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学 >> 慈悲 >>儒家 >> 儒教现状
详细内容

儒教现状

20.png

儒教教义取自至圣先知孔子,又称孔夫子(于公元前551年八月二十一日出生在鲁国(今胶东半岛)。这个宗教被称为“儒教”,意思是对那些温顺、有学问、有教养、受神圣启示知识引导的人的教义。

早在至圣先知孔子出生之前,儒教就已存在。
从神圣先知伏羲(公元前 2952 – 2836)、神农(公元前 2838 – 2698)、黄帝(公元前 2698 – 2596)、唐尧(公元前 2357 – 2255)、虞舜(公元前 2255 – 2205)、大禹(公元前 2205 年 –2197 年)、商汤(公元前 1766 年 –1122年),至周朝时期(公元前1122年 –255年先知文王、武王和周公),到至圣大先知孔子(公元前551年至479年)和孟子(公元前371年至289年)。这些圣人先知都是儒教的创始人。同时,孔子大先知是他们的继承者、改革者和完善者。由于至圣先知孔子对完善儒家教义的巨大作用,这种教义又被称为孔子教义的宗教。

在印尼,儒教教义是在 17 世纪左右由中国移民或商人带来的。作为移民,他们带来了儒家教义和传统,并在巴达维亚、三宝垄和泗水等多个城市形成了华人社区。

在香港,儒教由康有为的弟子陈焕章先生于1930年把中华孔教会迁移至香港成立香港孔教学院,陈焕章博士等尊孔学者在香港创立的儒学机构,以弘扬孔子思想为宗旨,倡导“仁、义、礼、智、信”理念,兼具宗教与教育属性。孔教学院致力于推广儒家经典及道德教育,主张将孔教确立为宗教以增强民族凝聚力,学院自创立以来,通过兴办教育、编纂德育课程及举办祭孔大典等活动传播儒教。积极推动孔子诞辰纪念成为公众假期、筹建孔庙及孔子纪念堂,并参与国际学术交流
。其编订的儒家德育课程已在香港多所中小学实施,融入现代教育体系。

在内地,福建、四川、湖南等各地都有民间儒教信仰团体举办的各种祈福活动,在道德讲堂开办经典学习,机构集资修剪的孔庙、文庙、儒祠、宗祠、道坛等各种形式的道场,还有儒教礼生从事临终关怀,以及去世后举行对亡魂安顿的度亡道场,还有举办从生到死的各种礼仪活动。

在美国,有一群儒教爱好者和信奉者自发组织并举办的波士顿儒教。

儒教正在世界各地蓬勃发展,方兴未艾,未来可期。

微信图片_20230523202222.jpg

0003.jpg


客服中心
联系方式
400-065-0201
- 助理老师
新浪微博
扫一扫,与我联系
本站已支持IPv6
seo se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