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之三十八——陶渊明 【风流状】“陶潜任天真,其性颇耽酒”,这是王维的评语。 “性嗜酒,家贫不能恒得。亲旧知其如此,或置酒而招之,造饮辄尽,期在必醉,既醉而退,曾不吝情去留。”“偶有名酒,无夕不饮。”这是陶公本人的自供。喜欢喝酒,遗憾手里没钱不能想喝便喝。亲戚朋友们了解他这个习性,常备酒唤他来喝。他也不客气,每叫必到,每喝必醉,醉便走人,毫不理会人情礼节。 干上彭泽县令,职务所赐,名下享有农田百亩,当即命部下统统给他种上酿酒的秫谷,“令吾常醉于酒足矣!”让我天天能喝得酩酊大醉,便是人生最大乐事。妻子苦苦央求,你不考虑我们一家老小的肚子吗,怎么也得种点稻米吃饭呀!真是扫兴,但他还是答应了下来,五十亩种稻,五十亩专种供他造酒的秫谷。 悠悠万事,杜康为大。郡上领导来视察,正逢他酿的酒熟了,扯下头上的葛巾先行滤酒,滤罢酒头巾直接扣脑袋上,这才抽身去应付领导。 身在职场,不便随时吃酒,受这约束,老子不干了,回家种地去!踏进家门第一件事,拽着幼儿,先满一杯。一手提壶一手举杯,开怀畅饮真是痛快。几杯下肚,望着庭院的花草树木,满眼都开心! 从此谢绝一切交游来往,十里八乡都知道了他这个饮君子。同乡的酒家张野、羊松龄、宠尊诸位,算是找到了个酒肉搭子,有酒便招呼他去喝。有回竟至上了酒桌,发现并不认识做东的主家,烟酒不分家,这丝毫不影响他端杯痛饮,大醉走人! 三教九流,但凡揣着酒来访,陶潜概不阻拦,坐下便喝。客人怎样不管,一通痛饮先把自己灌懵,醉眼朦胧乍手逐客:我有些高,想睡觉,您且回吧! 江州刺史王弘得闻陶公奇人,数次求见,均遭拒绝。刺史有招,打听到陶将登庐山,安排其老友庞通之带着酒,传话邀饮。听说有酒,陶正患脚疾,行动不便,无碍,他让一门生的两个儿子小轿抬着自己上山,荒野亭子间,坐地便喝上了。他这边正喝得高兴,那边树林草丛刺史王弘闪身出来。此刻陶早忘了曾信誓旦旦的洁身自好、不与权贵结交,即邀王弘入局,昏天黑地畅饮了一整天。末了乖乖来到府衙,谈笑自如。二人由此做了酒友,王弘想见陶,陶山川林泽随时赴命。一旦陶缺米少酒,王弘着人随时送货到家,形同专供。九九重阳节,陶枯坐庭院菊花丛中,无酒难耐,王弘雪中送炭,一坛老酒送达,陶瞬间转悲为喜,开坛狂饮,醉而回屋大睡。 太守颜延之与陶潜很投缘,路经浔阳,天天在陶家与之对酌,陶必至醉方休。颜见陶困居乡下的拮据状,临别馈赠二万钱,陶转身一文不剩送到附近酒馆,方便酒瘾犯了,随时来喝。 庐山东林寺和尚慧远,慕陶渊明高名,结莲社欲召陶入群,特意书信相邀。陶回信就一句话:“若许饮则往。”你庙里让喝酒我便去。慧远破例允诺,陶方欣然前往。 昭明太子萧统言:“陶渊明诗篇篇有酒”,实不假也—— “愿君取吾言,得酒莫苟辞。”请听我劝,逮着美酒,万勿推辞。 “酒能祛百虑,菊为制頽龄。”酒能消愁,菊能延年。 “白日掩荆扉。对酒绝尘想。”大白天关上柴门,有酒便啥也不想。 “漉我新熟酒,只鸡招近局。”斟上我新酿的酒,杀只鸡招呼邻居。 “提壶接宾侣,引满更显酬。中觞纵遥情,忘彼千载忧。且极今朝乐,明日非所求。”拎着酒壶迎接朋友,满杯不停相互劝喝。纵情开怀畅饮,忘却千年之忧。今朝有酒今朝醉,明日之事明日说。 “谈谐终日夕,觞至辄倾杯。”谈天与说地,倒上我就喝。 “清歌散新声,绿酒开芳颜。”清歌一曲发新声,绿酒使人展笑颜。 “或有数斗酒,闲饮自欢然。”酿成数斗酒,自饮独欢然。 “故老赠余酒,乃言饮得仙。试酌百情远,重觞忽忘天。”朋友送来一壶酒,说是喝了能成仙,一杯摆脱世俗烦,数杯下肚忘了天。 “过门更相呼,有酒斟酌之。”路过邻居家门前,有酒快快端上来。 “舂秫作美酒,酒熟吾自斟。”捣碎秫谷酿美酒,美酒酿成我先喝。 “拨置且莫念,一觞聊可挥。”生死暂且放一边,干了这杯咱再说。 “何以称我情,浊酒且自陶。”什么最让我开心?浊酒一杯乐陶陶。 “盥濯息檐下,斗酒散㦗颜。”净手洁足卧檐下,痛饮一杯尽释然。 “忽与一觞酒,日夕欢相持。”快些给我来壶酒,晨起喝到日头落。 “一觞虽独进,杯尽壶自倾。”一杯刚干了,提壶再满上。 “且共欢此饮,吾驾不可回。”来吧一起喝吧,我绝不想回。 “寄言酣中客,日没烛当炳。”敬告众哥们,天黑不碍事,点灯继续喝。 “故人赏我趣,挈壶相与至。班荆坐松下,数斟已复醉。父老杂乱言,觞酌失行次。不觉知有我,安知物为贵。悠悠迷所留,酒中有深味。”老友故交最知我,提着酒壶上门来。柴草铺地当坐席,酒过三巡便已醉。语无伦次不成句,谁先敬谁乱了序。当下迷离早忘我,哪管功名利禄贵。恍惚神志在酒中,酒中自有深滋味。 “虽无挥金事,浊酒聊可恃。”虽然手头常缺钱,但求老酒陪伴我。 “若复不快饮,空负头上巾。但恨多谬误,君当恕醉人。”若是有酒不快喝,白瞎了我头上这滤酒巾。也许此话有点过,请您原谅我这醉乡人。 “平生不止酒,止酒情无喜。暮止不安寝,晨止不能起。日日欲止之,营卫止不理。”平生难把酒瘾戒,戒了酒瘾太闹心。晚上不喝睡不着,早上不喝不得起。天天发誓要戒酒,不喝一杯身无力。 “天运苟如此,且进杯中物。”天意若注定,那就先喝酒。 “得欢当作乐,斗酒聚比邻。”高兴了就乐,携酒呼哥们。 “欲言无予和,挥杯劝孤影。”孤寂无人来交谈,对影举杯独自喝。 “觞弦肆朝日,樽中酒不燥。”眼前有琴弦,杯中酒常满。 “倾壶绝余沥,窥灶不见烟。”壶中一滴不剩,灶间炊烟不起。 “欢然酌春酒,摘我园中蔬。”摘下园中自种菜,兴高采烈就酒喝。 “千秋万岁后,谁知荣与辱。但恨在世时,饮酒不得足。”人生几春秋,荣辱何足顾,只求在当下,美酒喝不够。 【晃漫议】酒,是人类自我发明的一个奇特精灵,是情绪的助燃剂,是惆怅空虚无奈时的避风港。酒将理性的桎梏暂时挣脱,给人以性情与精神上的换场,达成有趣的自我对话。酒让一个寂寞的灵魂升华放飞,得以展现人这个高等动物的另一面目,建立起足够的勇气和胆量,赢得心灵暂时的舒展与安歇,展现生命画卷以另一种色彩的绘就和构筑。 西人讲,上帝希望我们快乐,酒精可以作证。 酒于诗人,是生而具之的基因,是不可或缺的写作装备;所谓“灵感之水”,无酒不成宴,无酒更难得诗。 细读陶潜的诗文,跳不出两个话题:“好酒”与“怕死”。他无数次地感叹生命苦短,“常恐大化尽”;他早晚贪恋着坛中那浓烈的琼浆,“泛此忘忧物”,终而自塑成一个完全本真的形象,活出彻头彻尾的自我。陶为后世所敬仰,尽在一个“真”字上,“质性自然”,不装腔作势,不拿糖作醋。 欣豫自适,委心事外,是他的天性。生平三个阶段,少时也曾“游好在六经”、“委怀在琴书”;二十岁后,更是发出过“猛志逸四海、骞翮思远翥”的宏愿;一番仕途游历,个性与体制难弥,毅然在不惑之年弃官归田,不与世交。穷达无所谓,但求自安然。 “久居樊笼里,复德归自然”。他哪里会厌世呢,哪里会不愿做官呢,他生生是受不了官场的约束,天性总被压抑,俗务羁绊,随心所欲不得。他的那些田园牧歌的一唱三叹,根子上是对无拘无束生活的向往、赞美和呼唤。不为五斗米折腰,只为酒虫子低头。 苏轼不失古来陶公第一知音,只有他识得了陶渊明的真面目、真心底:“欲仕则仕,不以求之为嫌;欲隐则隐,不以去之为高。饥则扣门而乞食,饱则鸡黍以迎客。古今贤之,贵其真也。” 这便不难理解,陶潜自白的“常著文章自娱”,绝非矫情。他鄙视“文以载道”,从不以贤哲教师爷自居。他的写作毫不带功利性目的,没有想过“朽”与“不朽”,只求释放性情,自己称心。 我们给陶渊明的标签,习惯性冠以超凡、恬淡、清迈、无欲无求,殊不知,其慵懒旷达的表层下,也藏着一颗放浪多情的心。酒是干什么的?酒不单单出诗,酒更擅长催情。一篇《闲情赋》,让昭明太子与东坡居士上演了一出关公战秦琼,引发了文坛一场不大不小的口水战。 “何瑰逸之令姿,独旷世以秀群。 神仪妩媚,举止详妍。” 多么美丽的女子,真是令人向往! “欲自往以结誓,愿接膝以交言。” 多想认识你啊,与你海誓山盟! 愿做你的衣上领花、束腰缎带、发间膏油、眉上青黛、榻上蒲席、鞋上彩丝,愿阳光下是你的影子,暗夜里是你的烛光,做你手中的竹扇、膝上的琴弦! “思宵梦以从之,神飘飘而不安。若凭舟之失棹,譬缘崖而无攀。” 失魂落魄,没抓没挠,长夜难免! 爱情真伤神啊,唯有郁闷独自相思。 “意夫人之在兹,托行云以送怀。” 凄冷中思念佳人,只有托白云寄去我的爱心。 陶渊明的闷骚与激情,此文可见一斑。 萧统指此为陶渊明身上的污点,苏东坡斥萧“小儿强作解事者”,不要把爱情与淫乱混为一谈,反称陶公所抒发的正是男人真性情。此后有说东坡“强生事”的,也有赞陶公“够大胆”的,见仁见智。 顺便八卦一下,陶有三段婚姻,原配难产而死,二婚生子五人,三婚终讨得志趣相投者翟氏,“能安苦节,夫耕于前,妻锄于后”。诗酒之外,五柳先生人生算是很圆满了! 【案稽处】《晋书.卷九十四.列传第六十四》:陶潜字元亮。......尝著《五柳先生传》以自况曰:“先生不知何许人也,不详姓字,宅边有五柳树,因以为号焉。闲静少言,不慕荣利。好读书,不求甚解,每有会意,欣然忘食。性嗜酒,而家贫不能恒得。亲旧知其如此,或置酒招之,造饮必尽,期在必醉,既醉而退,曾不吝情。环堵萧然,不蔽风日,短褐穿结,箪瓢屡空,晏如也。常著文章自娱,颇示己志,忘怀得失,以此自终。”其自序如此,时人谓之实录。 以为彭泽令。在县公田悉令种秫谷,曰:“令吾常醉于酒足矣。”妻子固请种粳,乃使一顷五十亩种秫,五十亩种粳。 素简贵,不私事上官。郡遣督邮至县,吏白应束带见之,潜叹曰:“吾不能为五斗米折腰,拳拳事乡里小人邪!”义熙二年,解印去县,乃赋《归去来》。 其乡亲张野及周旋人羊松龄、宠遵或有酒要之,或要之共至酒坐,虽不识主人,亦欣然无忤,酣醉便反。 其亲朋好事,或载酒肴而往,潜亦无所辞焉。每一醉,则大适融然。 《宋书.卷九十三.列传第五十三》:江州刺史王弘欲识之,不能致也。潜尝往庐山,弘令潜故人庞通之赍酒具于半道栗里要之。潜有脚疾,使一门生二儿舆篮舆,既至,欣然便共饮酌,俄顷弘至,亦无忤也。尝九月九日无酒,出宅边菊丛中坐久,值弘送酒至,即便就酌,醉而后归。 先是颜延之为刘柳后军功曹,在浔阳,与潜情款。后为始安郡,经过,日日造潜,每往必酣饮致醉。临去,留二万钱与潜,潜悉送酒家,稍就取酒。 《南史.卷七十五.列传第六十五》:其妻翟氏,志趣亦同,能安苦节,夫耕于前,妻锄于后。 上一篇魏晋如何风流(系列)下一篇魏晋如何风流(系列)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