格调便遭指斥。匹夫尚有责,顶着辉煌大名的士子,自当被置于道德的火炉上,热蒸现烤。即使羸弱的肩膀,也得扛起治国平天下的重任。 为政者要的是你的名头,要的是你的号召力。谁都清楚,饱读诗书,长于空谈,与理政甚至挂帅出征,风马牛不相及。多少书生之见,在枪炮刺刀面前,注定是以卵击石。一介文人的殷浩,转脸身披中军将军战袍,率部北伐。结局不难预见。 史家早看出了这一点,故也无须讳言:殷先生在学识谈吐上没说的,然而一旦居要津、掌权柄、赴杀伐,茫然无措了;良谋善政无从谈起,疆场厮杀只能丧师辱国,所以说:“风流贞固之才,谈论非奇正之要;违方易任,以致播迁。”风流才子的口若悬河,于运兵征战上毫无用场,想当然地将三军帅旗交给这样的人,溃败与逃亡直至被贬谪荒僻之地,是必然的下场。所谓“夷旷有余,经纶不足,舍长任短,功亏名辱”,实乃中肯肺腑之言。 人生该端哪个饭碗,自己要先掂量清楚。 【案稽处】《晋书.卷七十七.列传第四十七》:浩识度清远,弱冠有美名,尤善玄言。 或问浩曰:“将莅官而梦棺,将得财而梦粪,何也?”浩曰:“官本臭腐,故将得官而梦尸;钱本粪土,故将得钱而梦秽。”时人以为名言。 三府辟,皆不就。 遂屏居墓所,几将十年,于时拟之管、葛。 王濛、谢尚犹伺其出处,以卜江左兴亡,因相与省之,知浩有确然之志。既反,相谓曰:“深源不起,当如苍生何!” 庾翼贻浩书曰:“当今江东社稷安危,恐不得百年无忧,亦朝夕而弊。足下少标令名,十余年间,位经内外,而欲潜居利贞,斯理难全。且夫济一时之务,须一时之胜,何必德均古人,韵齐先达邪!” 简文帝时在藩,始综万机,卫将军褚裒荐浩,征为建武将军、扬州刺史。浩上疏陈让,并致笺于简文,具自申叙。简文答之曰:“属当厄运,危弊理尽,诚赖时有其才,不复远求版筑,足下沈识淹长,思综通练,起而明之,足以经济。若复深存挹退,苟遂本怀,吾恐天下之事于此去矣。......足下去就即是时之废兴,时之废兴则家国不异。” 《世说新语.文学第四》:谢镇西少时闻殷浩能清言,故往造之。殷未过有所通,为谢标榜诸义,作数百语,既有佳致,兼辞条丰蔚,甚足以动心骇听。谢注神倾意,不觉流汗交面。殷徐语左右,取手巾与谢郎拭面。 孙安国往殷中军许共论,往返精苦,客主无间。左右进食,冷而复暖者数四。彼我奋掷麈尾,悉脱落满餐饭中,宾主遂至暮忘食。殷乃语孙曰:“卿莫作强口马,我当穿卿鼻。”孙曰:“卿不见决鼻牛,人当穿卿颊。” 殷中军虽思虑通长,然于才性偏精,忽言及四本,便若汤池铁城,无可攻之势。 支道林、殷渊源俱在相王许,相王谓二人:“可试一交言,而‘才性’殆是渊源崤函之固,君其慎焉。”支初作改辄远之,数四交,不觉入其玄中。相王抚肩笑曰:“此自是其胜场,安可争锋!” 上一篇魏晋如何风流(系列)下一篇魏晋如何风流(系列)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