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
  • 道教科仪法事中,都会用到哪些符?

    符在道教法术中占有重要地位,道教法术大多离不开符,仪式更是如此。道教认为符箓灵文,始自赤明开图,结空成梵,龙章凤篆,八角垂芒,天真皇人,按笔乃书,传之于世。醮坛所用真文玉字,具有无穷法力,上可以安镇国祚,保天长存;下可以拯拔幽阴,利安人品。凡求仙受道,禳制星辰,摧伏魔鬼,蠲消水害,都可施用。《灵宝玉鉴》就记载了斋醮仪式中使用的各种符,下面择要介绍几种:1幡符醮坛要立幡,称为灵幡,或灵宝大法幡。古时幡用绢或缯制成,一幅幡用绢或缯四十九尺。建斋醮法事时,在法坛四周立长竿扬幡。幡上即绘有各种符文。幡的种

  • 奉请符咒五大禁忌:这五类人用了反招灾祸!

    一道灵符成符需经择吉时、净身心、踏罡步、存思神灵、加盖法印等严谨仪轨,每一笔皆承载着沟通天地之承载着沟通天地之重任。然符咒之力如双刃剑,《道法会元》严正警告:“妄用雷符,必遭天谴”。符咒的反噬之力远超常人想象,轻则运势衰败,重则灾病缠身。历史典籍中,因触犯禁忌而招致祸端的案例比比皆是,究其根源,皆因**“心念不纯”或“行止逾矩”。第一类:心术不正 邪念缠身者符咒之力源于天地正气,若用于损人利己、行凶作恶,必遭神力反噬。《张天师符咒大全》明示:“使用者必须心存正念,若心怀不轨,符咒不但不显灵,反引灾厄

  • 道家符咒门道别踩坑学“符”

    揭秘道家符咒的门道,别再踩坑学“假符”!今天给大家聊聊符咒,今天就用大白话跟咱粉丝好好说道说道——这道家符咒可不是随便画画的玩意儿,里面的讲究多着呢!先说说符的核心结构,不管是求财运、保平安,万变不离其宗,都分这几部分: • 符头:开头一般是“敕令”“雷令”,再加上代表三清祖师爷的“三勾”,你求哪位神明帮忙,符头就以这位神明为主,像太上老君作为道法之主,用得就特别多。 • 符脚:负责收尾,作用特别关键,一般会加入师门传承的“兵马”,或者对应诉求的专属符胆,比如驱邪有驱邪的符脚,求财有求财的

  • 西方魔幻咒语看着很神秘?其实道教符咒更酷!(附八大神咒

    我们的本土文化瑰宝,其实无比丰厚,只不过中国近百年的沉沦使得我们对自己的本土文化有了断代的陌生感和不自信,由此而产生了对外来文化的盲目推崇感。因此,当外国魔幻小说或电影风靡中国的时候,我们可能不知道,其实中国本土的道教法术和咒语更俱美感,也更为酷炫!距离产生美的外来文化英语当中有一个单词“abracadabra”,是一个著名的魔法咒语,施咒时候需要大声吟唱,通过文艺化的电影表达,陌生的发音配合着魔幻的画面以及惊人的影视效果,观众会觉得非常神秘,十分吸引人。除了咒语作用,很多魔术师在表演魔术时候也常常会大喊一

  • 道教咒语大全

    1.落幡咒幡悬宝号,普利无边,诸神卫护,天罪消愆,经完幡落,云旆回天,各遵法旨,不得稽延。2.九星神咒九曜顺行,元始徘徊,华精茔明,元灵散开,流盼无穷,降我光辉,上投朱景,解滞豁怀,得驻飞霞,腾身紫微,人间万事,令我先知。3.土地神咒此间土地,神之最灵,升天达地,出幽入冥,为吾关奏,不得留停,有功之日,名书上清。4.甘露咒悲夫长夜苦,热恼三涂中,猛火出咽喉,常思饥渴念,一洒甘露水,如热得清凉,二洒法界水,魂神生大罗,三洒慈悲水,润及于一切。5.斗母玄灵秘咒玄灵节荣,永保长生,太玄三一,守其真形,五脏神君,各保安宁。6.延内真咒天地同生,扫秽除愆,炼

  • 玄法化解·利用符咒解灾法!

    符咒对解灾来说是起着重要作用的,不是无论画几张符就能解灾的,很多人到书店里买一本符式的书,回家照样画葫芦,这种符是不能通灵的。那么什么样的符能通灵呢?“符”指的是画在某种物体上的特种文字,它与我们常用的文字有所不同之处,因为它是通向无形世界的特种文字,所以有它独特操作方法,只要你达到这种方法的序程,你画的符就会通灵,才能称得上“灵符”二字,否则你所画的符写的字体最漂亮也不能通灵。“咒”指的是“咒语”也是一种语言,但它是一种特殊的语言,比如说:我们这里经常有人表演的一种方法:念起真言“咒语”能把桌子

  • 40条道教常识,带你了解道教的深厚底蕴与多元面貌

    1、道教起源:东汉张道陵创立五斗米道,尊老子为教主,融合先秦道家哲学、巫术方术与民间信仰,形成完整宗教体系。2、根本经典:《道德经》为核心经典,《庄子》《列子》等哲学著作与《太平经》《周易参同契》共同构成教义基础。3、三清信仰:玉清元始天尊(万物本源)、上清灵宝天尊(万物演化)、太清道德天尊(道德化身)为最高神,象征道的不同显现。4、四御辅政:玉皇大帝统御三界,紫微大帝主四时气候,勾陈大帝主持兵革,后土皇地祇主宰山川,辅佐三清治理宇宙。5、天人合一:人与自然和谐共生,追求身心与宇宙节律的统一,强调“人

  • 道家4招极简方法教你正确养生

    道家四大养生法道家养生历来主张 “道法自然、简易归真”,不尚玄虚繁复的招式,更贴合日常、身心同调—— 无需专门的场地与器具,不必耗费过多的时间与精力,只需在生活间隙顺势而为,便能借由简单方法养护身心。1.静坐心法术静坐心法是道家养生的根基之法,核心在 “以静养心、以心统身”,无需拘泥于复杂仪式,仅需顺应身心节奏,即可在片刻宁静中调和内气。世间静坐法门看似繁多,实则本质相通,若执着于寻奇术、求捷径,反而易入歧途。欲得简易有效的静坐之法,只需牢记以下要点,日常践行便有收获:姿态不拘:可坐可卧,无需强求盘腿

  • 毛主席《心之力》

    宇宙即我心,我心即宇宙。细微至发梢,宏大至天地。世界、宇宙乃至万物皆为思维心力所驱使。博古观今,尤知人类之所以为世间万物之灵长,实为天地间心力最致力于进化者也。夫中华悠悠古国,人文始祖之所以为万国文明正义道德之始作俑者,实为尘世诸国中最致力于人类自身与天地万物间精神相互养塑者也。盖神州中华,之所以为地球文明之发祥渊源,实为诸人种之最致力于人与社会与天地间公德、良知依存共和之道者也。古中华先贤道法自然,文武兼备,运筹天下,何等的挥洒自如,何等的英杰伟伦。然天妒英杰,愚昧丛生,国人于邪魔强盗阴险心力

  • “身弱”之人,才是真正的大后期人格

    身弱,不是软弱,更不是身体虚弱。它是一个命理学术语,是一种阴阳状态,和身强互为对照,本无高下之分。那么,所谓「身弱」,究竟弱在哪里?其实,「身弱」的本质,就是生助能量弱——就像一个人失去了保护罩,对外界信息毫无筛选能力。别人的一句话、网络上的一个负面新闻、甚至一段回忆......都能轻易进入你的内心,引发情绪波动、反复思虑。人间纷扰,本就泥沙俱下。没有屏障的后果是,负能量不加筛选地一股脑涌来,大脑长期超负荷运转,这无疑是沉重的负担。就像一台开了太多后台程序的手机:电量掉的飞快~所以,身弱的人,并不是能

  • 宇宙的答案很简单:同频者聚。

    “如果你想知道宇宙的奥秘,请用:能量、振动和频率来思考。” —— 尼古拉·特斯拉宇宙并不在乎你演绎的角色,也不关心你是否成功、是否荣耀。它唯一回应的,是你身上所散发的那股独特频率。外在的剧情会变,但宇宙只接收能量的波。万物皆在振动。物质在振动,声音在振动,时间也在振动。人体亦如此:思想、情绪、意念、行为,无一不是能量的波动。每一个念头,都在发出信号。每一种情感,都会成为频率的种子。现实是你能量频率的镜像。同频共振的法则。宇宙是庞大的能量网络,遵循“同频共振”的规律。你吸引的,从来不是嘴上所求,而是

  • 《易经》最好也是最难的一卦

    “谦”字左边是言,即说话,右边是兼,兼容、兼顾,字面意思就是指说话要兼顾他人的感受。都说生活和工作中越成功的人,便越谦逊。每次与人交流的时候,发现成功人士都低调得不行,他们举手投足间都充满了谦虚和礼貌。说话做事的样子如谦谦君子般,很少见他们对家人、同事或者朋友大喊大叫,每次见到他们总是用最温柔的声音传达着最有力量的言辞。因为真正的强大,是有内向外的,无需张扬。《道德经》云:天道忌满,人道忌全。骄傲自满最是要不得。听老师讲“谦”卦,为地上谦。谦不是表面的客气,谦也不是示弱,而是源于如大地母亲般谦卑

  • 晚年有大财的八字特征

    命带这几种特征,后半生反而越来越精彩!你是否曾经感叹——明明很努力,却总是错过机遇?看到他人年少得志,不禁怀疑自己是否命运不济?别急!在八字命理中,有些人天生就是“陈年老酒”,越沉淀越香醇。时柱强旺晚年发力老当益壮在八字四柱中,时柱代表晚年运势(48岁以后)。如果时柱坐喜用神,或带有财官印等吉星,意味着随着年龄增长,你的运势会逐步走高。比如:时柱为正官:晚年地位提升,受人尊重时柱为正财:晚年财运亨通,积累丰厚时柱为印星:晚年智慧开悟,福泽深厚这类人往往早年坎坷,但中年后逐渐顺利,晚年达到人生巅峰。

  • 凝云作篆兆天象,阴阳消息化雷电——道教符箓文化

    在道教众多符箓中,有一些是表述天体运化、阴阳消息的,它们与天文、星宿、气象、生态等有着密切的关联,如各种天象,星宿、云气、雷电、风雨之符,因此可把这类符箓叫做天象符。对此,道教文献中早有说明。在讲述符箓的来源时,道教认为符箓是由天地间元气凝聚而成,是对宇宙万物的写真。宁全真《上清灵宝大法》卷一说:“自三气之先,溟涬之后,其中真精歘化,后生元气。元气之内有神,曰元始天王,其气混凝,与元始同生,流化结芬,非色非相,或舒或张。至延康开劫,一气分形,而为二气,虚无自然,而生始气。二气交结,凝相太空,弥覆

  • “道”的本质是柔弱

    什么是道? 在中国文化里面有一个经典的故事,当年孔子从山东来到河南,向老子问道,什么是道 ? 老子那时候年纪已经很大了,然后什么话都没说,张开嘴,他说,你看看我嘴里。你就知道什么是道? 结果嘴里的牙齿全部都烂掉,掉光了。这个舌头,依然健康有活力。所以老子说,你看这个牙齿很坚硬,但是已经没了。舌头很柔弱,所以依然生生不息。这就是道。 所以道的本质是柔弱的。 反者道之动,弱者道之用。《道德经》里面这句话,值得我们好好地去听。那到底什么是示弱?示弱是不是真弱? 注意啊,所谓的示弱,就不是真弱了,而

  • 道家文化起源发展和现状

    道家作为中华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思想脉络贯穿古今,深刻影响了中国文化与社会的发展。以下从起源、发展脉络及当代现状三个维度展开论述:一、起源:从哲学思辨到学派成型道家思想的源头可追溯至春秋战国时期的社会变革与思想觉醒。老子以《道德经》为核心,首次系统提出“道”的哲学概念,将其定义为宇宙万物的本原与运行法则。这一思想突破了商周以来的天命观,强调“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为道家奠定了理论基石。庄子则进一步发展了老子的辩证思维,提出“齐物论”与“逍遥游”,构建了更具

  • 道教的神仙、典籍、戒律、炼丹、道术、信众、仪式、节庆

    道教道教是中国的本土宗教、民族宗教,据传其思想最早源于黄帝(黄帝学派托言),而具组织性的僧团的最早形式为于吉开创的太平道及张道陵创立的五斗米教(天师道),奉道家创立者老聃为道祖(现存的少许分支教派对此稍有歧义,但大多数主要派系还是尊老子为道祖),最早可以上溯到原始社会时期中国人的祭天、祭祖等祭祀及巫术崇拜活动,至春秋战国时期吸收神仙方术产生了方仙道,后融合道家、阴阳家的“五行”、“阴阳”等思想合并形成黄帝学派,在汉代中后期形成黄老道,经南北朝时期的改革及佛教传入一事所带来的影响,及元、明时期的宗

  • 传统文化 | 道教思想体系的哲学精髓

    “鲁迅曾言:“中国根柢全在道教”。理解道教,就是理解中华文明最深邃的精神内核。当现代人在物质洪流中寻找安身立命之所,道教“返璞归真”的智慧,或许能为我们点亮一盏回归本源的明灯。”道教思想体系博大精深,既有形而上的哲学思考,又有实践性的修炼方法。其核心思想围绕“道”这一概念展开,使用“阴阳转化”的最几本思维方式,形成了一套完整的宇宙观、人生观和社会观。1. 核心概念:“道”与“德”“道”是自然遵守的法则,“德”是人类遵守的法则,两者组成了万事万物的运行法则。道:道教最高概念,被视为宇宙万物的本源和运行

  • 中国道家文化史:一文读懂道家文化的历史溯源,兴也长生,衰也长生

    春秋战国时期,社会剧烈变革引发对人性的哲学拷问。道家以道法自然为核心,在反对儒家性善论与法家性恶论的过程中,形成了独特的自然人性观。这一体系既包含对生命本真状态的追求,又蕴含对文明异化的批判,构成中国古代哲学史上独具特色的人性理论。 老子哲学中的人性根基: 老子哲学的出发点是“道”这个核心概念。在《道德经》第25章里,老子用“有物混成,先天地生”这样震撼人心的话来界定“道”。这个神秘的“道”超出了人类感官能感受到的经验范围,它是宇宙的终极存在,早在混沌还未分开的时候,就已经在孕育万物了。老子对“

  • 离开“道”,中国文化就失去了灵魂

    中国文化是一种“道”文化世界上任何一种文化都有“有形的”和“无形的”两个层面,或者说有“物质”和“精神”两个层面,中国人称之为“艺”和“道”。《易·系辞》:“形而上者谓之道,形而下者谓之器。”“器具”的“器”,就是具体可见、可操作的“艺”。在中国文化中,这两者统一而不可分,并且着重强调要“以道统艺,由艺臻道”,把“求道”作为一个最根本的旨归。“道”在中国文化中具有特殊意义,甚至居于至高无上的地位,某种意义上将之称为“道文化”也不为过。中国传统文化的任务是明道、行道、传道,其人生境界以求道、悟道、

客服中心
联系方式
400-065-0201
- 助理老师
新浪微博
扫一扫,与我联系
本站已支持IPv6
seo seo