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体中文
    全国

    新闻动态

    详细内容

    御人有术,老曹夸部下

    20.png

    两千年了,人们眼里的曹操,雄杰也?奸贼也?一直没有个定论,一面颂之“魏武建雄图”,一面斥之“奸雄窃神器”。细微甄别之,骂曹为贼的,几皆庸庸碌碌的浊骨凡胎,抑或一事无成的等闲之辈,而褒之赞之者,多是与之比肩的帝王将相。譬如毛泽东,“往事越千年,魏武挥鞭,东临碣石有遗篇”,语中满含对一位胸怀天下志在神州的旷世英雄的敬意;再如大唐一代英主李世民,“以雄武之姿,当艰难之运,栋梁之任,同乎曩时,匡正之功,异乎往代。”其赞赏曹某之意,不言自明。

    褒贬两派意见虽殊,但对曹操身上的一点,是暗存共识的,那就是都承认:这个人聪明了得!

    不妨设问:在那个群雄并起的纷乱年代,各路豪杰都有夺取江山社稷权杖的机会,何以最终却落在了本钱最少的曹阿瞒手里?!曹操自己评价自己:“设使国家无有孤,不知当几人称帝、几人称王?!”俨然以挽狂澜于既倒、拯救天下为己任,荡平天下,实为苍生啊!

    论起曹操的文韬武略,浩繁巨制难以尽言,遍览而试摘录有关汉末三国史籍,仅观其用人嘉勉赞许一项,来管窥其智慧谋略之一斑吧。——上司如何夸奖鼓励部下,是一门充满智慧的艺术!

    曹操夸侄子曹休:“此吾家千里驹也!”这是俺家的一匹千里马呀!

    曹操夸荀彧:“吾之子房也。”你就是我的军师张良。

    夸荀攸:“公达,非常人也!吾得与之计事,天下当何忧哉!”荀攸不是一般人啊,你能助我共谋大事,平定天下还有什么可担忧的呢!“公达外愚内智,外怯内勇,外弱内强,不伐善,无施劳,智可及,愚不可及,虽颜子、宁武不能过也。”你荀攸外表看上去愚钝,胸中充满智慧,外表显得胆怯,实则勇敢无比,外表文弱内心却很是强大,从不张扬自己的长处,不吹嘘自己的功劳,你的聪明也许有人可以做到,但你的佯装愚钝无人能够效仿,即使颜回(孔门弟子)宁武子(春秋卫国大夫,以韬藏其智闻名),也没法超过你!

    夸钟繇:“昔萧何镇守关中,足食成军,亦适当尔。”当年楚汉相争,高祖刘邦让萧何留守关中,他以充足的粮草保证了前方的军需供给,你今天的功劳,堪比当年的萧何。

    夸程昱:“兖州之败,不用君言,吾何以至此?!”兖州战事受挫,若不是采纳你的高见,我曹某不会有今天的成功。

    夸郭嘉:“使孤成大业者,必此人也。”能让我成就大业的,非你莫属。“唯奉孝(郭嘉字)为能知孤意。”只有你郭嘉了解我的心思啊!

    夸刘放:“昔班彪依窦融而有河西之功,今一何相似也!”当年班彪在河西,归附并说服军阀窦融,不仅为汉朝立下奇功,也成就了“窦融归汉”的历史美名;今天你的功劳与班彪多么相似!

    夸卞夫人:“怒不变容,喜不失节,故是最为难。”一个妇人,气恼时神情自若,喜悦时不失分寸,多么难得呀!

    夸贾诩:“使我信重于天下者,子也!”让我曹某人信誉得到全天下人肯定和重视的,就是你贾诩啊!

    夸田畴:“田子泰非吾所宜吏者。”你田畴不是我曹操能使唤的官员——你是天子才可任命的重臣、股肱、栋梁!

    夸王脩:“士不妄有名。”你真是没有虚担名士的称号!

    夸崔琰:“君有伯夷之风,史鱼之直,贪夫慕名而清,壮士尚称而厉,斯可以率时者已。”你有伯夷(尧时能臣)的风范,史鱼(春秋卫国史官)的正直,贪腐的人因仰慕你而主动清廉,壮士们因崇拜你而不断勉励自己,你就是时代的楷模!

    夸毛玠:“此古所谓国之司直,我之周昌也。”这位就是古人口中国家主持正道的人,就是我的周昌(汉高祖手下直臣)。

    夸徐奕:“君之忠亮,古人不过也,......,《诗》称‘邦有司直’,君之谓与!”你的忠诚坦荡,堪与古先贤比肩;《诗经》上讲的主持正道之人,就是你吧!

    夸王思、梁习:“何意吾军中有二义士乎?!”没想到我的队伍里有你们俩这样的讲究义气的人物。

    夸张既:“还君本州,可谓衣绣昼行矣。”曹操将朝中尚书张既外派去任雍州刺史,张既陕西高陵人,归属雍州,故曹操如此鼓励他:派你到家乡做官,好比是衣锦还乡啊!

    夸温恢:“甚欲使卿在亲近,顾以为不如此州事大。故《书》云:‘股肱良哉!庶事康哉!’”外派身边的丞相主簿温恢去往扬州,曹操如此鼓励他:很想把你留在身边,但扬州刺史的担子更重啊,《尚书》上不是这样讲吗:股肱良臣一到,地方事务安宁!

    夸贾逵:“使天下二千石悉如贾逵,吾何忧?”假使全国二千石以上的官员,都能像你这样知难而进、勇挑重担,我还有什么可担忧的?!

    夸杜畿:“河东太守杜畿,孔子所谓‘禹,吾无间然矣’。”你杜畿完全可以用孔夫子说过的那句话来形容:“禹,完美得让我对他没有任何地方可以挑剔。”

    夸于禁:“将军在乱能整,讨暴坚垒,有不可动之节,虽古名将,何以加之!”你在混乱中能调整人马,打击暴徒,坚守阵地,心怀不可动摇的志气,即使古来名将,又哪里能超过你!

    夸张郃:“昔子胥不早寤,自使身危,岂若微子去殷、韩信归汉邪?”张郃由袁绍处投曹操,故如此赞其行为:从前伍子胥(春秋吴国军事家)执迷不悟,最终使自己身陷危境,怎能与微子(殷商公子,宋国第一代国君)离开殷商及韩信投靠汉王的明智之举相提并论?!——你就好比微子和韩信。

    夸徐晃:“将军之功,逾孙武、穰苴。”“徐将军可谓有周亚夫之风矣。”你的功劳超过了当年的孙武(春秋军事家)和穰苴(春秋军事家);徐将军有汉太尉周亚夫的风范啊!

    夸文聘:“仲业(文聘字),卿真忠臣也!”文聘,你真是我的忠实部下!

    夸许褚:“此吾樊哙也!”这是我的樊哙(高祖刘邦悍将)。

    夸曹彰:“黄须儿竟大奇也!”小毛孩竟然能说出这样的话,真让老爹我意外惊喜!

    夸卢毓:“毓执之是也。又引经典有意,使孤叹息。”你判案很准。不仅能引经据典阐发法理,且情意真切令人赞叹。

    夸杜袭:“释骐骥而不乘,焉皇皇而更素?”眼前有你这匹千里马,我还需要四处去寻找别人吗?!

    夸高柔:“掾清识平当,明于宪典,勉恤之哉!”你有高深的见解,又精通法典,继续努力吧!

    夸杨阜:“君与群贤共建大功,西土之人以为美谈。子贡辞赏,仲尼谓之止善。君其剖心以顺国命。贤哉,贤哉!良史记录,必不坠于地矣。”你同各位同僚政绩突出,西部老百姓至今仍传为美谈。子贡(孔子弟子)辞却奖赏,孔子认为不应该。你忠心耿耿服务国家,真是贤能啊!将来史官书写历史,绝不会落下你!

    《三国志.武帝纪》篇末评价曹操,有如下这么几句:“太祖运筹演谋,鞭挞宇内,揽申、商之法术,该韩、白之奇策,官方授材,各因其器,矫情任算,不念旧恶,终能总御皇机,克成洪业者,惟其明略最优也。”面对汉室衰微,袁、孙、刘诸雄争锋的局面,曹操运筹帷幄,深谋远虑,全国征讨,他既采纳申不害(先秦韩国改革家)、商鞅(先秦秦国改革家)的法律权术,又借鉴韩信(西汉名将)、白起(秦国名将)的战法策略,尤其是在官职设置和人才任用方面,量才而用,不感情用事,不计较早先的恩怨,这是他之所以能傲视群雄,最终完成建国大业的根本所在。

    细观曹操的选人用人,突出不过以下三点:不问出身、不计仇隙、不避瑕疵。在他的诸如《求贤令》《敕有司取士毋废偏短令》及《举贤勿拘品行令》等公文中,曹操不厌其烦强调着一点,那就是“唯才是举”,用人之长,不计其余,即使身上曾有过这样那样的缺点。“若必廉士而后可用,则齐桓其何以霸世!”如果单以清廉与否选人,齐桓公怎能成就霸业?“士有偏短,庸可废乎?”能干的人,身上有些小毛病,怎么就可舍弃掉呢?“负污辱之名,见笑之行,或不仁不孝而有治国用兵之术,其各举所知,勿有所遗。”个别同志即使身背骂名,或有过被人嘲笑的行为,甚至不讲仁义不行孝道,只要他有为国效力和带兵打仗的本领,都要给我推荐上来,不得遗漏!曹操得以问鼎江山,实事求是地讲,这一路上的特殊选材思路,以及因材施赞、因人而誉的独门绝技,无疑居功至伟、作用甚大!

    陈寿说曹操称得上是“非常之人、超世之杰矣!”一个非凡的人物,出类拔萃的豪杰!这是史家带有官方性质的盖棺定论,应该说比较准确和恰当。


    微信图片_20230523202222.jpg

    0003.jpg


    客服中心
    联系方式
    400-065-0201
    - 助理老师
    新浪微博
    扫一扫,与我联系
    本站已支持IPv6
    seo se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